分享

安徽寿县:话说寿县古城北门之“圵”!

 听月思雨001 2021-12-05
图片

安徽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国内少有,城墙呈四方形,东南西北各一门。在古城北门的城门上,不仅外有题额“靖淮”,内还有题额“圵门”(圵:dàng,音同荡)。由于“圵门”的“圵”字与“北”字形似,且又置于北门之上,常常被误读,不少游人对“圵”字的读音和古人为什么把“北门”写成“圵门”产生了诸多疑问,激发了探讨的兴趣。

图片

北门瓮城(摄影 | 束文杰)

关于“圵”字的读音,不少人进行了撰文考证,比较一致的看法应读“dàng”。据《康熙字典》载:“圵,《海篇》,音荡,高田,与南北字不同。”由于“圵”字为“高田”,“圵门”便蕴含有水来土挡,不让洪水进城之意。

图片

寿县北门(摄影 | 束文杰)

宋代重文轻武,不可能把“北”字误写。那么,古人为什么把“北”字改写成“圵”呢?既然有阻挡洪水进城之意,为什么“圵”仅出现在“北门”?

图片

(来源 | 作者供图)

一是受书法艺术的启发。进一步考证发现,《六朝古碑》、王羲之、赵孟頫、米芾、董其昌、蔡襄等书法大家“北”字的行草写法形同“圵”。

图片

图片

《康熙字典》“圵”字(来源 | 资料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