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灯信号机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用万用表交流250V档测试变压器Ⅰ次电压,用万用表交流25V档测试变压器Ⅱ次电压。 2.第2项用万用表交流25V档测试主灯丝点灯电压,列车信号机主灯丝点灯电压应调整在10.2~11.4V,调车信号机主灯丝点灯电压应调整在9~11.4V,容许信号主灯丝点灯电压应调整在7.8~10.2V。列车信号机的表示器主灯丝点灯电压应调整在10.2~11.4V。 3.第3项用万用表交流25V档测试副灯丝点灯电压。(注:列车信号机因带有灯丝转换继电器,副灯丝电压比主灯丝电压略高,分散式移频区间信号机因副灯丝串有0.5欧姆可调电阻,副灯丝电压视具体情况而定) 4.第7项如果DJ使用的是JZXC-H18型,用万用表交流10V档测试DJ的53,63端子,参考电压在3.5~4.5V(进站信号机因使用12V30W的灯泡,参考电压在4.5~5.5V);用万用表直流10V档测试DJ的1,4端子,参考电压在2.0~2.5V(进站信号机因使用12V30W的灯泡,参考电压在2.5~3.5V)。如果DJ使用的是JZXC-H16F型,DJ交流电压测试方法及标准同上,无直流电压。 二、ZD型电动转辙机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用万用表直流5A档测试,拉开安全接点,将表笔按“里正外负”串接在安全接点间,电扳道岔测试工作电流,标准见表一。 2.第2项万用表使用方法同上,在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插入4mm铁板,电扳道岔待摩擦连接器空转时测试的摩擦电流,标准见表一。 3.第3项用万用表直流250V档测试,将负表笔接在电机头4号端子上,正表笔接在1号或2号端子上,电扳道岔正常转换时测定、反位动作电压,标准见表一。 4.第4项用万用表测试表示继电器的1、4端子,交流参考电压为50~65V,直流参考电压为30~40V。 5.第5项有微机监测的车站使用微机监测测试,标准见下表;无微机监测的车站不测试。 6.第6项用500V兆欧表测试,一表笔接在转辙机外壳上,另一表笔分别接在电机头端子和转辙机内配线上,绝缘电阻不小于5兆欧;当绝缘电阻小于5兆欧时,断开道岔外线,仍然用上述方法测试,绝缘电阻不小于5兆欧。 7.第7项使用万用表直流250V档在室外ZJ的1、4线圈上测量,沈阳信号厂出厂的继电器电压不小于60V,不大于120V;西安信号厂出厂的继电器电压不小于60V,不大于180V。无该项设备的车站不测试。(继电器最高电压值:在整个转换过程中,继电器线圈上测得的最大电压值;继电器最低电压值:将摩擦电流调在额定电流值,使道岔处于四开位置,然后操纵道岔,继电器线圈上测得的最低电压值。) 8.第8项在有微机监测的驼峰场,利用微机监测测试,道岔恢复时间为1.2—1.4秒。 三、JZ-480轨道电路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用万用表交流250V档在电源屏测试,在调压屏输出220V的情况下,对应该区段的送电线束电压。 2.第2项分别用万用表交流250V档测试Ⅰ次对应端子和交流25V档测试Ⅱ次对应端子。(电压在比值范围内) 3.第3项用万用表交流10V档测试。该项送电端限流电阻在道岔区段应调整不小于2Ω,在到发线应调整不小于1Ω。 4.第4项分别用万用表交流2.5V档和万用表交流25V档测试。其中轨面电压与限流器压降之和应约等于变压器Ⅱ次输出电压。 5.第5项用万用表交流50V档测试Ⅰ次对应端子和Ⅱ次对应端子。(变压比约符合1:20) 6.第6项用0.06Ω标准分路线在轨道分路最不利处所(无岔区段在两头,道岔区段在受电端末端,以及没有受电端的末端分支或钢轨生绣处)分路时,室内测试继电器交流残压不大于2.7V。 7.第7项用万用表交流2.5V档测试,方法如下:轨端绝缘同侧电压比交叉测试电压高的多或两同侧电压相加接近于两轨面电压相加,则极性交叉正确,否则极性交叉不正确。 8.第8项用钳型电流表分别在送受电端引接线上测试。 9.第9项一般采用轨道测试盘测试,室外各项调整应保证室内测试电压在10.5~16V之间。对分路不良轨道区段,调整状态电压下限为10.5V,一般侧线区段不大于12V,对正线的道岔区段应调整在不大于16.0V。 四、8(12)信息区段综合电源屏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176V~253V。 2.第2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0-220V。 3.第3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49-51V。 4.第4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0-220V。 5.第5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3.5-27.5V。 6.第6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43-53V。 7.第7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视站间距离而定。 8.第8项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视站间距离而定。 9.第9项需要点测试:使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电流档,表笔一端接接地测试端子(接地测试端子与地线之间必须串接100W电灯泡),另一表笔接被测电源测试接地电压、电流,测出的接地电压和电流是另一极性的接地程度。交流电源的两极接地电压之比不大于3。 10.第10项使用表面温度计测试,当环境温度≤+40℃时,温升≤+60℃。 五、大、中站电源屏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使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输入电压大站电源屏在304V~437V之间,中、小站电源屏在176V~253V之间。输入电流根据各站设备而定。 2.第2项使用电源屏盘面表头测试,调压屏输出电压大站电源屏在368.6V~391.4V之间,中小站电源屏在213.4V~226.6V之间。输出电流根据各站设备而定。 3.第3项需要点测试:使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电流档,表笔一端接接地测试端子(接地测试端子与地线之间必须串接100W电灯泡),另一表笔接被测电源测试接地电压、电流,测出的接地电压和电流是另一极性的接地程度。正常时直流电源的接地电压为0V,接地电流≤1mA;交流电源的两极接地电压之比不大于3,接地电流视各站设备而定。 4.第4项用盘面表头测试:①用手动方法将电压升高到420V±5V(大站)和240V~255V(中站),然后将万用转换开关扳到自动档,经调压屏调压后,输出电压大站电源屏在368.6V~391.4V之间,中站电源屏在213.4V~226.6V之间。②用手动方法将电压降低到304V(大站)和176V(中、小站),然后将2WHK扳到自动档,输出电压大站电源屏在368.6V~391.4V之间,中小站电源屏在213.4V~226.6V之间。 5.第5项用秒表及目测,闪光频率在每分钟90~120次之间。 6.第6项混电检查测试,①使用万用表直流25V档测试KZ、KF电源两极对其他交流输出电源间的混电电压。②使用万用表直流250V档测试DZ、DF电源两极对其他交流输出电源间的混电电压,正常时各混电电压值为0V。 7.第7项使用温度计测试,当环境温度≤+40℃时,温升≤+60℃。 六、电缆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使用500V兆欧表在分线盘测试,一表笔接地,另一表笔接被测电缆芯线,手摇兆欧表120圈/分的速度,指针稳定后的读数,即为电缆全程对地绝缘电阻。带设备测试时,电缆全程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 注:(A)测试轨道电路电缆全程时应甩开防雷元件。 (B)微机联锁的车站应使用微机监测测试,需要时使用500V兆欧表按照上述测试方法测试。 (C)设有电缆测试盘的车站,因测试盘频繁使用及老化出现不稳定现象,段规定不能再使用电缆测试盘。 (D)对导通的备用电缆芯线,要求对地绝缘电阻及芯线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 2.第2、3项使用500V兆欧表或高阻兆欧表测量电缆芯线间、每芯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3000MΩ/km。 七、机车信号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测试,电源接线盒应符合下列要求:输入电源电压范围70V-140V;输出电压为48V±2V;纹波电压不大于150mV(峰—峰值);机车接收线圈直流电阻不大于8Ω,感应电压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2.第2项测试,电源接线盒应符合下列要求:输入电源电压范围70V-140V;输出电压为48V±2V;纹波电压不大于150mV(峰—峰值);机车接收线圈直流电阻不大于8Ω,电感量为63mH±3mH,感应电压应符合表一的要求;用500V兆欧表测试时,机车电气设备导电部分与车体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配线及引入线的线间相互绝缘电阻不小于0.2MΩ;机车接收线圈的线包底部距钢轨轨面为155±5mm,线圈中心距离钢轨轨面中心为0±5mm。 3.第3项、第4项根据机车环线测试办法执行。 八、道口信号通知测试标准及方法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继电器或预警箱 ⑴第1项电源电压用万用表测试,交流176~253V;直流电压用万用表测试,直流19.2V~28.8V。 ⑵第2项STJ、XTJ端压用万用表测试,直流≥19V。 ⑶第3项用秒表测试,在道口开始报警至列车到达道口时间不小于40s。 2.轨道电路 ⑴第1项电源电压用万用表测试,交流176~253V;直流电压用万用表测试,DX2型为19.2V~28.8V;DX3型为22.8V~25.2V。 ⑵第2项轨道继电器端压用万用表测试,直流30~38V,残压直流<3V。 ⑶第3项用短路线短路轨道,使轨道继电器落下地点到使轨道继电器吸起地点之间的轨道长度,标准在20~60米。 3.信号机 ⑴第1项电源电压用万用表测试,交流176~253V;点灯电压用万用表测试,交流10.2~11.4V。 ⑵第2项闪光频率使用秒表及目测,标准为50~70次/分;音响器断续频率即断电后音响器的报警频率,标准为90~120次/分。 九、地线及防雷元件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使用地线测试仪:将地线测试仪水平放置,J1、E1两端子相接并接到被测地线上,J2、E2分别接到两根辅助接地棒上,两辅助接地棒与被测地线相距20米以上,且成一直线,手摇测试仪120圈/分钟,调整仪表的测试档位,即测出该地线的接地电阻。在沙石地带电阻≤20欧,其他地带电阻≤10欧,微机地线的接地电阻≤4欧。 2.第2-6项使用CL.X便携式防雷元件测试仪,使用见说明书。 十、变压器及整流器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使用万用表交流250V档位,测试变压器的Ⅰ、Ⅱ次电压及整流器的Ⅰ次电压。 2.第2项使用万用表的直流100V档位,测试整流器的Ⅱ次电压,符合整流器铭牌的标示。 3.第3项使用500V兆欧表测试,水平放置兆欧表,一表笔接变压器外壳,另一表笔分别接变压器一次、二次线圈端子,手摇兆欧表120圈/分钟的速度,指针稳定后的读数,即为测试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 (注:备用的变压器及整流器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 十一、分离电解电容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先用万用表直流档测电容两极间电压(放电)。待无电压后,用电容表测其容量,注意正、负极不可接反,电容表的使用方法参考使用说明书。容量允许偏差:额定直流工作电压小于50伏时为+40%(-10%);额定直流工作电压大于50伏时为+50%(-10%)。 2.用数字万用表兆欧档测电容正极(负极)对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显示无穷大。 十二、智能电源屏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380+15℅、380-20℅,电压为304V~437V;220+15℅、220-20℅,电压为176V~253V。 2.第2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具体情况由各站而定。 3.第2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10V,电压为210~230V。 4.第4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10V,电压为210~230V。 5.第5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20V、220-10V,电压为210~240V。 6.第6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380+15℅、380-20℅,电压为304V~437V。 7.第7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4+15℅、24-20℅,电压为23.5-27.5V。 8.第8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10V,电压为210~230V。 9.第9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4-60)±5V。 10.第10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10V,电压为210~230V。 11.第11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10V,电压为210~230V。 12.第12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4+15℅、24-20℅,电压为23.5-27.5V。 13.第13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10V,电压为210~230V。 14.第14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20±10V,电压为210~230V。 15.第15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应为24+15℅、24-20℅,电压为23.5-27.5V。 16.第16项需要点测试:使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电流档,表笔一端接接地测试端子(接地测试端子与地线之间必须串接100W电灯泡),另一表笔接被测电源测试接地电压、电流,测出的接地电压和电流是另一极性的接地程度。交流电源的两极接地电压之比不大于3。 17.第17项使用表面温度计测试,当环境温度≤+40℃时,温升≤+60℃。 十三、提速电源屏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见智能电源屏)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304V~456V。 2.第2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具体情况由各站而定。 3.第2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3.4-226.6V。 4.第4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3.4-226.6V。 5.第5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5-225V。 6.第6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342-418V。 7.第7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3.5-24.5V。 8.第8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3.4-226.6V。 9.第9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4-60)±5V。 10.第10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3.4-226.6V。 11.第11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3.4-226.6V。 12.第12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3.5-24.5V。 13.第13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3.4-226.6V。 14.第14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13.4-226.6V。 15.第15项用电源屏采集器或盘面表头测试,电压为23.5-24.5V。 16.第16项需要点测试:使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电流档,表笔一端接接地测试端子(接地测试端子与地线之间必须串接100W电灯泡),另一表笔接被测电源测试接地电压、电流,测出的接地电压和电流是另一极性的接地程度。交流电源的两极接地电压之比不大于3。 17.第17项使用表面温度计测试,当环境温度≤+40℃时,温升≤+60℃。 十四、S700K型电动转辙机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使用万用表直流100V档在组合架断相保护器的1、2线圈上当道岔扳动时测试,标准为16~28V。 2.第2项使用万用表在DBJ和FBJ的1、4线圈上测试,参考电压交流55V~65V,直流20V~25V。 3.第3项使用万用表交流500V档在道岔电缆盒对应端子上测试,当道岔由定位转反位时,测试X1、X3、X4对应端子,参考标准为380V,当道岔由反位转定位时,测试X1、X2、X5对应端子,参考标准为380V。 4.第4项使用电源屏表头测试,在道岔扳动时测试的交流电流为转辙机相电流。转辙机相电流在道岔正常转换时≤2A,当道岔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3A。 十五、25HZ相敏轨道电路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 1.第1项用数字万用表(移频综合在线测试表,选择测试25HZ电压档测试,下同)交流700V档在电源屏对应该区段的送电线束电压测试。 2.第2项分别用数字万用表交流700V档测试Ⅰ次对应端子和交流20V档测试Ⅱ次对应端子。(送电端变压器变压比在比值范围内,受电端轨道变压器变压比固定使用:带扼流变压器符合1:13.89,即使用Ⅲ1、Ⅲ3;不带扼流变压器符合1:50,即使用Ⅲ1、Ⅱ3,封连Ⅱ4、Ⅲ2) 3.第3项用数字万用表交流20V档测试。该项限流电阻阻值应按《调整表》要求固定使用。 4.第4项用数字万用表交流20V档测试。其中带扼流变压器的轨面电压乘以3与限流器压降之和应约等于变压器Ⅱ次输出电压;不带扼流变压器的轨面电压与限流器压降之和应约等于变压器Ⅱ次输出电压。 5.第5项分别用数字万用表交流20V档,测试信号圈对应端子和轨道圈对应端子,变比应为3:1。 6.第6项用0.06Ω标准分路线在轨道分路最不利处所(无岔区段在两头,道岔区段在受电端末端,以及没有受电端的末端分支或钢轨生绣处)分路时,室内测试电子接收器轨道输入端电压交流残压不大于10V(97型25HZ轨道电路不大于7.4V)。 7.第7项用数字万用表交流20V档测试,方法如下:轨端绝缘同侧电压比交叉测试电压高则极性交叉正确,否则极性交叉不正确。 8.第8项一般采用轨道测试盘测试,轨道测试盘没有相位角测试功能的用相位表单独测试,轨道信号电压滞后于局部电压的理想相位角为90°。 9.第9项采用轨道测试盘测试,室外各项调整应按调整表规定进行。在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电子接收器轨道接收端)上的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8V,电子接收器输出给执行继电器的电压为20-30V。 10.第10项用移频综合在线测试表,选择25HZ电流档测试,分别在送、受电端用0.06Ω标准分路线短路,使用专用的钳型表卡在短路棒进行测试,符合机车信号的最小短路电流的要求。 十六、ZPW-2000A(K)设备测试方法及标准 ㈠测试项目及周期 ![]() ㈡测试方法及标准(用UM71/YP通用测试表) 1.第1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1测试,标准为23.5-24.5V。 2.第2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2测试,标准为23.5-24.5V。 3.第3项用多载频档(两个载频)在衰耗盒的SK3测试,标准为75-170V。(视输出电平等级) 4.第4项用多载频档(两个载频)在衰耗盒的SK4测试,主轨道输入大于240mV,小轨道输入大于42mV 5.第5项用用单载频档在衰耗盒的SK5测试,输出标准为≥240mV。 6.第6项用用单载频档在衰耗盒的SK6测试,,输出标准为110-130mV。 7第7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7测试测试,继电器电压≥20V。 8.第8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8测试测试,继电器电压≥20V。 9.第9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9测试测试,继电器电压≥20V。 10.第10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10测试测试,继电器电压≥20V。 11.第11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11测试测试,继电器电压≥20V。 12.第12项用直流档在衰耗盒的SK12测试测试,继电器电压≥20V。 13.第13项用单载频档,使用“塞钉测试线”,测试端的一个测试插柄选插“小鳄夹”,另一个测试插柄选插“测试磁吸”,并插入磁吸侧面的塞孔中。将“小鳄夹”啮夹在塞钉引接线的线鼻上,磁吸吸附于“小鳄夹”啮夹点垂直方向的钢轨轨面上(这时必须注意“测试磁吸”的引线与“小鳄夹”的引线所形成的平面应尽量与钢轨保持垂直),进行电压测量,测试数值≤5mV。 14.第14项“补偿电容”测试手段是:测出电容所在位置的阻抗值,然后换算出等效的、并非该电容自身的电容容值。 该项的操作步骤如下: (A)按动△键,选中菜单中“电容”测项; (B)仪表屏中显示。首先测试补偿电容端压。将两支“测试磁吸”分别插入“公用测试线”的标准测试插柄上,然后分别吸附在电容引接线正上方的钢轨轨面上,进行电压测试,此时电流钳必须空置,当电压测试数值稳定后,按动“选中”键确认后,方可撤回磁吸。 (C)然后测试补偿电容电流。测试表换插电流钳后,将补偿电容任一端引接线卡入电流钳,进行电流测试,此时磁吸必须空置。当电流测试值稳定后,按动“选中”键确认,此时,可得出被测补偿电容的换算值。 15.第15项用多载频档在隔离盒的“UYP”插孔测试,只有在预发码和发码时才能测得。 16.第16项用25周档在隔离盒的“UGJ”插孔测试,测得的电压在送电端与BMT的输出接近,在受电端与室内轨道测试盘的电压接近。 17.第17项用多载频档在隔离盒的“UZ”插孔测试,只有在预发码和发码时才能测得。 18.第18项用25周档在隔离盒的“UZ”插孔测试,测得的电压在送电端与BMT的输出接近,在受电端与室内轨道测试盘的电压接近。 19.第19项用多载频档分别在发送端电缆模拟网络的“设备”、“防雷”、“电缆”塞孔测试,“设备”电压与发送功出同;“防雷”电压高于设备电压;“电缆”电压低于功出电压。 20.第20项用多载频档分别在接受端电缆模拟网络的“设备”、“防雷”、“电缆”塞孔测试,“设备”电压主轨电压约数百毫伏,小轨电压大于42毫伏;“防雷”电压主轨、小轨均高于设备电压;“电缆”电压均高于防雷电压值。 21.第21项用多载频档分别在送、受电端的匹配变压器的Ⅰ、Ⅱ次测量。发送端匹配变压器“E1E2”电压,接近发送端模拟网络的“电缆”电压,“V1V2”电压,约是“E1E2”的1/9。受电端的匹配变压器“V1V2”电压,约等于轨面电压,“E1E2”电压约等于“V1V2”的9倍。 22.第22项用多载频档分别在送、受电端轨面测量电压,符合设计。 23.第23项在室外钢轨最不利处所用0.15Ω分路电阻分路时,用单载频档在衰耗盒的SK5测试,主轨输出标准为≤140mV;用单载频档在衰耗盒的SK6测试,小轨输出应小于可靠落下值63mV。 24.第24项在室外钢轨最不利处所用0.15Ω分路电阻分路时,用钳型电流表测试机车信号入口短路电流,当频率为1700HZ、2000HZ、2300HZ时,大于500mA;当频率为2600HZ时,大于450mA。 25.第25项用多载频档(两个载频)在衰耗盒的SK3测试,载频频偏±11HZ,载频频率±0.15HZ;载频-1为载频+1.4HZ,载频-2为载频-1.3HZ。 26.第26项用多载频档(两个载频)在衰耗盒的SK3测试,低频频率±0.03HZ。 27.第27项用25周档在室内BMT测试时,符合铭牌标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