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根”这些亲子沟通技巧快了解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1-12-05

如果孩子放学到家,说“妈,今天我们班选班干部,我选上了”,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说呢?亲子沟通有哪些技巧?

来看看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耀飞的解答。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根”这些亲子沟通技巧快了解

周耀飞是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 结合当 下的“双减”政策,告诉家长们,“双减”减了作业和培训,但家庭教育的责任并没有减 。 所谓“教育者一定是自己先接受教育”,家长也要先成为学习者,提高自己做父母的能力,在孩子面前树立这样的一个形象: 温暖的、有情感支持的,同时又有权威性的。 这样的家长形象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根”这些亲子沟通技巧快了解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根”

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家长呢?周耀飞分享了“一个基础、三个方法”,还给家长提了一个建议。

一个基础

就是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句话我不该说!当时我在气头上,说完我就后悔了!”所以,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说,“闹情绪是本能,管理情绪是本领”,无论是孩子闹情绪,还是家长自己在气头上,家长朋友一定要“积极暂停”,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件。

三个方法

少讲理,多同理;积极回应很重要;有效沟通很重要。周耀飞着重给家长们分享了和孩子的沟通技巧。比如,像上文开头的情况,周耀飞模拟了三位妈妈对孩子的回应 ,“哦,是吗?太好了。你饿了吧?来吃饭吧。”“你确定这是好事?以后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那些和学习无关的事?不如不干。”“哇,你真是太棒了!和我说说选班干部的细节吧,你是怎么选上的?”显而易见,第三种才是积极的建设性回应,能建立起最有效的沟通,激发孩子“说”出来。

一个尝试

“亲子沟通的前提,不是用嘴,而是用耳朵听,听的时候还要'四目相加’。唯有这样专注倾听和积极回应,才能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周耀飞建议家长可以进行一个尝试:每天记录自己感受到的家里的三件好事,比如吃到了一道好吃的甜品,“整个人仿佛要被甜品融化了,好幸福啊”,要找出好事发生的原因以及那种美好的感受,而不只是单纯地记录事件本身。“持之以恒地记录并表达家中的三件好事,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您和孩子的幸福感,更能促进积极的家庭关系,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来源 | 甬上

文字 | 俞素梅

编辑 | 罗湘波

责编 | 张土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