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孙策篇(尾声,其一)——袭刘勋攻取庐江

 金色年华554 2021-12-05

汉末群雄系列之孙策(尾声,其一)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孙策重大事件之十三——剿灭陈瑀

上一节讲到袁术称帝,在曹操主导下孙策、吕布、陈瑀组成联军向袁术发起进攻。本期接着往下讲。

曹操、吕布、孙策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几人也都分布在袁术的周边,陈瑀可能比较陌生,这个人其实也挺有意思,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此人。

文章图片1

陈瑀字公玮,下邳淮浦人。下邳、陈姓,大家有没有想到什么?没错,陈瑀是陈珪堂弟,陈登的叔叔。起先陈瑀是袁术的部下,被袁术任命为扬州刺史。袁术在攻打兖州惨败给曹操后逃往寿春,陈瑀却打算趁机自立,拒绝袁术进城。袁术在阴陵收拢部队准备攻打寿春,陈瑀发现袁术的力量仍然很强,于是派弟弟陈琮向袁术服软求和。这种反复横跳的行为当然不能被袁术容忍,袁术把陈琮扣押起来继续进兵,陈瑀灰溜溜地逃回下邳老家。

下邳陈家毕竟是大族,吕布作为外来者对于徐州的控制并不完全,很多地方存在着其他割据势力,例如臧霸等泰山军盘踞在琅琊国。至于陈瑀则屯兵于广陵郡海西,并被朝廷拜为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也是不大不小的割据力量。

当曹操、吕布、孙策、陈瑀以朝廷名义向袁术展开围攻时,这个本就临时拼凑的联盟还未正式开打,就宣告解体了。而先下手的人,恰恰是名不见经传的陈瑀。

从陈瑀官职“行吴郡太守”来看,明摆着就是曹操用来恶心孙策的。表面上曹操因为对抗袁术的关系还需要用到孙策,但又任命一个徐州大族担任吴郡太守,虽然不可能实际赴任,但这就等于否定了孙策自己得到朝廷任命吴郡太守的可能。而陈瑀又只是“行”吴郡太守职权,连“假”都不是,就是说没有与孙策直接撕破脸,而是保留了双方关系的缓冲空间。在江东插钉子,又不闹掰,曹操这招真是高。

从陈瑀当年反叛袁术的举动来看,此人绝非善类,不可能安分守己。事实上,他得到行吴郡太守职位后,还真的对江东地盘产生了想法。

《江表传》载:行到钱唐,瑀阴图袭策,遣都尉万演等密渡江,使持印传三十余纽与贼…黟、歙诸险县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使为内应,伺策军发,欲攻取诸郡。

正当孙策行军至钱唐,准备北上攻打袁术时,却遭到陈瑀的背后黑手。陈瑀派遣都尉万演等人从广陵海西县渡过长江,潜入江东各地联络山贼,拿着三十多枚印绶给各地山贼封官。上期文章讲到严白虎被孙策击败逃跑,这次他又跳出来跟孙策作对。再加上孙策第一次领兵作战时的老对手祖郎,这是一次陈瑀跟江东众山贼的联合行动。

后院起火,孙策只得放弃攻打袁术的计划赶紧回救。孙策兵分两路,一路亲自带领在江东各地镇压叛乱,另一路由吕范、徐逸带领,直接渡江反攻陈瑀。吕范笔者单独开篇讲过,是最早跟随孙策的元老将领,能力非常强,在海西大破陈瑀,俘获包括其家眷在内共计四千人。陈瑀一战崩盘,独自逃往冀州袁绍处,被袁绍任命为固安都尉,此后消失于历史中不见记载。值得一提的是,史料记载吕范此战斩杀陈瑀大将陈牧,可能也是下邳陈氏宗族,连同俘获陈瑀家属,由此也能解释后来陈登对孙策的敌视。

文章图片2

孙策重大事件之十四——袭取庐江

虽说陈瑀极有可能是曹操在背后鼓动,但孙策头脑非常清醒,不仅没有与曹操决裂,反而加倍向朝廷进贡财物。毕竟曹操掌控着朝廷,有些亏吃了也没办法。

建安三年(198),孙策被拜为讨逆将军,改封吴侯。

吕范渡江与陈瑀作战同时,孙策也逐渐平定各地山贼叛乱,这次没有再放走严白虎。随后,孙策向丹阳西部的泾西六县进军,先在陵阳擒获了至少两次差点杀死孙策的祖郎,然后又在勇里擒获了自称丹阳太守的太史慈,彻底平息了这场因陈瑀而起的江东乱局。

孙策干掉下黑手的陈瑀,摆平内部敌对势力,声势更胜以往。与此同时袁术正在走下坡路,此消彼长的趋势非常明显,还在袁术麾下做县长的周瑜与鲁肃此时终于弃官来投孙策。没错,周瑜正式加入江东阵营已经是孙策渡江的三年后,所以虽然两人情同兄弟人所共知,但孙策征战江东各地时基本没有周瑜的记载,因为周瑜一直在袁术麾下。这也情有可原,周瑜家族所在的舒县是袁术阵营核心区域,家族因素不得不考虑。

建安四年(199),正当孙策准备周全打算再次进攻袁术时,袁术自己却病死了。袁术部将杨弘、张勋原打算投奔孙策,被庐江太守刘勋攻击,全体人员截留。而寿春的袁胤等人也因为缺粮、畏惧曹操等原因不敢留在寿春,转而投奔刘勋。于是刘勋兵力暴增,基本接管了袁术的势力范围,成为淮南一股颇具威胁的新势力。

当年袁术本来答应把庐江太守位置给孙策,由此孙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了足足两年,才从陆康手里夺下庐江,结果袁术却把太守给了刘勋。所以孙策本就对刘勋憋着一肚子火,如今又接管袁术势力,还截留本来要投奔江东的部队,那孙策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这个刘勋。

《三国志·刘晔传》载:时勋兵强于江、淮之间。孙策恶之,遣使卑辞厚币。以书说勋曰:“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击之,路不便,愿因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

孙策心里对刘勋非常痛恨,表面上却主动示弱,派人送去厚礼与书信。信中称自己是“下国”,刘勋是“大国”,因为自己总是被上缭的宗民欺负,希望刘勋老大帮自己报仇,上缭的财富都归刘勋,自己还愿意出兵协助。

虽然今天看来孙策不知比刘勋高到哪里去了,但在当时,毕竟淮南地区要比江东开发得充分很多,人口密度大得多,加上刘勋是从孙策手里夺走的庐江太守,所以称刘勋“大国”也不算特别过分。

上缭城位于豫章郡海昏县,所谓宗民,其实就是地方乡勇组成的武装。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豫章太守此时是华歆,他并不是一个军事强人,所以地方上比较松散。根据史料显示,孙策称受到上缭宗民欺负还真有其事,居然有一支达到上万人的部队进入江东,劫掠当地。因为地处偏远,孙策一直没抽出时间对付他们,这才有孙策向刘勋示弱,请求出兵帮助的举动。

文章图片3

刘勋手下也有人才,大名鼎鼎的刘晔就在他那里。但是刘晔反对无效,刘勋还是出兵征讨上缭去了。刘勋并不是傻,他也有必须出兵的理由。袁术倒台就是因为粮草不济,不得已才打算北上投奔袁绍,刘勋接管这些人后,粮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孙策这时候指出豫章的上缭有钱有粮,刘勋没法不心动。

早先刘勋就曾经向豫章太守华歆借粮,华歆自己也没有余粮,又怕得罪刘勋,只得派人向上缭的宗帅们求情,让他们每家拿些,凑个三万斛米借给刘勋。

华歆让上缭宗帅出粮,可白拿粮食给别人这种事谁又愿意呢,拖了一个月时间,宗帅们也只拿出几千斛。于是刘勋很不满意,接到报告后便组织军队向海昏进发。

区区一座县城的民兵武装当然经不起刘勋大军进攻,宗帅们得知刘勋来攻,纷纷四散逃匿,刘勋扑了个空。

这时正在西征黄祖路上的孙策听说刘勋出兵海昏上缭,赶紧分兵八千,让孙贲、孙辅在彭泽埋伏刘勋,自己与周瑜率领两万人袭击刘勋大本营皖城。刘勋短时间聚齐起来的各路人马都在皖城,本来就人心不齐又缺乏粮草,看见孙策来了赶紧投降完事。

《江表传》载:便分遣从兄贲、辅率八千人于彭泽待勋,自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即克之,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并术、勋妻子。

孙策得到了袁术留下的各类工匠人才、鼓乐队以及士兵共三万多人,还俘获了袁术与刘勋的家眷。孙策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留下三千士兵镇守皖城,把其余人全部迁徙到吴郡。

继丹阳、吴郡、会稽后,孙策终于得到了扬州的第四个郡庐江郡。

按照《江表传》记载,孙策袭击庐江似乎是突发事件,笔者认为应该与《三国志》孙策调虎离山之计结合来看,孙策的信是顺水推舟的作用,以促使刘勋下决心进攻上缭。

文章图片4

孙策重大事件之十五——出征江夏

且说攻打上缭的刘勋在回庐江途中,遭到孙策派出的孙贲、孙辅埋伏,刘勋逃入楚江,在寻阳上岸得知孙策已经占领皖城,自己地盘已丢,于是继续向西逃,在沂水岸边筑垒自守,并向刘表、黄祖求援。

黄祖派儿子黄射领水军五千支援,孙策闻讯领兵迎战,大破刘勋与黄射。翻盘无望的刘勋向北投奔曹操而去,被曹操拜为征虏将军,后来又做河内太守等官职。

此战孙策俘获两千多人,战船千艘,顺势继续向夏口进军攻打黄祖。刘表派侄子刘虎、部将韩晞带领五千长矛兵支援黄祖,皆被击败。此战是孙策领兵以来第一次与杀父仇人刘表、黄祖对战,大获全胜的同时,孙策不忘上表朝廷汇报战果,美其名曰“讨有罪”。

在上表中,有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其一,表文提到的官职。孙策在表文中称周瑜“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称吕范“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称程普“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又是领又是行的,实质上周瑜、吕范、程普这些官职都是孙策自行任命,未经过朝廷认可。江夏、桂阳、零陵都是荆州的郡,受刘表掌控,孙策这些任命没有效力,只是向外界表明自己对刘表的敌视。同时提到的行某某中郎将,表示对朝廷的尊重,即朝廷没认可,孙策就不正式任命部下。这也包含着对曹操的尊重,意在争取曹操的支持。

其二,孙策称斩杀刘虎、韩晞带领的两万多人,水中溺毙者又有两万多人,缴获战船六千多艘,财物堆积成山。这个就太过夸张了,刘虎、韩晞总共就带了五千人支援黄祖,哪里有两万给孙策砍呢,所以溺水两万同样不可能。至于战船六千艘,除非刘表军都是单人小艇,否则这个数字也实在夸张。而且孙策也没有占领江夏的土地,打完就撤退了。综上所述,这个战果纯粹是写给曹操看的,用来宣传孙策的强大。就像当时军队总喜欢号称十万二十万,实际往往打个对折甚至更多,吹牛以壮声势这种事也是流行做法。

不论水分有多少,孙策击败了刘表、黄祖是事实,孙策在江东的崛起已经不容忽视。曹操这时即将面临与袁绍的决裂,实力强劲的孙策只能安抚,不能图取。为了把孙策拉拢到自己这边,曹操下足了本钱。

《三国志·孙策传》载: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

孙策的弟弟孙匡娶了曹操某个弟弟的女儿,堂兄孙贲之女嫁给了曹彰,孙权、孙翊都被举为茂才。这些足以证明曹操对孙策实力与能力的重视、认可,将孙策视为与自己同一重量级的对手。

文章图片5

本期主要讲了孙策与袁术决裂后的几次主要行动,包括击败陈瑀平定内乱,袭击刘勋占领庐江郡,西征黄祖大获全胜,江东集团在孙策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