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难杂症 宜从脾胃治

 夜半钟声潇潇雨 2021-12-05

湖南省著名中医学家刘炳凡治疗疑难病推崇“调理脾胃治法”,认为“百病不已,宜从中(脾胃)治”,并强调“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重脾胃”。我有幸师从刘炳凡先生学习,曾目睹刘老对很多疑难病证的治验,不少都是从调理脾胃入手,且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下面,就从两个病例谈谈我对运用调理脾胃方法治疗疑难病证的体会。

病案一 冠心病 患者70岁,患冠心病十余年,常有胸闷、气短、心悸等不适,长期西医治疗,但症状仍时有发作,转而想寻求中医治疗。明确诊断后,我开始对其施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等治法。用药1个月后,疗效不显,患者心存疑虑,我告诉他:“调理脾胃需要一定疗程,不可操之过急”。果然,用药2个月后,患者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3个月后,患者感觉精神体力明显好转,胸闷等不适已完全消失,对其疗效直呼“不敢相信”。随访一年得知,患者病情亦稳定。

病例二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 患者为一62岁女性,4年前初次来我处就诊,诉因患支气管扩张反复咳嗽、咯血9年,曾在北京等各大医院求诊,每年都要住院数次。我根据刘老治疗慢性咳喘病经验,也是从调理脾胃、润肺温肾入手。服药1个月后,患者诉仍有咳嗽、痰中带血,但精神、体力开始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服药3个月后,患者咳嗽、咯血情况基本消失;随后坚持服药9个月,咯血现象一直未出现,患者自己都觉得是个奇迹。4年来,患者一直间断服用中药,很少出现痰中带血现象,即使有少量,用药一两天即可消失,更无须住院治疗。

从以上两个病例可以看出,调理脾胃对治疗慢性疑难病的意义。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正如刘老所言:“脾胃功能,不仅是纳化饮食,如生会营卫、充五脏、实四肢、外关九窍、内养七神、固护卫表等,皆以脾胃之气为本。”这就是前人“四时百病,胃气为本”理论的意义,也是我们治病求本首先要抓住的问题。实践证明,由金元时代李东垣首倡的“调理脾胃治内伤病“的方法是“道经千载更光辉”的一颗明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