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文学•总编推荐】钟克勋/四川/师缘•思源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1-12-05

西南文学·散文


——微刊总第1602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钟克勋,西南民族大学新闻学教授,原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新闻系主任,原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现任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副院长。1984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最后毕业北京理工大学,获软件工程(传媒方向)硕士。
上大学期间,曾在《读与写》兼职,并加入南充市文联。毕业后曾在德阳日报社从事记者工作13年,发表新闻作品400多万字,先后获得省以上新闻奖40多件(其中,半数以上为一二等奖),曾获得“首届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评为德阳市优专家,曾任德阳市第四、五两届政协委员、常委。
2004年调入西南民族大学,本科主要承担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信息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2010评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明职工”。曾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闻学特训。先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台湾世新大学、马来西亚苏丹再纳阿比丁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访学和交流学习,具有国际视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发在C刊的论文10多篇;已出版著作《新闻写作与实践》《新闻写作记与思》《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3部,编著《十年磨一剑——西南民大新闻传播教育十周年概览》、《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校史》2部,主编《触摸西部新闻》《觉知躬行》2部,合作编著《德阳宗教文化概览》《德阳重装基地建设纪实》等多部相关书籍,即将出版《梦里春秋——蓝文才诗文集注析》。主持部省级以上课题四项,校级两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参研省部级课题多项。

  

   师  缘 · 思  源  






  


  在大学四年里,虽然与义山先生师生之交时间不长,但是先生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是天长地久的,传递给我们的智慧之光已照亮一生。那情牵笔者四十年情感的校园、课堂,时不时又浮现在眼前。先生讲课的神态、音容笑貌,给我的学习指导等,像电影又一幕幕的闪现在脑际。
结缘在挑战权威的答辩会
当年在南充师范学院读书,我认识义山先生比汉语言文学八零级绝大多数同窗都早。那还是我们读大二的春季,一个偶然机缘,悉知学院中文系“第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同班的小兄弟蓝文才告诉我,郑临川老师给他说某日研究生答辩,叫他去帮听,问我去不去。出于对知识学问的向往和好奇,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与文才毫不犹豫地去看研究生们的答辩。就在那特殊的环境里,我们见识了义山先生的风采。
记得答辩会场在学校的图书馆楼上。那天,时节虽然已经进入春天,由于那日阴天,所以天气还冷飕飕的。因为我们是旁听答辩,所以不敢过早闯入会场,按照老师的指点,大约上午九点钟,我们小心翼翼地进入答辩场。
进到现场,答辩似乎已经开始。会场气氛很严肃,严肃得有点压抑。也许是我这个没有见个世面的“土包子”的感觉,毕竟我们还是大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只见主席台正襟危坐的五位教授,年事都有点高了,其中有两位是本校的教授,我们都熟悉,其他三位,后来听说其中一位是四川大学的陈教授,另两位是当时四川师范学院的王教授。会场前排坐着4位学生,看样子个个都在30岁左右。旁听的学生没有几人,我和蓝文才都不认识他们,也许是本专业下届的研究生吧。
第一个学生答辩结束后,接着就是那四位研究生中年龄相对较小的年轻人答辩了。当他按照程序和要求陈述论文后,便进入答辩环节。师生你来我往,不多时便见那个答辩者与主席台上的陈教授争论起来,而且越争越激烈,谁也不让步。最后在老师的劝导下,这位研究生不再发声了,但表现出不服气的神情。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叫赵义山,答辩没有通过。
不管当时还是事后,我和蓝文才谈论到大学里见到的学术之争这一幕,都很佩服赵老师,觉得他不畏权威,对的就是对的,敢于坚持真理。当学生的都知道,不管是什么层次的答辩,学生不接受老师的观点和评论是要吃亏的,赵老师明知与答辩老师争执,坚持自己的观点是会影响前途的,但他就是不妥协。义山先生的这种学术精神,一直长住在我心中,至今仍让我佩服不已。
我们与赵老师的缘分就是在学校的这次学术之争中搭上的,不过当时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坚持己见、敢于挑战权威的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只是比我们学习的层次高一点,年岁大一点罢了。事情过后对他也就淡忘了。然而我对这个校园故事里主角的印象,是后来他给我们上课当老师才逐渐加深的。但不管怎么说,我在旁听中文系首届研究生答辩会,就认识了赵义山老师。
他从宋词中走进我们的心里
学生像一棵棵绿树,无不沐浴着老师智慧的阳光。唐诗、宋词让我喜爱一生,这其中少不了赵老师给我们授课的影响。
在我的记忆中,义山先生是在80级中文系第五学期与我们结上师生之缘的。那是1982年秋季开学后,第一周的一天上午1-2节,是我们的古代文学课,上课地点是那棵大黄角树下的104阶梯教室。随着上课铃声临近,一位年轻老师从从容容走进了教室。当我看清他面目时,一下很惊奇,嘿!这不是上学期研究生答辩不服答辩主席陈教授点评,并与老师争辩的那位研究生吗?不是说毕业论文被答辩组老师给“挂”了,怎么来给我们当老师讲课了呢?
在教室里有此诧异的同学,可能只有我和蓝文才,因为当时只有我俩去旁听了研究生答辩,见识了他的风采。
上课铃声响后,他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出他的名字,并作自我介绍。这时我才真正把赵老师的尊姓大名记在心里。
古代文学是我们的专业课,每周四节,随着学习进程的延续,我对赵老师上课的感受越来越好。记得赵老师开始给我们讲授的是宋词,最先讲的是什么,不翻当年的笔记本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我毕业后进入社会,一说到宋代文学首先想到的是赵老师讲授的宋词,而灿若星辰的宋词名家中,首先进入我大脑屏幕的不是苏辛,而是柳秦以及女词人易安,这一偏爱不得不“归咎”义山先生那精彩讲课对我的“刺激”。
我感受先生讲柳永和秦观的作品特别精彩,赏析作品激情洋溢。记得讲柳永的《雨霖铃》,在阐述了柳三变进士及第的坎坷,对宋词的贡献后,便分析作品。赵老师深厚的文学修养,课堂上声情并茂的鉴赏,很快就把我们带进了作品的意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中特定的意象,经赵老师艺术般的演绎,出现我们眼前的便是如诗如画的景象。无论是词中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楚悲凉,还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无可奈何,至今让我一触及宋词,就想到这些离人伤感的词句。
赵老师给我们讲秦观,尽管几十年了,那上课的声音在我耳边仍旧如初,那神采仍在眼前。对秦少游的作品,我们课本里选了三首,赵老师重点讲了第二首《鹊桥仙·纤云弄巧》,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在五十六个汉字里却蕴含着万般柔情和无限怅惘。此词经赵老师有声有色的讲授,其意境既柔情似水,又无限宏阔,词中句子皆成名言。
秦观虽然是苏门学士,就文学造诣,他与老师苏轼相比,还是略逊一筹,但是说到宋词,在我的记忆磁盘里,秦观比苏轼刻录得更深,往往第一时间就会蹦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美句,这也许是义山先生精彩的课堂教学对我的影响。四十年了,他所讲的这首词的内容,我还依稀记得一鳞半爪。
他说呀,这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少游学士借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悲欢离合,天长地久而不弃不舍的传说,讴歌了真挚、纯洁、坚贞的爱情。小词哀怨、喜乐交织,融天上人间为一体,将深沉的感情与优美的形象巧妙结合,极力赞扬美好的爱情。尤其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意境高远,情感真挚,使词的思想境界得以超凡脱俗,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遂成千古佳句,不愧千古绝唱。赵老师讲到最后这两句的形态和声音,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总之,赵老师给我们讲宋词讲得真好,后来随着教学艺术和研究水平的提高,讲元散曲讲得更好,而且课越讲越好。
先生是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
大学四年的学习,要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毕业生,除了前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最后还有一项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就是做毕业设计或写毕业论文,我们文科专业是写论文。我的毕业论文是《试论李清照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指导老师就是赵老师。
当年我们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自选还是由系里安排指定,我已经记不清了。本人愚钝不懂怎样选择指导老师,就由系里安排,结果赵先生又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有幸加深了这师生缘分。
也许当时赵老师刚留校上课不久,连讲师都还不是,所以在他名下指导我们年级做毕业论文的学生不多。我依稀记得,我们八零级一班就我一个,三班和四班还有两三个,在赵老师名下总的没有超出五个学生。
我的毕业论文开始是稀里糊涂的,不知该怎么去做,从哪里下手,怎么选题,这些根本弄不明白。在与上届的同学聊到毕业论文之事,正好有位师兄想研究李清照,已写了一点东西,问我要不要,干脆就给我。
我正在为毕业论文一筹莫展之时,这无疑雪中送炭。选题有了,也有一些研究基础和思路,但是要作为毕业论文还有相当差距。虽然观点有了,但是研究假设怎么确立,论证材料找哪些文献,论文架构怎么设置等,这些都是糊里糊涂的。我研究的对象是李清照,她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的女词人,生活在南北宋交替时期,虽然才华横溢,诗词创作不让须眉,但是作品大多是儿女私情,玩耍嬉戏情调,或者夫妻不能长相厮守的哀怨情愁。须知她又出生在官宦家庭,优越和比较开明的家庭使她从小就父母的宠爱,出嫁也是落到官宦之家,而且她又处在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对这样背景的女词人李清照,硬要说她的作品有爱国主义思想,确实有些牵强附会,能显现爱国情愫的作品,也仅是生处国破家亡后乱世中所作的《夏日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仅此而已,就要给她定论爱国主义,还真有些难度。但是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毕业论文不但完成了,而且还得了良好。
这些除了自己思考和努力外,主要归功于赵老师的精心指导。
在我记忆里,那时义山老师就住在我们学生宿舍前面的东二楼,他因刚留校不久,资历不够,家属还没调来,因此学生去找他请教问题很方便。那时做毕业论文不像现在的大学需要学生答辩,因此截稿时间比较晚,记得当时都五月份了,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还在忙论文。做论文那段时间,我经常到赵老师家打扰请教。记得我有两次到赵老师那里请他指点论文(当时只能手写文稿),时间已到五月底,南充那座“小火炉”已经很热了,先生穿着白背心,手里拿着纸扇,一边看我的论文稿,一边扇着手中的扇子,这个镜头在我大脑里至今都还很清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虽然随着岁月的剥蚀慢慢老去,“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对润泽吾辈一生的恩师之情,仍是“年年岁岁花相似”。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承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曾训骐三月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

  张晓风、黄代培、林 彬、何 武
  黄有全、张用生、郭宪伟、何永康
名誉总编:张人士、梁 爽
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副总编:
  周晓霞、张永康、李顺治、华 尔
总编助理:
  杨爱民
执行主编:
  胥树东
编 委:
  吴贤碧、齐眉儿、吴雪莉、梁冬梅
  张联芹、李朝艳、王晓蓉、贾秀全
  况永夫、曾宪敏、李 博、褚福海
  董庆月、陈慧琼、周小平、吴 玲
  张诗彬、杨岁燕、周爱萍
理事单位:
  广东彩格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贵和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资中县郁树船香教育集团
理  事  长:
  胥树东、唐祥华、蒋大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