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峨寺秋色

 小山草木记 2021-12-05

枫香树

周六阳光灿烂,微风轻寒,正是看花观果赏叶好天气。和几位花友来到鄞南横溪的团瓢峰山脚之下。我们在金峨寺东南门口分道扬镳,他们三位去征服高山,我一个人去看金峨寺的秋色。

相比于天童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摊贩相连的热闹非凡,唐代名刹金峨寺就显得寂静清幽庄严肃穆多了。该寺的前世今生,小山在《草木清欢》一篇旧文之中已经尽述备至了(可点击参看:金峨藏名刹,古木展秋颜)。本篇不再啰嗦,此处只谈草木。

时间充裕,心情悠闲,正好慢慢看细细赏用心拍。金峨寺秋色的主力品种是枫香树,形态各异的古树遍植寺院内外,其中4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最多,它们构成了金峨寺深秋初冬斑斓的基本色调。

此时的枫香树,因为树龄、方位、水分等因素影响,树势不尽相同。有的叶子已经落了一半,遒劲古朴的枝桠伸展在天地之间。有的还是繁叶满树,大自然用橙黄或橙红的巨大色块,在蓝天白云之下、在殿阁楼台之间、在葱茏青山面前,画出一幅幅最动人的壮丽画卷。

枫香树

带着一个植物爱好者的视角逛寺院,会发现大自然或者历代大德在树木配置方面的一些巧思。

东南门一进来,当头就是一棵树干挺拔高耸入云的喜树。不知这棵树是人工种下的?还是飞鸟衔来种子萌发的。反正这棵树种在这里,真是太合适了,暗合开门见喜抬头见喜之意,与天王殿配置弥勒菩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喜迎四方来客,故此这棵树也可以说是迎客树了。

喜树

金峨寺群山环拥、坐西朝东,往东看过去,就是巍巍大梅岭。入三摩地牌坊面前,是一个大广场。北侧有一条溪水,自西向东淙淙而下,至广场区域,溪水转入地下变成暗溪看不见了,但上面那几棵古老的枫杨树,却无声地告诉我们溪流的方向。枫杨树是水流传播种子的树木之一,宁波很多山溪两岸或者溪流之中,枫杨树都属于常见树种。此地亦然。

枫香树

金钱松

大雄宝殿之后,也是一个植物比较密集的地方。后门一出来,就是两颗南方红豆杉树,正在果期,绿叶之间,果实累累,火红一片。一直喜欢透过红红的果枝,拍墙上的书法,或者大殿上的匾额,这样的图片,很有故事感,且禅意十足。

南方红豆杉

借助一些古建筑的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白墙黛瓦、瓦当滴水,甚至佛像石狮来拍花草树木,体现一种厚重与轻盈、沉郁与活力、肃穆与鲜艳的强烈对比,这也是拍摄草木图片颇为有效的技法之一。就比如枫香树下,因为有了这两尊威武雄壮的石狮子,整个画面就鲜活生动起来了。

正在拍南方红豆杉的时候,有人问我是什么。我告知其结果之后,她说她家人拿这个泡酒喝。我有点诧异,因为红豆杉本身是有毒的,其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功效的,是树皮之中的紫杉醇,但必须高科技手段才能提取出来,并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来服用,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拿红豆杉的种子来泡酒喝,实在是一知半解的误信误传,有可能引发中毒,类似事件媒体早有报道。我建议她告知家人最好不喝这种酒,没有必要拿生命去冒这个险。

舟山新木姜子

大殿的左后方,有一棵四季常绿的小树,此树非常适合配置在寺院,因为它的俗名就是佛光树。此树模式标本采自海天佛国舟山,其春天萌发的嫩叶,密披金色绒毛,好似给绿色树冠笼上了一层金色。微风吹来,树叶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故有此名。

舟山新木姜子

其树正式中文名是舟山新木姜子,因为分布狭窄,繁殖不易,在国家新旧两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之中,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此季花期将过,红果子还稀稀疏疏有几颗,能够同时看到花果叶,倒也十分难得。中午在庄主地方吃饭,聊起这棵树,才知道此树原来是他栽在这里,看来还真得懂行的人执其事,才会这么妥帖。

枫香树

顺着台阶拾级而上,穿过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曾经住过8年多的禅房,来到后山。这里也有好几棵400年以上的枫香树,此时正叶色橙黄,新鲜饱满,明艳动人。

香树

巨大挺立的古树之下,一位志愿者正给一群禅修学员讲解何为正信的佛教,推荐他们应该看些什么书,问与答、教与学非常生动。古树无言,人们投入,此情此景,真是妙不可言。

溪边一棵古樟树上,爬着一种常绿藤本植物,我颇为喜欢的老朋友,卫矛科卫矛属的扶芳藤,一种名字好听姿色清雅的草木。它们最好看的时候,不是花期,而在果期。球状的蒴果成熟之后,光滑的果皮会裂开反卷,露出其中鲜红色的假种皮,绿叶与红种既是一种十分和谐的色彩搭配,也让种子从绿叶丛中凸显出来,吸引鸟儿来啄食,从而把种子传播四方,实现种群扩张的目标。

扶芳藤

小溪再往上,就是寺外公路了。山上翠竹千竿无风自摇,只有溪谷之间长了一些杂树,毛花连蕊茶正绽放着洁白的花朵,它们是这个季节为数不多的开花植物之一。我顺着公路往下走,再次进入金峨寺。顺着北侧这条溪水往上看,有好几棵霜叶灿然的参天大树矗立在溪边,一棵是枫香树,还有一棵叶子更细碎一些,远远看不出来是什么树。

毛花连蕊茶

榉树

走到树下,抬头看叶子。叶缘有圆齿状锯齿,侧脉是平行,原来是一棵榉树。一侧还有一个铭牌,原来这棵榉树已经168岁了。这棵老榉树负担还不轻呢。抬头可见橙红色的秋叶之间,有一大团绿色夹杂其中,顺着树干可以观察到,有四五股粗壮的常绿藤本纠缠而上,折断一片革质绿叶的叶柄,乳白色汁液马上涌了出来,显然是一种桑科植物,但不是薜荔。因为没有看到果实,也不能确定是什么植物。

珍珠莲

我拍下了它们叶子的正反面以及叶柄、小枝上的褐色长柔毛等识别特征,回来查植物志,在爬藤榕和珍珠莲之间不能决。后来请教陈征海、叶喜阳及吴东浩等老师,最终确定是珍珠莲。这也是一种瘦果水洗可制作凉粉的植物,归属于薜荔榕系薜荔榕组,和薜荔是一个大家族的。珍珠莲名字的来源,估计与榕果大小有关,薜荔的俗名叫木莲,果实比较大,可比鸭蛋,而珍珠莲的榕果,我在象山老虎穴曾经见过,只有小番茄那么大,所以叫做珍珠莲。

一个人走走看看拍拍,三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手机的电快用完了,相机的两块电板也即将耗尽,这时候才觉得肚子也有点饿了,得去和爬山的小伙伴们汇合了。

------the end--------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