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向前长期担任聂荣臻的上级,为何建国后两人的职务关系竟然反转

 新用户41015886 2021-12-05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马上下达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重要任命:徐向前担任解放军首任总参谋长,聂荣臻担任副总参谋长,配合辅佐徐向前指挥军队和开展工作。

徐向前是全军公认的军事奇才,战功卓著,担任首任总参谋长自然无人反对,但徐向前在革命战争年代却长期担任聂荣臻的下级和副手,为何新中国刚一成立,二人的职务关系就立刻反转了呢?

军委总部机关进行行政人事调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将下级直接任命为老上司的直属领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因此徐向前在1949年就任总参谋长、聂荣臻出任副总参谋长,就成为了新中国建立后比较奇特的一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有五个主要的军事力量集团,即著名的四大野战军以及华北军区下辖的三大野战兵团。

其中,各大野战军的军事主官都在1955年大授衔时被授予了开国元帅军衔,华北军区也不例外,聂荣臻和徐向前也都被授衔开国元帅,徐向前排名第八,聂荣臻次之,排名第九。

聂荣臻在解放战争时期长期担任华北军区的一把手,而徐向前自始至终都是聂荣臻的副职和下属,担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同时兼任华北第一兵团司令员职务,负责具体军事作战。

但新中国虽然在1949年宣布成立,可国际环境并不稳定,随时有可能爆发新的战争,果不其然,1950年10月份抗美援朝战争突然打响,而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也才仅仅一年时间。

因此,总参谋部作为军委总部机关制下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掌管和指挥全国军队的重要职能,干系重大,所以在内忧外患的综合严峻形势下,总参谋长一职非军事素质过硬的统帅不能担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综合考评可以胜任总参谋长的人选名单,初步确定为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和徐向前以及粟裕,粟裕虽然战功显赫,但革命资历欠缺,均比不过上述老帅,所以暂不做考虑。

然而,此时彭德怀刚指挥打完解放西北五省的战役战斗,身兼稳固北疆边防和建设大西北的历史重任,实在脱不开身,暂时不适合立即抽调北京总部参加工作。

林彪面临的情况也基本类似,领导广西战役获得胜利后,国军广西桂系新军阀白崇禧部虽然战败,但却仍有大量残余势力在中南地区负隅顽抗,匪患猖獗,经常下山打家劫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所以林彪必须亲自坐镇江南,妥善安置和处理战争善后事宜。

而刘伯承早早就被毛主席委任到南京统筹创建解放军军事学院,事关全军未来科技发展和巩固统一思想的重担,不能轻易擅动。

所以,经综合考量,几位总参谋长的候选人中,最不忙的就是尚处离职休养状态的徐向前。

另外,毛主席之所以委任徐向前担此重任,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出身特殊。

开国十大元帅中,一共有八位元帅均出身于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贺龙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而徐向前则是红四方面军的代表,而且徐向前还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一位北方人,祖籍山西五台县,其他九位元帅均出于江南。

所以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毛主席委任徐向前担任首任总参谋长职务合情合理,具有立意鲜明的政治代表性,也是为了体现出一种职务待遇上的均衡性。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首先徐向前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期间,是歼灭国军数量最多的高级将领,在全军的军事威望和地位很高,战功赫赫,同时革命资历深厚,这也是1955年授衔时,徐向前排名高于聂荣臻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三年解放战争时期,聂荣臻深得毛主席信任和器重,担纲华北军区司令员要职,指挥了华北地区的多次战役战斗,但在面对能攻善守的绥远军阀傅作义时败多胜少,备受打击,还吃到了两次大败仗,丢掉了山西大同集宁和河北张家口两大军事重镇。

聂荣臻压力空前,军事作战层面的短板暴露无遗,因此在总参谋长的竞争和选择上,聂荣臻在军事指挥能力上先天不足。

其次,在解放战争时期,虽然聂荣臻是华北军区的一把手,把他所擅长的工作是政工组织,在开发根据地、征粮、征兵和搞宣发、发动群众等工作上拥有非同凡响的出众才能,在直接军事指挥上并不突出,更多的是依靠徐向前的军事才华和指挥经验。

而华北军区和野战兵团的主要战役高光时刻就在解放山西的战役上,徐向前率领华北第一野战兵团,在敌众我寡和武器装备严重落后的不利形势下以少胜多,胜利解放山西大部。

尤其是解放晋中的战役,徐向前带领6万地方武装部队,全歼俘虏国军近乎12万正规军,重现当年红四方面军大兵团作战打歼灭的盛况。

战绩震惊全国,让毛主席都忍不住心生感慨和激动,曾当面询问徐向前晋中战役到底是怎么打出来的,也令许多开国将帅自叹不如。

最后,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是聂荣臻的副手,但二人之间却并不是传统的上下级关系,徐向前的资历和军事威望也完全不输于聂荣臻,所以聂荣臻也不可能真的将徐向前当成自己的下级。

八年全面抗战,徐向前和聂荣臻一样都是八路军主力副师长,职务和级别相同,但如果追溯到红军土地革命时期,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而聂荣臻却仅仅只是军团级的政工干部,职务明显低于徐向前。

所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表面上聂荣臻的职务高出一级,但他却无比敬佩徐向前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素养,二人属于公平合作关系,在军事指挥领域中,根本不会多加干涉徐向前的战机决策和命令。

而徐向前虽然在1949年被毛主席亲自点将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但因为身体原因却始终未能到任。

其实在太原战役开打前,徐向前的身体就已经熬不住了,多年忙于军务得不到充分休息,加之战争年代的各种暗伤突然爆发,导致徐向前身患多种疾病,尤其是肋膜炎的折磨,直接让徐向前长期卧病不起。

最后还是彭德怀路过太原,被徐向前强留下来,才在最后关头临危受命,指挥部队攻克了山西省会太原,帮助徐向前完成了收复山西的重任。

所以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点将徐向前担任总参谋长职务,远在山东青岛治病疗养的徐向前,其实内心十分复杂和为难。

一方面,他重病在身,卧床不起,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总参谋部繁重的工作中去,怕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另一方面,徐向前本身性情淡泊,善于藏拙,并不渴望军职和权力。

经红军长征时期,张国焘错误路线和错误思想的牵连和影响,徐向前又在1936年指挥领导西路军发起宁夏战役,最终因种种历史不可抗力因素,西路军全军覆灭后,虽然毛主席后来不计前嫌直言非战之罪,但徐向前后来回到军中任职,就一直在韬光养晦,为人处事十分低调。

所以在1949年毛主席委任他担纲总参谋长要职时,徐向前就多次向主席婉拒,希望总部首长可以慎重考虑,另选贤能,但最终在毛主席的坚持下没能推掉。

因为在主席看来,徐向前就是总参谋长的最合适人选,主席安慰他好好在青岛养病,什么时候身体好了,什么时候就到北京任职。

虽然徐向前在此后五年时间内,因身体原因并未到任,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总参事务和军队指挥作战的任何重大决策,但在毛主席的体贴关怀下,却依然成为了名义上的国家首任总参谋长,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全权代理总参部日常工作。

直到1954年,总参谋长职务实在是无法被徐向前继续保留下去,毛主席才提拔粟裕转正,担任总参谋长。

虽然徐向前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都在养病,没有真正到任过总参谋长职位,但却坚持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和民族崛起奋斗了整整30年之久。

并于1978年接任叶剑英的职务,担纲国防部长要职,在邓公的指示下,指挥领导打出了对越反击战役,是极少数同时担任过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要职的开国将帅,足见其突出的军事才能和党政军历史地位。

徐向前和聂荣臻都是开国将帅中为人处世非常低调的高层首长,不争不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毫不在意功名利禄。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不介意当聂荣臻的助手,而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在徐向前麾下当了五年多代理总参谋长,没有一句怨言,所以二人关系非常要好。

1954年以后,粟裕担任总参谋长职务后,聂荣臻于1956年正式出任副总理一职,分管军工科技和两弹一星等大国工程科研工作,所以在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上,聂荣臻的贡献要远超徐向前,但却丝毫不影响两位老帅的浓厚革命情谊,二人晚年经常互相探望,彼此视为革命知己。

1990年,89岁的徐向前因病遗憾逝世时,聂荣臻已经91岁高龄,突闻噩耗,聂荣臻悲从中来,心里万分难过,还专门让家人取消了一切会客安排,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怀念和追悼徐向前。

至1992年,聂荣臻因病逝世,享年93岁高龄,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元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