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是怎样陷入“大和舰困境”的

 汕头能率 2021-12-06

对“元问题”的思考力,将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曾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段子:
1937 年底,日本决定斥巨资兴建人类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图片
当时日本有一批军人是所谓“航空主兵论”者,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时任横须贺航空队副长大西泷治郎。
此公一定说要海军要勒紧裤腰带上马这种项目,觉得这帮马鹿简直就是在葬送国家前途:战列舰已经过时了啊!航母、舰载机,这才是未来海战的决胜兵器。
于是他就冲进了军令部要和人拼命。
军令部次长古贺峰一接见了他。
图片
大西一上来质问对方:“为什么要建造大和号?建造大和是一个时代的错误!造一艘大和号的钱,我能造3000架飞机,古贺次长,您给我3000架飞机,我能把太平洋上所有的舰队都炸沉!”
古贺峰一也没有训斥大西泷治郎,而是很困难地寻找着词汇来说服他:“大西,我不反对航空兵,但是你要知道,天皇出巡必须坐八匹马拉的马车,一个国家也一样,必须有战列舰。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这就叫做国家的面子,叫海军的面子你知道吗?”
大西泷治郎还在绝望地挣扎:“那少几匹马行不行,咱不用八匹马,只用四匹马,四匹马拉的马车也挺气派了。”
古贺峰一谈了一口气:“不行的,大西,这不是你,也不是我这个军令次长能够决定的事情。”
后来日本果然还是建造了大和级战列舰,还一造就是两艘——大和号和武藏号,结果这两艘钢铁巨无霸都没开几炮就成了美国飞行员的靶子,在太平洋战争末期随着那个冥顽不化的帝国一起葬身海底了。
图片
这个事情在战后一直被日本战史研究者们吐槽——日本人当时为什么要搞这种劳什子呢?亦或者,如果不做这种无用功,按照大西泷治郎的思路,把省下的钢铁和资金都用来造飞机,太平洋战争日本是不是就能赢了呢?
但讨论到最后,大家发现大西的思路恐怕也不行。因为日本当时即便能造出这么多飞机,也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飞行员去开。
美国之所以在二战后期能在东京上空形成“铁鸟蔽空”的盛景,是因为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是富足的、能找到足够多得棒小伙子和有飞行经验的驾驶员。
图片
而这个战争动员能力,同时代的日本根本就是没有的,像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展现的那样,打光了前期那些“老鸟飞行员”,日本在后期就只能让那些连降落都没学会的菜鸟发动神风特攻去送死了。
图片
多说一句,“神风特攻”这种邪道的创始人,还真就是这个大西泷治郎。
所以,一路追问上去,从“怎么建造大和号”,到“为什么要造大和号”,到“使用什么样的兵器才能打赢对美战争”,再到“美国和日本之间国力差距”如何。日本当时的决策层如果能保持清醒思考力的话,其实最终会问到一个“日本究竟为什么要开战”的元问题上,太平洋战争就是一场日本压根打不赢的战争。日本当时决策层如果有真正的明白人,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悬崖勒马,停止侵略,避免战争的问题。
但很可惜,当时已经陷入疯狂的日本人,没有人去想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人赶去想这个问题。当时的日本人中,能像大西泷治郎一样仅仅将问题“上推”一层,想到“为什么要建造大和号”,就已经是像大熊猫一样稀奇的事了。
图片

是的,我们常常说思维能力,但却忘记了思维力其实也分两种。
一种思维力,我们可称为“下切式”思维。
这种“下切式思维力”很多人都有,比如当年的日本,遇到的问题是“我国没有战列舰”,那么用这种“下切式”思维去解,就很自然的会想到“怎样才能造一艘战列舰”、“造一艘什么样的战列舰”。
而应当承认,日本这个民族,无论当初还是现在,这种“下切式”思维能力都是非常优秀的。战前的大和舰他们可以造的非常之精致,战后的各种民用工业,他们也可以做的物美价廉。
图片
可是,在这种“下切式”思维之外,还存在另一种“上推式”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指向,是追寻问题背后的那个“元问题”。
比如当有人提出“我国没有战列舰”,如果交给一个有上推思维能力的民族,应该同时想的是“我们为什么要造一艘战列舰?”“战列舰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是否适用?”
这样的问题,在二战那种变革时代,其实更为关键。因为一旦“元问题”没想明白,做的越多,你错的也就越多。
但对于这种问题,日本人的思维力从整体上说却是匮乏和贫弱。就像那个对话中所表现的,“大西,这不是你我应该思考的问题。”日本文化、或者体制中似乎有某种东西冥冥中在阻止大多数人去思考这种“元问题”。
而这种思维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战后。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人其实就是在用当年造大和舰的思维方式制造冰箱、彩电、洗衣机、功能性手机。
图片
这些东西当然他们都可以制作的很好,但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一天,这些产品都跟当年的大和舰一样过时了,那又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如同八十多年前一样,日本整个工业界也缺乏思考与应对,于是制造业衰落,社会进入“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我们不能说日本的工艺水平落后了,也无法下定论说“平成宅男”就是不如所谓的“昭和男儿”。最靠谱的解释恐怕是,日本又陷入了一个“大和舰困境”之中。
当时代平稳的向前行进时,只有“下切式”思维的人也许能活的很好。但当一个时代骤然发生转折,“上推式”思维,或者说,对“元问题”的思维能力,就变得如此之重要,没有这种思维力的人,会陷入无论怎样挣扎,也不得脱,甚至越努力越错的“大和舰困境”之中。
图片
《宇宙战舰大和号》——即便目标是星辰大海也要开大和舰,日本人对旧范式的那种迷之眷恋,也是没谁了。
图片
而这种对“元问题”的审视与思考,是我最近在听喜马拉雅的公开课《施展李筠力荐:人文通识100讲》时感觉到的。
施展老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著有畅销书《枢纽:3000年的中国》,这是一本我前几年读后感觉非常喜欢的书,感觉这本书是在用类似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框架,对中国整体的历史发展和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施展老师的最新动向,看看他又有什么最新的论著。
而就在此期间,他就推荐了这个《人文通识100讲》,并亲自担任了这个系列的主持。

施展在为这个系列写的串词当中写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何正确提问?回到知识发生的地方去。”
是的,也许就像思维停留在大炮巨舰时代的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一样,我们这个时代,人类思维停留在“下切式思维”模式中太久了,我们太习惯于思考:“怎样解决一个问题”,而忘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要提出。
而施展所推荐的这套《人文通识100讲》对听众来说,就是一次不错的“思维训练课”。由施展领衔并担任主持,该课程由英国剑桥大学亚述学博士王献华、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笑宇、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翟志勇、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方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孟庆延、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雷博、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张新刚担任主讲人。
图片
强大的学者天团,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创新的学术观点、叛逆的研究方法、多元的生活方式,用讲故事和案例的方式授课,带领听众对人文学科各个领域的“元问题”进行一次深邃的思考。 
这个通识课分为七部分展开,宗教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中国历史、哲学,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通识课团队,并不是单纯的将这些学科简单的用“知识拼盘”的方式强行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一套内在逻辑。
图片
施展老师在全讲座序言中对此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解读:
人类最初脱离于动物界之后,第一次开始懂得了什么叫死亡,随即陷入不可抑制的恐惧当中,这就是人类最初面对的最大的元问题。人类需要找到办法,获得勇气,以便直面这种恐惧。于是,人类最初的知识形态,宗教,便浮现出来。
但即便人类能够直面死亡了,人们也不愿意随随便便就去死。但人们彼此之间总会发生各种冲突,这就导致人们不得不始终要在存亡的问题上努力挣扎。而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单个人的存亡问题就进一步上升为特定人群的存亡问题。最终人类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在权力(power)当中。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政治学。
权力只能靠压服的办法解决冲突,但没人能确保自己永远是最强者,哪怕是最强者也有打盹的时候,而打盹的那一刻就是最强者变为最弱者的一刻。所以,只要是以力量来决胜,人类就永远无法获得安宁,直到人类能找到以规则来决胜的办法,才会开始获得安宁的秩序。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法学。
同时,规则不仅能用来解决冲突,也能用来解决和平交易的问题,它对生死很有用,对生活同样很有用。交易的过程,就是人们对效用不同的东西进行选择的过程,如何选择呢?这就涉及到对各种效用的均衡。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经济学。
人们逐渐发现,不和平的冲突与和平的交易,其实在共同推动着人类聚合成为一体,向前共生着演化发展。而这样一种聚合、共生、演化的过程,内在的机理究竟是什么呢?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无法摆脱困顿懵圈的状态。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社会学。
经历这一番的追问,可能你会静下心来进入反思,为什么我会追问这些问题?这是因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想要去追根究底,这也是人类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人类对世界会开始充满惊奇,想要去弄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人类会开始对世界发问,但很快就发现,这种发问会层层追问下去,根本找不到终点,人类能做的就是无穷无尽的追索,也就是穷究。这个过程发展出哲学。其实,哲学既要努力去追问本质问题,又要努力去追问穷究本质问题的方法,它是一个涵括一切的思维方法论,各个学科发展到最后,都会进入到某种哲学层面。
宗教关切着恐惧、政治学关切着存亡、法学关切着规则、经济学关切着选择、社会学关切着共生,中国历史关切我们作为中国人最大的命运,哲学关切着惊奇,同时也关切着我们对前述一切的理解与把握方式。对这些元问题的追问,构成我们人类当今最核心、最本质的知识,借助它们,我们才能在当下这个大洗牌时代做出更加正确的抉择和判断。
图片


这《人文通识100讲》,我最近刚刚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听了下来。说说我的总体感受:
作为一门通识课,它并不太深,不像大学课堂上的同类课程一样,对非专业读者有那么多门槛。但也并不太浅,能用非常通俗的语言为读者对相关人文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并引你思考。
总之,听上去的感觉,特别像你早餐时喝的那一碗豆腐脑——对于一个相关人文知识缺乏,正“饿着”的人来说,它刚好能填报你求知的肠胃。而对于一个已经“吃饱”,人文知识储备充足的人来说,也能有一些新的启发。
图片
这门课给我的感觉,很像早餐的豆腐脑——饿不饿吃吃都没错。
与喜马拉雅合作做他们课程推广,已经是本号的第二次,这样一个月一次的给他们的产品做推荐,原因之一,是我确实是他们产品的忠实用户,平素每天读书读累了,听上一段,可以解放双眼、双手,可以满足陪伴感,确实是休憩和学习的不错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