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马崇祯”再评说

 童心驰骋品泉 2021-12-06
 

        “跑马崇祯”,版别多多,说法多多,这正是其魅力之所在。

        版别多多,源于铸局多,后世仿铸多,邻国亦有仿铸。崇祯年间官铸的跑马崇祯,为行用钱;后世、邻国仿铸与民间私铸的跑马崇祯,可视为钱文钱(民俗钱)。

        说法多多,源于其当时无官方说法。众说纷纭,推理分析有之、自圆其说有之,牵强附会有之,津津乐道,听听善思。本文拟从其它几个方面再说说跑马崇祯。

兴亡有马

        跑马崇祯,其魅在马。马,如指人,确与大明王朝有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朝其兴有马,其亡亦有马。

         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洪武,之所以能得天下,与其夫人马皇后是分不开的。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公元1332年--1382年),民间传说为马秀英,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1352年(至正十二年),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自幼聪明、能诗会画,为人举止从容、端庄大方、节俭朴实、沉稳能干。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精心辅佐朱元璋,以身作则,婉言规劝,有胆有识,任劳任怨,稳定军心,同甘共苦;她位居皇后,勤俭持家,才德兼备,爱民如子,为后宫典范、展国母风范。于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去世,享年51岁,朱元璋十分悲伤,从此不再立皇后。马皇后对于大明王朝的兴起,功不可没。

(折十钱。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再说踏灭南明复国希望的马士英(约公元1591年--1646年),《明史》称其"为人贪鄙无远略,复引用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于亡"。马士英结党营私,排挤史可法,残害忠良,大肆搜刮钱财,消极抗清,成为南明快速灭亡的害群之马。当然,南明灭亡的主要责任不全在马士英,福王的昏庸、朝廷的腐败与内讧等是主要因素,马士英作为首辅难辞其咎。

跑马溜溜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得知李闯王破城后,朱由检手执三眼枪(为有三根枪管的火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闭门不纳,转向安定门、大门深锁;只得重返皇宫,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无奈之下,自缢而亡。此情此景,正如“跑马崇祯”背面所暗示:跑马四周重围,溜来溜去,无门可出、无路可逃。

        跑马溜溜,还是溜不掉。是天意?是预兆?谁解其中迷。这或许就是朱由检的悲剧人生,由其性格和所处的环境共同决定的。

(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这两枚跑马崇祯,两马环跑(双跑马)、四马环跑(四跑马),左冲右突,跑马溜溜,就是出不了围城(遛不出紫禁城)。也许后世铸造两马、四马“跑马崇祯”,就是来隐寓崇祯悲惨结局的。

        至于“双跑马”、“四跑马”有没有其它含义,有待进一步发现。如果说“双跑马”影射闯王与马士英,那么“四跑马”影射什么呢?

钱文钱“跑马崇祯”

        “跑马崇祯”究竟有多少版别?未见收藏研究的结论,笔者所见也有限,也不能回答此问。有些版别只见其说、未见真容;当时私铸的、后世仿铸的、邻国仿铸的(一般不计在版别内),估计不在少数。

(清代铸,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当时私铸可以理解,主要是为了牟利。后世仿铸又是为了什么?

        如“正德通宝”,正德皇帝在位时,并未铸“正德通宝”行用钱,故正德通宝均为后世用“正德”名而铸。皆因明末清初,世人称正德皇帝为游龙,传言佩带此钱可镇风涛、渡江可保平安。因此民间以高价求购正德钱,抬高了正德通宝的身价,仿铸者趋之若鹜。

        况且,“正德”之义,为民所仰。正德即端正德行、正身之德,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方可治民,方可利用而厚生。

        “崇祯”之义,可解为“推崇吉祥”、“高大兴盛吉祥”等;然“崇”古同“终”,若如此,其与祯组合则不吉祥了;可见,崇祯,其义可多解。但观崇祯一生尤其是悲惨结局,正是极大地不吉祥---终祯(明朝终了、个人终了)。明末,民间将其谐音为“重征”,以表示对崇祯年间横征暴敛、加税不断的不满。

        如此看来,后世取“崇祯”吉意铸跑马崇祯,可能性不大(除非不在意崇祯的结局)。

(清代铸。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实事求是地讲,朱由检是一个被普遍同情的皇帝,就连李闯王也认为“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阁下不算昏庸不明之人,但身被孤立,而奸臣太多,佞幸专权、蒙蔽国君)”。可惜他生性多疑,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终成亡国之君(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其临终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正值壮年,自缢而亡,可见其是万念俱灰、绝望透顶,也是敢担当的有勇之人。

        如此看来,后世仿铸跑马崇祯,可能不是祈吉,也可能不是辟邪。而是表示对崇祯的惋惜,对明代的留念;或是期望后人汲取教训;或是……。

        跑马崇祯,面面细观,各有感悟,各引评说。让我们再来欣赏几枚跑马崇祯吧,也许您会有新的看法,欢迎交流。

(背日月。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上图背面穿上铸有日月(亦有称之为月托星等)纹饰,似乎是“日月为明”的含义。

(银质。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还可听听亡国之君(南唐·李煜)是怎么诉说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民国铸。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跑马溜溜的“崇祯通宝”

众说纷纭的“跑马崇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