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哲理】半称心

 福林德图书 2021-12-06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是挂在灵隐寺中的一副对联,前一句话比较好理解,但后一句改如何解读呢?可能很多朋友会比较好奇,“半称心”中的“半”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面就蕴藏了一个叫中庸之道的智慧。《论语》里曾写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中庸的品德或许是最好的。但每个人对中庸的理解也不相同,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解析下这副对联想表达的意思。

      但凡从古至今都享有盛名的古迹,多半会有文人墨客为之蘸笔。比如范仲淹就写过《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千古传唱;比如崔颢写《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上过学的人都背过。

灵隐寺

   灵隐寺是国内佛教名寺,也是浙江杭州名胜。灵隐寺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算起来至今已1694年了。北宋时期的灵隐寺就成了天下禅宗圣地,除了吸引佛教徒,也吸引了无数名士游访。
   说到灵隐寺,大部分人都会想起“活佛济公”。济公法号“道济”,出家后来到灵隐寺投奔天台宗高僧慧远,因为济公行事疯癫,不守常规,其他僧众对他很有意见,纷纷跑到方丈面前投诉。

   方丈听完,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从东晋至清朝,灵隐寺一直备受重视,康熙皇帝还曾为灵隐寺赐名“云林禅寺”,没想到大家并不买皇帝的账,还是习惯以“灵隐寺”相称,从字面意思看,“灵隐”也确实比“云林”好听且更具有底蕴。
   古代许多文士都写过与灵隐寺相关的佳作,唐朝时,宋之问形容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中灵隐寺的桂树都是月里那棵桂树所结桂子飘落寺内长成的;宋朝时苏轼也赞叹“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对灵隐寺风光十分推崇。

灵隐寺中的对

   灵隐寺内还挂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看似简单通俗,实则写尽了人生真相。对联的点睛之笔在于那个“半”字,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智慧叫做“中庸”,这副对联便体现了中庸之道。

   中庸的解释有很多,通常认为,中庸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与灵隐寺名联的“半”字内涵相似,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其实都是强调万事有一个量度,所以人生不会事事称心如意,福祸总是相依。

   “半”的智慧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看过《红楼梦》的人基本都会对曹雪芹笔下那副对联印象深刻:“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人的欲望如果得不到克制,就会酿成恶果,即使你事后悔恨也来不及挽救。唯有时刻注意一个度,才能保住平安。

   与这副对联思想相似的,还有清代学者李密庵的《半半歌》。《半半歌》曾经被著名学者林语堂引用,很多句子读完都令人深思,比如“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这首歌是中庸智慧的集中体现,感兴趣者可以去读读全文。
   “万事只求半称心”,福一半,祸一半,人生就是福与祸的轮回,没有谁的路会一直平坦无风无浪。你只看到悲苦,自然无法放宽心胸,只看到快乐,必然无法警醒自身。灵隐寺对联暗藏的中庸智慧,可以点醒多少被欲望贪求所惑的世人!

     “半称心”是一种人生智慧谁也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而独自生存,环境则有顺有逆,如果总以自己为中心,不顾环境的优劣,去一味地彰显自己,必然处处不顺,处处受阻。相反,在坚守自己的信仰的同时,顺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则必定可以随缘遂愿。这种处世方法,说低点是人生技巧,说高点,则是人生智慧。

 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中庸的哲学:子思》一文里,写了一段十分有趣的话,这段话很能看出林语堂先生的人生态度,很能看出林语堂先生的人生趣林语堂先生写到这里,情不自禁感慨,相信这种中庸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书法家陈登远先生的书法作品

林语堂先生对这种“中庸生活”描述至此,感觉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便想“歌吟”一番。只是林语堂先生不善抒情,不工于诗,便借清代诗人李密庵的诗《半半歌》,来表达自己对这种“中庸生活”的赞叹: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李密庵的这首《半半歌》,传世以来,受到诸多称道,其中的一些诗句,还活跃于人们的口常口语中,可见流传之广。

书法家高治军先生的书法作品

林语堂先生称道的“中庸生活”,更多地被人们称为“半称心”生活。上述杭州灵隐寺有一副楹联写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副楹联,被很多人在写文章时引用,也被很多人书于桌前,以为座右铭。曾有一位博士临离开导师时,请导师给一句人生赠言,这位导师即以这副楹联相赠。这位导师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事业是一次人生长跑,不求太快,但求不停;成功须要机缘,不可全无预期,但预期不可太盛。这位导师的话,道出了“半称心”生活的内核。

“半称心”是一种生活信仰。物质的丰富,信息的发达,沟通的便利,加上传播产业与资本的结合,人的欲望被极大的激发起来。有的人一夜网红,有的人瞬间暴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口号,被人们随意地、广泛地用于生活工作中,大家比着买房,看谁的房子多,谁的房子大。人们比着买仅用于代步的车,比豪华,比价格。一切以“心满意足”为目标,结果,口袋越来越暖和,心里却越来越空虚。生活越来越奢侈,精神却越来越觉得无处安住。于是焦虑,于是失望,于是戾气,开始在整个社会弥漫。这是“心满意足”“十全十美”的生活信仰,带给个人,带给整个社会的“精神遗产”。相反,“半称心”生活信仰,可以把人们从种种贪欲中拯救出来。“半称心”专门对治人的贪著心,让人们的欲望克制在某个限度内,由此治疗焦灼与烦燥。

画家付静女士的国画作品

“半称心”是一种处世态度。不必对朋友予以过高的期望,期望他们能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全身心地帮助自己。期望他们在自己失意的时候能陪自己喝茶聊天,期望他们能在自己小确幸的时候,能随叫随到地分享自己的快乐。对朋友,对亲人,我们应抱着这样的心态,给他们尽量多一点,帮他们做事尽量耐心一点。与此同时,对他们的回报期待,可以尽量少一点,对他们可能给予的感激期待,应该尽量低一点。这种“半称心”的处世态度,让自己少了对他人的指责,多了自己对他人的宽容,赢得的,是亲朋的拥戴,是同事的尊重。“半称心”的处世态度,可以让我们戒除对亲人、对朋友,对所有人的嗔恨之心。

“半心”是一种人生智慧。谁也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而独自生存,环境则有顺有逆,如果总以自己为中心,不顾环境的优劣,去一味地彰显自己,必然处处不顺,处处受阻。相反,在坚守自己的信仰的同时,顺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则必定可以随缘遂愿。这种处世方法,说低点是人生技巧,说高点,则是人生智慧。这种技巧,这种智慧,我们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叫作“半称心”。

 万事因缘而起,缘生缘灭,成就万物。环境永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周围的山川,等等,都合自己的意愿。面对不合自己意愿的人与事,不合自己意愿的晴天雨天,便以“半心”智慧对治之。上班刚出门遇到下雨,没关系,好在雨还没有下大,就走快一点,权且当作锻炼身体。正准备写一部长篇小说,仅提纲就写了几万字,身体却出了故障,需要住医治疗一个月。没关系,好在没有中途病倒,还不算影响写作思路。权且把养病当成写作前的休整。

《晋书·羊祜传》有云:“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杨绛先生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当失意于不如意事时,当遇到像杨绛先生说的种种人生的不圆满时,提起“半称心”心念,用“半称心”对治种种“不如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