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浦区卢湾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美丽妖精 2021-12-06

政策|阅读|作文|方法|资料

图片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沉默寡言    凌乱    见异思迁    怅然

B畏罪潜逃    蜷伏    大相径庭    虐待

C骇人听闻    驰骋    随声附和    帐蓬

D灵机一动    蓬勃    杞人忧天    庇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骄傲自满对我们自身来讲是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亲手挖掘的。

B他们这一举措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所以其他单位也纷纷效尤

C表现在作品里,歌颂的是人民,诽谤的是鬼子、汉奸和地主。

D世界各个足球队都在秣马厉兵,觊觎桂冠。

3下面哪部作品不是安徒生的作品?(        )

A《海的女儿》B《灰姑娘》C《丑小鸭》D《拇指姑娘》

4阅读《西游记》后,请找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是向灵吉菩萨借来定风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B在女儿国与妖精打斗时,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被蜘蛛精蛰伤。

C车迟国是个敬道灭僧的国家。

D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抓唐僧师徒目的是吃唐僧肉,然后自己去西天取经。

二、句子默写

5默写填空,完成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潼关》

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三、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颔联的“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用诗中词语回答);尾联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7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五、六两句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着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联系“乡书”一词,尾联中的“归雁”是指诗人希望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

四、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选自《狼三则》其三)

(注释)①行室:临时搭盖的住所。

8(甲)(乙)两文都选自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野有麦场__________              (2)令不可 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11(甲)(乙)两文中的屠夫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狼虽然凶残,但(乙)文中屠夫却以一把__________”的小刀,最终以“______________”(方法)战胜了它。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水果与牛奶同吃会影响钙的吸收吗

我们都知道,牛奶是人们最容易获得的钙来源。一杯250毫升的牛奶中就有250-300毫克的钙,能轻松补足一日所需的三分之一。但这么好的东西,却时不时要面对这样的言论:“这种食物千万不能与牛奶同食,否则……”

前不久,笔者就收到了一位朋友的留言:吃水果是否会影响牛奶中钙的吸收?

水果配牛奶,看起来很和谐的一组搭档,真的如表面这般友好吗?

首先,对于“水果与牛奶同食是否影响钙的吸收”这个问题,笔者可以肯定地答复:“不会!”

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估计是因为看到一些有关“蔬菜中富含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之类的话题。其实,草酸影响钙吸收这点确实是事实。像大家熟悉的菠菜、苋菜、韭菜中就富含草酸,当草酸遇见钙离子会结合生成一种叫草酸钙的不溶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钙的吸收。

很多水果中虽然也含有草酸,但总量却并不多。相比草酸对钙的影响,水果中富含的果酸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对于钙的吸收还有促进作用。

所以水果与牛奶同食,并不需要担心影响钙吸收的问题。虽然说水果和牛奶之间是没啥问题了,但就日常补钙而言,很多其他膳食因素却会影响钙的吸收。

下面这些因素才真的会影响钙的吸收:

1.富含草酸、植酸等的蔬菜

正如上面提到的草酸,其实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植酸和鞣酸等化合物都会抑制钙的吸收。日常中富含草酸的食物有菠菜、马齿苋、竹笋、韭菜、芹菜、秋葵、茄子、葡萄干、草莓、茶、巧克力、可可、生啤酒等。植酸主要存在于未发酵面包、坚果和谷物中,如全麦片、麸皮等。

为了减少这类食物的影响,像菠菜这类蔬菜大家可以事先煮一下,待到其涩味淡了,也就说明大部分草酸已去除,减少其对钙吸收的影响。其他不能烹煮的食物,最好避免它们与钙剂或者牛奶同食。

2.脂肪摄入过多

日常生活中适当摄入脂肪可延长食物和钙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可使钙的吸收有所增加。

但是当人体过多地摄入脂肪时,肠道一时无法吸收,多出的脂肪会分解成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钙皂,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建议大家在吃一些脂肪含量特别高的食物时,比如油炸食品、披萨、烤肉等,就不要吃钙剂或者喝牛奶了。

3.酒精与咖啡

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的重要因素。长期有饮酒习惯的人会因为维生素D摄入不足及因肝硬化引起的维生素D羟基受损,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也有数据证实,饮酒过度会导致骨质疏松及骨量的降低。

另外,常喝咖啡也会导致钙的流失,虽然每喝一杯咖啡只会丢失5毫克的钙,但对于日常摄入钙量不足的人而言,长此以往也是不好的。

4.自身维生素D合成不足

一般来说,人体是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但是随着生理和身体的变化,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建议这类人群应有意识地补充钙剂,添加了维生素D的复合钙剂更适合。

(选自《百科知识》2019年第14期,有删改)

12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13请分析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一般来说”的表达效果。

1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果中富含的果酸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还有促进作用。

B日常生活中摄入脂肪可延长食物和钙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可使钙的吸收有所增加。

C特定的一部分人可以有意识地补充添加了维生素D的复合钙剂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D有数据证实,饮酒和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及骨量的降低。

15结合本文,请你提两条建议,说说在日常饮食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钙的吸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的扁担

①曾记得,母亲的扁担仿佛就是一支永远也压不弯的笛管,奏着悦耳的歌谣,一年四季,从母亲的肩头轻轻飞扬。孩提时,我总爱随着母亲进进出出,来来往往,尾随líng___听她肩上扁担“吱呀、吱呀”和谐而有韵味的声调。

②春夏,挑肥、挑苗、挑种子,扁担跟着母亲走向山岗,走向田野,走进烈日中,走进暴雨里,和着滴滴嗒嗒的汗珠洒下一路勤劳的音符和无尽期许,流下一路耕耘的足迹和满满的信心。秋冬,挑水、挑柴、挑谷子,扁担跟着母亲走出稻田,走进粮仓。走在寒风中,走在旷野里,和着滴滴嗒嗒的汗珠淌下一路收获的喜悦和几多的艰辛,滴下一路过往的季节和梦想的延伸。

③母亲的扁担,母亲走时,它便跟着母亲歌唱,年年岁岁;母亲停时,它便跟着母亲歇息,岁岁年年。夏挑酷暑不觉累,冬挑三九不畏寒,挑出母亲一辈子的辛酸和幸福,演绎着母亲一生的故事。

④母亲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母亲用过的扁担有十几根,其中有一根很小也很短的,是母亲儿时的专属品。母亲一辈子只念了两年书,小小年纪就和外公外婆干苦活,这根扁担就是外公根据母亲的身高定做的,轻便、结实、有韧性,正好适合母亲矮小的身材,使用起来很方便。在日常劳作中,它成了母亲的至爱和形影不离的搭档。

⑤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产力低下,搬运货物全靠肩挑扛。扁担在那个年代,在每个家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山坳里,当年没通公路没通自来水,没有电视没有打米机,山高路遥林深,母亲就靠着扁担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那些年,父亲在外工作,家中只有母亲一个主要劳动力,家里的大小事都落在母亲身上。别看母亲身材瘦弱矮小,干起活来可顺溜利索,有股倔强气,不服输,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母亲说到做到,把家里的生产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不落于人后。

⑥记得那时全村的用水都靠在山脚下的一口水井,每天天刚麻麻亮便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原来是母亲和乡亲们披着晨曦去挑水去了,挑完一担又一担,等到水缸满时,母亲擦了擦汗,又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饭。早饭搞好,又挑着竹筐去山上干活。挑粮,挑水,挑粪,挑土,挑柴,挑猪食……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扁担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肩膀。

⑦母亲善良、纯朴、正直,她用辛勤的劳作养活了我们一家人,而她自己也吃尽了生活的苦头。记得那是个下着霏霏细雨的冬日,我和母亲去赶集,因为山路崎岖泥泞,走到半路时母亲不慎摔倒,挑去卖的那担大米白花花的泼撒了一地,幼小的我欲跑去扶母亲时也滑下山去,身上带去卖的二十多个鸭蛋全部摔烂不说,脸上、身上多处被荆棘划伤。母亲没有过多的责备我,只是无声地掉泪,最终,母子俩无奈返程回家。

⑧还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母亲带着我去田里收糯谷,不多时就打了一担谷子,母亲挑着谷子在前,我提着镰刀高高兴兴走在后面。突然母亲的身子向右倾斜,那担谷子重重落在地上,还好只有少量谷子泼出。母亲说,太累了,歇一会再走,我跑过去说我来挑,结果任由我怎样抬那担谷子就是丝毫不动。我问母亲是怎样挑起的,要用什么方法最省力。母亲笑了说:“你还小,等长大再挑吧。”

母疼儿是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母亲的扁担,一头挑着悠悠远去的时光,一头挑着渐渐长大的我们兄弟。扁担压弯了母亲的腰,压扁了母亲的岁月,成就的是我们儿时的梦。慢慢懂事的我,也想在母亲身边多尽一些孝道,无奈山高水远,身不由己。我知道那“吱呀、吱呀”的声音,让母亲的肩膀不知磨破了多少层皮,也是母亲孤单穿行在寂静的山路上,因劳累过度而情不自禁发出的声声叹息。泪眼朦胧中,我似乎看见母亲佝偻着腰,挑着沉重的担子,在崎岖的小道上,在空旷的田野里,艰难地行走,跋涉……

⑩后来,母亲的背越来越驼,肩膀被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扁担不堪经年累月的负重,变得越来越弯。扁担弯了,母亲老了。

再后来,家乡富裕了,母亲也由外主内,每天含饴弄孙,悠然自乐。那些陪伴母亲几十年的扁担,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彻底退出了母亲辛苦劳作的生涯,静静躺在角落里,沾满了厚厚的灰尘,似乎在窃喜女主人终于让它们下岗了,给了它们歇息的机会。

16看拼音写汉字:líng___

17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赏析其表达效果。

秋冬,挑水,挑柴,挑谷子,扁担跟着母亲走出稻田,走进粮仓。

18围绕“母亲的扁担”,作者具体叙写了好几件事,请阅读选文第6-8段,简要概括。

(1)每天早晨,母亲用扁担从水井担水回家,装满水缸,做完早饭又用扁担挑着竹筐去山上干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说说第③段的画线句的作用。

20对第⑨段画线句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母疼儿”与“长江水”联系在一起,突出表现了母爱的悠长。

B这句话既是对上文事件中“母疼儿”情感流露的形象概括,又自然引出了下文“我”无法对母亲尽孝的内容。

C这句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爱的深沉,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D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母疼儿”与“儿孝母”做对比,突出了“我”内心的悲伤之情。

六、作文

21请你以“这真的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完整清楚,详略得当,有一定的描写,中心明确;不得抄袭。②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可用“A中学”、“B老师”、“C同学”等代替。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C.帐蓬——帐篷。故选C

2A

【详解】

A.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纷纷效尤:不好的东西被很多人效仿。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C.诽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使用对象错误。

D.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故选A

3B

【详解】

《灰姑娘》的作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收集在童话集《格林童话》里面。故选B

4B

【详解】

在女儿国与妖精打斗时,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被蝎子精蛰伤,不是蜘蛛精。故选B

5淫慢则不能励精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阑卧听风吹雨    终古高云簇此城    巴山夜雨涨秋池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有:淫、励、碧、霄、阑、卧、簇,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

6.    两岸阔    思乡    

7A

【解析】

6本题考查对诗歌颔联和尾联的理解赏析。

颔联:“风正一帆悬”不仅写小景“一帆悬”传神,而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前三联而来,遥应首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7题目中的“次”本指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指船行停泊在北固山下。故选A

8.        蒲松龄    聊斋志异    

9.    (1)看    (2)离开    

10道路旁有晚上耕种的人留下的临时搭盖的住所,(屠夫)跑过去隐藏在那里。

11.    机智、    勇敢    不盈寸    吹豕之法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两文都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出自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中:顾,看;去:古今异义,离开。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句中关键词:遗:遗留,留下;行室:临时搭盖的住所;伏:躲藏;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11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及内容的理解概括。甲文从“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等语句,乙文从“奔入伏焉”,“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等语句,可以看出甲乙两文的屠夫都机智勇敢。乙文中从“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可知狼虽然凶残,但屠夫却仅凭一把“不盈寸”的小刀,最终以“吹豕之法”战胜了它。

【点睛】

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趴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想到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绑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户就把它背回去了。

12逻辑顺序

13“一般来说”是指普遍的情况,文中表示通常情况下,人体是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 “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C

15.    (1)蔬菜尽量不与钙剂或牛奶同食,若是为了均衡营养要与牛奶同食,则一定要将菜煮熟;    (2)日常饮食,尽量不过分油腻,吃油炸类食品或烤肉时,将牛奶、酸奶换成果汁;少饮酒和咖啡等等。    

【解析】

12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辨识。说明文常见有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由生活中一位朋友的疑问“吃水果是否会影响牛奶中钙的吸收”引出所要说明的事理“水果与牛奶同食,并不需要担心影响钙吸收的问题”,并对“真的会影响钙的吸收”的因素进行了解说。故全文是逻辑顺序。

1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说明文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数字的运用;二是表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的运用。“一般来说”是个表限制性的词语,指通常情况下人体是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把它去掉就不符合实际,太绝对。因此用上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找准有效答题区间,通过精读,筛选分析所给信息。

A.从文中“相比草酸对钙的影响,水果中富含的果酸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对于钙的吸收还有促进作用”可知,A项说法有误。

B.从文中“日常生活中适当摄入脂肪可延长食物和钙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可使钙的吸收有所增加”可知,脂肪的摄入要适量,故B项说法不准确。

C.从文中“建议这类人群应有意识地补充钙剂,添加了维生素D的复合钙剂更适合”可知,C项说法与原文相符合,正确。

D.从文中“也有数据证实,饮酒过度会导致骨质疏松及骨量的降低”“另外,常喝咖啡也会导致钙的流失”,可知D项表述不准确。

故选C

15本题考查提建议。作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本文结合会影响钙的吸收的四个因素,可提出几条建议。例如,(1)富含草酸、植酸等的蔬菜要煮熟;(2)脂肪不要摄入过多,在吃油炸食品、披萨、烤肉等时,就不要吃钙剂或者喝牛奶了;(3)不要过度饮酒,不要常喝咖啡;(4)可以补充添加了维生素D的复合钙剂。

16

17“走出”“走进”是拟人写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秋天母亲用扁担挑谷子从田野走回家的情景,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能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颂之情。

18.    2)某个冬日,母亲用扁担挑米赶集,不慎摔倒,“我”想扶她却摔烂鸭蛋母亲并未责怪我。    3)某年中秋,母亲用扁担挑谷子,途中歇息,“我”想帮她却被母亲拒绝。    

19内容上,这句话概括了母亲一辈子与扁担为伴,虽然艰辛却幸福的事实;结构上,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母亲与扁担的故事。

20D

【解析】

16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注意“聆”的偏旁。

17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时,注意分析词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表达效果。这句话中,“走出”“走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扁担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秋冬季节,母亲用扁担劳作的情景,和上文的“春夏,挑肥、挑苗、挑种子,扁担跟着母亲走向山岗,走向田野,走进烈日中,走进暴雨里”相照应,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能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敬意。

18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与概括能力。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段落进行分析概括。第⑦段的情节:时间:某个霏霏细雨的冬日;地点:山路;人物:母亲和我;事件起因:我和母亲去赶集,山路崎岖泥泞,母亲不慎摔倒;经过:大米泼撒了一地,我也滑下山去,鸭蛋全部摔烂,脸上、身上多处被荆棘划伤;结果:母亲没有过多的责备我,母子俩无奈返程回家。第⑧段的情节:时间:有一年中秋节;地点:田里;人物:母亲和我;事件起因:母亲挑着谷子时,突然身子倾斜,那担谷子重重落在地上;经过:母亲说歇一会再走,我跑过去想帮忙挑,结果那担谷子丝毫不动;结果:母亲说等我长大后再挑。理出两段的情节后考生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即可。

19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作用。要回答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关键是要看语句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与文段在内容的联系,要整体思考,不可断章取义。这句话,结合上文的 “年年岁岁”,从内容上看,“夏挑酷暑”“冬挑三九”形象概括出了母亲一辈子与扁担为伴,靠扁担担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任;“不觉累”“不畏寒”形象写出了母亲虽然艰辛却坚强幸福。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是对上文第②段内容的总结,并引出第④-⑧段具体写的母亲与扁担的故事,承上启下。

20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及辨析。“母疼儿是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母疼儿”与“儿孝母”做对比,突出了母爱的悠长以及“我”想在母亲身边多尽一些孝道,无奈山高水远,身不由己的愧疚之情。故D项理解有误,答案选D

21例文

这真的让我着迷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书籍就是这个万花筒中最璀璨的一角,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我着迷,令我陶醉。

记得上初一时的一个星期天,我刚刚从书店里买回一本向往已久的童话书——《木偶奇遇记》。刚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翻开书的第一页,一股浓浓的墨香味便扑鼻而来。闻着浓浓的墨香,看着崭新的童话书,啊!感觉真是一个字“爽”。书中的故事情节时而让我哈哈大笑,时而让我泣不成声。书中的木偶皮诺乔因为不想学习贪图玩乐,而变成了驴的模样;因为撒谎不诚实,蓝发仙子把它的鼻子变得很长很长;因为逃学,被杂技团的人拿去当木偶,甚至被当柴烧;因为捣乱逃跑,而流落街头;……这些事情让我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我不会去旷课逃学;也使我更深的理解了父母的爱,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读书越多,越使我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记得几天前,我买了一本《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学校》。恩利科的父亲对他说:“如果你不去上学,每天将会多无聊,多可怜啊!只要经过一个星期的嬉戏玩耍,你是会感到无聊和厌倦的,到后来,你一定会恳求着回学校。”是啊,书本就是我们的武器,班级就是我们的分队,整个世界就是战场,而人类文明就是胜利。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我更加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而读书就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做临阵退缩的逃兵。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够使人增长知识,使人开阔眼界,使人陶冶性情。读书让我着迷,我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来吧!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吧。

【详解】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这真的让我着迷”,要求写成一篇记叙文。

审题:“这”意味着某种特殊的东西或者经历,蕴含着某种特定的痴迷的情绪,因此,本次作文的写作对象必须是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真的”是“非常”、“实在”“特别”的意思,是一种饱满的喷薄的情绪,是一种急需宣泄而出的感情。“我”限定了写作对象,是写自己的经历或感受。“着迷”是指难以舍弃的爱,那必须是美的、善的、打动人心的内容。

立意:题目提供的写作范围比较开放,“这”可以具体为某个物件,比如说一本名著、一种美食、一处旅游胜地等;也可以理解为一段特殊的经历,比如学习小提琴,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等;还可以将其抽象为某种志向、情趣,比如阅读;也可以概括为宏大的叙事,比如自然、生命,抒写对大千世界、美好生命力的赞扬与渴望。

选材:这个题目学生都有话可说,但是区分度很高。注意综合把握题目中关键词语的语意轻重。“真的”、“着迷”有程度很重的意思,这需要一定的渲染能力。另外尽量写出新意,写出深意。文体要求是记叙文。

图片
上海初中语文
图片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