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一部“史诗级”书法,字字都是教科书,...

 阿持hq35qamr0y 2021-12-06
唐代一部“史诗级”书法,字字都是教科书,稳居书法界“头把交椅”!

有过书法史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著名的“天下十大行书”,而其中排名第一的乃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而这“天下十大行书”的排名究竟是何人所评,我们不得而知,其排名的依据是什么,我们也无从考证,于是乎很多人就理固宜然的认为是水平高低的排名。
其实从书法学习的意义上而言,王羲之的《兰亭序》因为已经没有了真迹传世,所以其学习的价值并没有后面的“九大行书”更大,又因为“钩摹本”的《兰亭序》真伪存在着诸多的争议,所以初学者不宜学习《兰亭序》,当你建立了足够高的眼界之后,才能从中“则其善者而学之”。
在唐代书法史上有这样的一件“史诗级”书法巨作,此作已经流传了1300多年,至今依旧是影响当代专业书法书法人的一件重要法帖,此作之所以称之为“史诗级”,是因为制成的时间之长、工序之复杂、涉及人员之多、主持者地位之高、以及其字法之精,对于后世书坛的影响力之大,都莫有能及者。
此作便是《集王圣教序》。
《集王圣教序》是唐太宗为了表彰当年玄奘的“西天取经”的功绩而写得一篇文章,此碑最早是由《弘文馆》的“馆主”褚遂良所写,又立于长安城的大雁塔,所以又称之为《雁塔圣教序》,因为此作的碑额之作有七尊佛像,还有一个别称为《七佛圣教序》。
在公元647年的时候,太宗皇帝敕令弘福寺的书法大家怀仁和尚,利用内府当中的3000多件王羲之真迹,对此碑进行集字。
这一浩大的集字工程,足足耗时25年,一直到公元672年才刻制完毕,参与的人物是当代唐代的顶尖书法家40余人,此碑足足有1900余字,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反复的校对与思量,充分照顾到了字法的变化与行气的处理,虽然字与字之间并不相连,但是在气息上却能够贯通一致,这25年唐代40多位顶级书法家的心血,终于汇集成了这件《集王圣教序》。
后世所有成名的书法家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此帖的影响,这件《集王圣教序》当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教科书级别的范字,并且风格平和中正,后世学习者能够从这探索出无穷的精微变化,可以说是“万帖之源”。远比《兰亭序》的地位和价值要大。
而《集王圣教序》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墨迹本,刻本对于后世探求原迹的笔法真相多有不便。而元代的赵子昂作为“二王”笔法衣钵的重要传人,他临摹的墨迹本《集王圣教序》就成为了后世探求圣教序笔法真相的重要依归。
将原刻本与赵子昂的临本放到一起临摹,你能够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而今,我们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件赵子昂临《集王圣教序》原作进行了超高清宣纸1:1复原,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连墨色的变化与细微的笔触都纤毫毕现。
欲购此赵子昂《临集王圣教序》,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