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前进:停 电

 思与远方1 2021-12-0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停   电
前些时候,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觉得苦不堪言的居民开始怨声四起。幸好,中央获悉后高度重视此等事关重大的民生问题,居民用电也供应如常。相比之下,笔者当年所经历的突然性、经常性、长期性停电有过之而无不及。忆苦思甜,饮水思源,感念党恩!在物质充裕、极少停电的当今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党的领导下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呢?——题记 
 

马前进 

 
小时候,村里经常停电,不是隔三差五那种,而是一停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连数月那种。对于家常便饭似的停电,久而久之,我们渐渐地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但是内心仍然强烈渴望有电。

为什么单单我们村经常停电呢?我开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听过大人们解释,加上自己独立思考,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个中原委。原来,我们村地处一个孤岛之上,虽然行政上隶属的是一个镇,可是供电的是另一个镇。另一个镇想:你们村又不是隶属我们镇的,在电力紧张只能优先保证我们镇用电的情况下,就没办法保证你们村的供电了。

没电的日子,昏暗的煤油灯陪我度过了小学的无数个夜晚。夜幕降临后,四周一片黑暗,这时煤油灯被点燃。吃过晚饭后,父亲去洗碗,母亲去忙其它家务,我在煤油灯下做家庭作业。如果家庭作业不是太多的话,一般晚上七八点左右即可完成。如果家庭作业太多的话,我一般是先写一部分,然后去睡觉,同时叮嘱母亲来电后及时叫醒我继续做家庭作业。如果晚上突然来电的话,大多是晚上十点钟左右。那时我已经睡过一觉了,被母亲突然叫醒,睡眼惺忪的我好一会儿才能缓过神来,然后继续完成先前未完成的家庭作业。

电代表着光明,没有人比久处黑暗中的我们更渴望电。对于多数人而言,来电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观看电视剧。那个年代最大的娱乐就是观看电视剧,香港的、台湾的、新加坡的,都深受欢迎。整个村里电视机寥寥可数,而且都是黑白的;由于信号不好,电视机播放起来屏幕上满是雪花,声音也是嘈杂得几乎听不见人声。当然,说不上欣赏,充其量只是观看而已。有时候,电视剧放到一半的时候,人们正看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突然停电了。突如其来的停电让人猝不及防,立刻导致满堂响起愤怒的唏嘘声。有人待在原地在黑暗中继续等待来电,有人陆续离开摸黑回家,更有人旁若无人、肆无忌惮地在大庭广众之下破口大骂。这下,村里管电的电工可就遭殃了,因为人们骂得最多的就是这个电工。尽管“冤有头、债有主”,停电不是这个电工的错,而是镇供电所的错,但是人们只顾着发泄不满的情绪,哪里还管得着那么多?

可以想象,如果电来了,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情。如同停电是突然的一样,来电也是突然的。“电来了,电来了,电来了!”满村的小伙伴们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的欢呼叫喊声此起彼伏、声震瓦屋、响彻云霄,狗狗们也不失时机地凑热闹似地汪汪狂吠起来,村里也重现万家灯火的久违场面。直到大人们再次打开电视机继续观看被停电所中断的电视剧,这种欢呼叫喊声才渐渐平息下来。如果幸运的话,还能观看一部分剧情,这已经谢天谢地、实属不易了。更多的时候,只能听听片尾曲或者遭遇无聊夸张的广告。由于经常停电,很难完整地观看一部连续剧。至于那些漏掉的电视剧情节,要么请看过的小伙伴讲讲,要么自己开动脑筋去想象。


有时候,电左等右等就是不来,人们就到家有电瓶的那户人家那里去看电视。场面蔚为壮观,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边,姿态各异: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甚至骑在树上的,就像看电影一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这户人家是打鱼的,所以家里有电瓶。也有个别时候,少数人会到停泊在江中的船上去看电视,素不相识的外地船主会热情接待,毫不见外。这些船大多是在江中淘金的或者挖沙的,是以备有电瓶。

那么多电视剧没有看过或没有看完整,当时觉得非常惋惜,心想这辈子补不上了。何曾想,多年以后,我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将这些错过的电视剧基本上重新看了一遍,而且是彩色、无广告的。这都多亏了日新月异地发展的信息技术。

还好,小学时代的停电没有为我的学习带来多大不利影响。有道是“天助自助者”,小学毕业那年,勤奋自强、不甘人后的我成为全年级五十个同学中多数不多的考上镇一中的四人之一,引来不少的羡慕目光。

上初中后,学校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停电的事情。但是,偶尔发生的几次停电足以让原本正在兴致盎然地上晚自习的我们无所适从、兴味索然。为了保证教学、以防万一,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痛下决心,集全校之力,修了一座自备柴油发电机站。开工之后,班主任经常带领我们去帮忙干活,大家兴高采烈、干劲十足、有说有笑,忙得不亦乐乎。当年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没齿难忘。每当学校停电之时,自备柴油发电机开始启动发电供电,每个教室不约而同地再次同时明亮起来,宛如白昼,驱散短暂的黑暗,照亮学习的道路。虽然发电机的马达发出巨大的震耳欲聋般的轰鸣声,但是它丝毫影响不到我们的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心远地自偏”吧。如今,事隔多年,柴油发电机是否还在发挥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可能是国家经济发展了,电力供应充足了,村里的停电现象在又持续了三四年后,终于宣告结束成为历史了。伴随着电力供应的正常,乡亲们家里的诸如电扇、电饭锅、电水壶、录音机、日光灯等家用电器也日渐多了起来,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更有盼头、更有奔头、更有活头了。那时,我已经上高中了。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频繁停电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历经黑暗,心中绝无阴暗;因为渴望光明,心中只有阳明。外界的电可以停,但是心中的阳明不能停——一时一刻也不能。

(摘自朔方布衣《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end

作者简介

前进,马前进,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逻辑学会会员,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理事,业余文学爱好者和党史研究者。热爱生活、艺术、自然,崇尚勤学、善思、力行。

end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