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药用价值非常高,《本草纲目》里更是将其称为“仙蟾”,可见对它的评价有多高。 不过也正因为蛤蚧药用价值高,价格一度大幅度上涨,刺激了人们的捕猎行为,所以蛤蚧已经陷入枯竭的境地,国家已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虽然民间也有人工养殖,但也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在药方里很少能看到这味药了。 蛤蚧是一种动物药蛤蚧首载于《雷公炮炙论》,是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主产于广西,云南及广东等地,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用时除去头足及鳞片,切成小块,黄酒浸润后烘干用。 蛤蚧的炮制方法《雷公炮制论》里有蛤蚧其毒在眼,其效在尾之说,所以临床上用药一般都将头去掉,另外古书里还记载蛤蚧的炮制方法有酒浸焙法,酥炙,醋炙,炙香,蜜炙,青盐酒炙等,现代主要还沿用的方法有酒炙,油酥制两种,而现版药典则收载蛤蚧和酒蛤蚧。 蛤蚧是取原药材除去竹片,洗净,除去头,足,鳞片,切成小片,干燥,蛤蚧生品以补肺益肾,纳气定喘见长,常用于肺虚咳嗽或肾虚作喘。 酒蛤蚧是取蛤蚧块,用黄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烘干或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或置钢丝筛上,用文火烤热,喷适量黄酒,再置火上酥炙,如此反复多次,至松脆为度,放凉。酒蛤蚧质酥易碎,又能矫臭矫味,可增强补肾壮阳作用,多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损的阳痿,如与人参,五味子,核桃仁共研末为丸,治肾虚阳痿,五更泄泻,小便频数。 蛤蚧有什么功效?蛤蚧咸平,是血肉有情之品,平而偏温,温养肺肾,咸以益精血,入肺,补肺气,定喘咳,尤其适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久咳虚喘等症,亦可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阳痿,遗精。 蛤蚧能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肺与呼吸功能息息相关,肺部出现病变,则会直接影响机体的呼吸功能,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畅,咳嗽,胸闷,气短,喘息,痰多等情况。《本草纲目》中提到:“蛤蚧,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蛤蚧入肺经,对肺部有很好的作用,既能补肺,又能益肾,有很好的纳气定喘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肾两虚,肾不纳气引起的虚喘劳嗽,常与人参,贝母,苦杏仁等药物配伍,如人参蛤蚧散。 蛤蚧能助阳益精《本草备要》中提到:“蛤蚧,补肺润肾,益精助阳,”的确,蛤蚧具有益精助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阳痿,遗精等症,常与补肾壮阳,益精血的药物如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等配伍,如养真丹。 蛤蚧的使用注意蛤蚧属于补虚药中的补阳药,而青少年自身阳气旺盛,所以不适合食用,否则容易导致火气上升,影响身体发育;另外蛤蚧是有一定毒性的,而孕妇的体质较为敏感,食用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所以也应禁用。 以上就是小杨关于蛤蚧的介绍了,觉得还不错的话,不妨给我点个赞,谢谢,关注小杨,带你了解更多中药材知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