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莲花再生缘 2021-12-06
第十九节  赋比兴及其用法
赋比兴及其兼用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写诗方法。什么是赋?赋就是铺陈直叙直抒胸臆,不用拐弯抹角。例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此诗極言诗中人物的劳苦忧伤之情。又如: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晀:《鼓吹曲辞・入朝曲》
此诗为藩王入朝时作,着重刻画京城胜状,目睹“朱楼”、“飞甍”、“驰道”、“御沟”、“华辆”;耳闻“凝笳”、“叠鼓”,尽收皇家气象,诗境宏伟。这是一首用赋法铺陈直叙的成功之作。又如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全诗用赋法开头,又以赋法收尾。中间两联写景,写物全用白描,无绮艳纤丽之痕迹,实属难能可贵。整首诗以赋法创作。
再如: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其二》
富家豪族子弟“银鞍白马”外出嬉游,何等的春风得意!几乎到处游遍了,又笑入胡姬酒肆中去寻欢作乐。作者以白描手法直论其事,用赋法写此诗。
    什么叫比?比是用打比方来说明事理,也就是常说的“比喻”、“比拟”。兹举例如下: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唯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喧骄。.
描写一个流浪者以鸿雁哀鸣自比。明事理的人听到我的歌声,知我出于幸劳,不知者谓我闲暇而喧嚣。
又如: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渡湘江》
这首诗是杜审言因与张易之、张昌宗交往,被流放峰州今福建永定途中所作。极言往日整天园林宴游之乐,而今天渡江徒有路旁花鸟陪我
到边远地方,今昔对比,不胜悲哀,愁绪万千。接着诉说特别可怜的是,在京都的我,被南逐到荒蛮之地,还比不上湘江水可以自由向北流去。作者采用比法抒发感情,突出了本体迟日园林、京国人和喻体今春花鸟、湘江水二者特征,使作品具备了艺术感染力。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杜甫:《琴台》
“茂陵”地处长安近郊,与长陵、安陵、阳陵、平陵合称“五陵”,是晚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居住之地:“琴台”指他们俩在临卭当垆卖酒之地。杜甫辗转成都时,曾游览琴台旧址,有感而赋此五律一首。诗的篇首就将茂陵代指司马相如,晚年多病的他,对卓文君始终怀着至死不渝的深爱。司马相如是家徒四壁的穷书生,卓文君则是富豪卓王孙之女,两人一经爱情火花的碰撞,便冲破层层压力,用当垆卖酒的艰辛生活来反抗,讥讽世俗偏见。颔联的明喻是极具张扬的。颈联用自由芬芳的“野花”来比喻卓文君脸脥两边的小酒窝;再用随风摇曳,不断滋生的“蔓草”来比喻她穿的罗裙。作者在尾联以很大的同情与热情讴歌了这一对坚强夫妻的凤求凰精神,同时也慨叹这世上表现得如此执着的爱情已经“寥寥不复闻”了。本诗用比的手法抒写了对爱情的理解,具有一种当时社会没有的独到之见。
又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此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作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命。东船西航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琵行》
以上是白居易《琵琶行》选段。作者运用比喻,把艺人弹奏琵琶的“大弦”和“小弦”作为“本体”,然后将“急雨”、“私语”、“嘱嘱”、“切切”、“大珠”、“小珠”、“莺语”、“幽咽”、“冰泉”、“幽愁”、“暗恨”、“银瓶”、“铁骑”、“刀枪”等作为“喻体”,调动这些模棱两可既具体又抽象的文学语言来为“本体”服务。这就是“比”的诗法,“比”的艺术魅力。
    什么叫兴?兴即是借别的事物开个头,然后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兹举例如下。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睢》
先描写河洲上一对关关鸣叫的睢鸠,逗出一个窈窕淑女,是君子最佳的配偶的诗句。又如:
城上威风冷,江中水气寒。我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骆宾王:《在军登城楼》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曾为徐敬业写过讨伐武则天的著名檄文《为徐敬业讨武盟檄。诗人骆宾王率军登上城楼,凭借所见情景“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起兴,继而豪情满怀地抒发了何日能够我戎衣定天下,载歌载舞胜利进入长安的政治抱负。又如: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树,长庆二年春。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
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822春,途经勤政楼西,立马目睹临风的半朽老柳树而起兴,鉴于这株老柳种植于开元盛世,树龄已达百年,而今河朔祸乱,朝政不振,国事日蹙,自己又无能为力,如何不深深感慨!“开元一株树,长庆二年春”饱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这首五言绝句虽只有两联,却是两联皆对仗,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失为佳作。再如:
竹席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的咏史诗。开头以“竹席烟销”秦始皇用来焚书的大坑烟灰散尽后四字起兴,点明了秦朝的“帝业虚”。接着指出“祖龙居”秦朝威阳虽有函谷关和黄河的天险,然而却是“空锁”的,无法阻挡反秦起义军的猛烈进攻。秦始皇原来视“儒生”与“书籍”为心腹大患,想不到“坑灰未冷山东乱”,两支反秦主力军的统帅刘邦和项羽都不是读书人,这是始料不及的。作者章碣是唐信宗乾符年间进士,他用“兴”的诗法写这首七绝,咏物抒情,立意新颖,寓有辛辣的讽刺,确是一首好诗。
    采用赋、比、兴是写诗的主要方法,但有时诗人在创作中采取兼用法,可以是赋而比法、赋而兴法、比而兴法、兴而比法、赋而兴又比法等。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这首诗开头,用西陆蝉声来起兴,然后以蝉声引出客思。然后咏物寄慨,用赋的方法,直抒胸臆,颈联则用“露重”“风多“将寒蝉与被拘的自我水乳交融,来比喻所处环境的艰难,尾联以情结尾,说寒蝉高处饮清露,同我心,何处诉?谁人信?比赋兼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