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保胆手术的命名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两个核心点:一是保胆,即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强调保留人体器官功能的理念;二是内镜,这里的“内镜”特指胆道镜,而不是腹腔镜或其他内镜,强调胆道镜直视下操作。最新的内镜保胆手术指南 (2021版)将这种手术重新命名为“内镜保胆手术”。随着内镜保胆手术的不断发展,该手术逐渐推向国际,自“2018 共识”开始,将英文命名统一为Choledochoscopic Gallbladder-Preserving Surgery,缩写为CGPS。 适应证 患者有保胆意愿,并充分了解结石和息肉再发等风险,理解术中需要二次评估胆囊情况,决定保留或切除胆囊,符合下列适应证,可行CGPS。 胆囊结石伴或不伴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或不伴临床症状,胆囊形态正常,不伴或伴有轻微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厚≤5 mm。手术治疗有典型胆道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对于无保胆禁忌者,可行CGPS。 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可术前或术中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再行CGPC,或行CGPC+胆总管探查术。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者,可行CGPC+胆总管探查术,或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胆道镜取出肝内胆管结石再行CGPC。需行肝部分切除者,若能保持胆囊的血运及对肝脏的附着,仍可考虑行CGPC。 胆囊息肉: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息肉样病变、长径>5 mm,或合并胆囊结石、不伴或伴有轻微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厚≤5 mm、无恶性征象者。 胆囊结石(息肉)合并局限型胆囊腺肌症:胆囊结石(息肉)合并局限型胆囊腺肌症,局部切除腺肌症病变后胆囊长径大于5 cm。 ” 禁忌证 下列情况不建议保留胆囊:①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化脓、穿孔和坏疽,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②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均匀增厚大于5 mm,或胆囊壁薄厚不均;③胆囊壁纤维化,瓷化胆囊;④胆囊萎缩,术中证实胆囊腔消失,或容积过小;⑤胆囊管梗阻,术中无法解除;⑥弥漫型胆囊腺肌症;⑦节段型胆囊腺肌症,隔孔小于5 mm,并且近端胆囊腔过小或远端胆囊壁增厚大于5 mm;⑧弥漫性罗-阿窦结石;⑨胆囊恶性肿瘤;⑩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所见可疑胆囊恶性肿瘤;⑪胆囊息肉或胆囊占位性病变术中冰冻提示胆囊恶性肿瘤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不能确定为良性病变;⑫术中冰冻病理为良性病变,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需二期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
|
来自: 将臣gfl0l09u7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