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是宁波和余姚风景最为旖旎的地方之一,一年四季风光各不相同,山区中隐藏着许多古村。其中有一个古村,因为村中到处都是柿树而闻名,被称为柿林村。柿林村周边的山水据说都是红的,被称为丹山赤水。丹山赤水以前是收费景点,现在大部分改为免费开放,仅在峡谷之上修建了一条玻璃天桥,收费80元。丹山赤水有一部分开放景区被人另起了一个名字——丹湫谷。 和丹山赤水和丹湫谷相比,柿林村的风光丝毫不落下风。因为柿林村是一个历史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四周的风景也很优美,丹山赤水和丹湫谷只是柿林村的一部分。 柿林村坐落于余姚四明山腹地,美丽的四明山盘山公路即三三省道旁有一条支线延伸到这里。所以柿林村独成一体,像一个隐蔽的世外桃源。当然,这个世外桃源现在成了热门旅游地,一年四季游人如织。 柿林村盛产柿子,金秋十月满村吊红,美不胜收,“柿林村”也因村子里到处是柿林树而得名。大家都知道柿林村是一个历史古村落,村中历史极为悠久,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柿林”这个名字仅叫了不足60年。 柿林村的村民都姓沈,是单一的沈姓血缘村落。据历史记载,柿林村的沈氏是周文王第十子冉季的后裔。周文王的儿子应该姓姬,为什么又姓沈呢?原来冉季受封于沈,改为沈姓,他的儿孙后来全部改为沈姓。 元末明初冉季的一族子孙沈太隆迁到这里定居。因为这里两座高耸的山岭对峙,故称为峙岭。峙岭这个名字传承了几百年,中间因为出过几个秀才,清朝末年被当时的余姚县令更名为士林。峙岭村一直有种柿树的习惯,到了秋天满村火红,成为一处独特的风景。1964年,人们利用峙岭的谐音,加上村中柿树众多,干脆改名为“柿林”。 柿林村中有一口古井,呈半月形,被称为同心古井。这口古井是村中始祖沈太隆公当年开山建村时亲自开凿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宁波市十大名泉之首。这口井现在依然泉水旺盛面清澈,是当地村民们的生活用水。 柿林村的房子大多也是用石块筑成,极为特色。如果要搞一个宁波石头村排行榜,柿林村是绝对会榜上有名的,只是这里的柿子太出名,加上周边风景太优美,人们忽略了这些石头房子。石头房子之间相距很近,形成逼仄的胡同,胡同里都是鹅卵石铺成的石头路。走在这些胡同里,犹如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古朴间散发着一股诗意。 按道理讲,这样集风光、人文与特色于一体的古村,如果好好打造,会成为一处让人羡慕的“世外桃源”,可是在村子的街巷间,看到的无处不见的饭店和小卖摊。 整个柿林村,也就一个狭小的山岙,被印上宣传画、叫得上名字的饭店居然有37个,临时增加的更是数不胜数。也许是因为饭店太多,竞争力太大,村子里的街巷间随时可以看到揽客的村民。 村外的景观道旁也新修了一个梦溪草堂,旁边建了一个大排档式的“农家乐”。这里桌椅摆放整齐,白天没有顾客,可在这里可以观看对面的山景和村中的柿林,是一处很好的休闲地。就在这处农家乐的周边路边,也有三四家卖当地特色小吃的村民。 走在村子里,感觉整个柿林村的村民们全体出动,都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售卖柿饼、红薯干等当地特色小吃。好几次我都想问他们,守在这里一天能挣多少钱。柿林村是一处很美丽的古村落,可是总感觉这个村子现在被玩坏了,商业味道太浓,而没有去用心打造村子的内涵。 旅游小贴士: 1.门票信息:免费 2.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 3.自驾导航:用导航软件搜索余姚“柿林村”,按照导航的指引前往即可。 4.公共交通:余姚北站/余姚站——乘坐102路公交车——汽车南站——转乘513路公交车——在蜻蜓岗站下车,转乘629路,在“柿林”站下车即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