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最后为什么两个和尚要向唐僧他们收贿赂才肯把真经给他们?

 大肚能容海阔 2021-12-06

《西游记》中阿难迦叶收取唐僧人事,证悟的如来还为其辩解,众多读者认为此处乃是败笔。但却没注意,如来一句:”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这句话其实充满了玄机,如果领悟这个玄机,或者你的人生道路将事半功倍!那么这件小事隐藏着啥玄机呢?

公元1582年,吴承恩在贫病交加中病逝,病逝前他呕心沥血地完成了中华文学巨著《西游记》,在其去世十年后,明万历二十年,《西游记》第一版面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数百年来,西游记被民间不断的传抄,根据现在的记载,终明一代,西游记的刊本多达六本,清朝又增加了七本,现在经过整理,其中已经失传的版本就多达十三种,可见西游记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

西游记为何会受到大众的欢迎,连绵数百年而没有断绝,反而在古代的曾经流行的典籍,却散失或者失传,有些更成为了孤本。个人看来,其原因是西游记可谓包罗万象,吴承恩用充满想象力的构思,展现了一个中国神话的释道儒世界,

这个世界,借唐僧取经的经历,融入了三家的思想精髓,由于故事情节曲折,想象力丰富,在看似简单的取经故事中,每段情节都穿插了各种的隐喻,而这些隐喻对应的许多都是人生道理,所以一直以来被人们钟爱。

整部西游记合计为百回,可以说大部分的情节都为世人朗朗称道,但一直以来其中的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中,里面则有一个小细节,让西游记的结局处理上,看似出现了瑕疵。导致后世对这一段情节,褒贬不一。

这段就是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在唐僧师徒度过了凌云渡后,攀登灵山参拜了如来,和唐僧师徒一番寒暄后,告诉唐僧师徒,我有三藏经典,分别为法一藏,内容为天;有论一藏,内容为第;有经一藏,内容主要对应冥界,这三部经典,合计起来,共计有三十五部之多,大约有15144卷。

如来还特意交代,这些经典可都是宝贝,是修真的便捷途经,能为世间万物打开一道正善之门,而且堪称是一部四大部洲头条百科,内容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世间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载。

本来如来是考虑,将经典全都给唐僧带回去,但话风一转,却告诉了唐僧,由于经典内容过多,里面内容太过庞大了,一些记载是许多世人看不懂的,或者是南瞻部洲的人们接受不了的,所以不能全都给唐僧,

怕的就是人们看了这些内容,不相信不懂其中的奥旨,做出了毁谤真言的行为,不过如来也是考虑到唐僧远道而来,就让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给唐僧师徒在三藏经卷中各取几卷给他们带回去,说完就让人给安排唐僧师徒接风洗尘,安排一顿上好的斋宴,斋宴结束后取经。

唐僧师徒那个是高兴啊,本来情节到了这里,应该就是很顺利地拿到经书回东土大唐,功德圆满完成任务。吃完斋宴后的师徒四人,进入到藏经宝阁,看见里面可是霞光瑞气,彩云缭绕,阵阵仙气环绕。

藏经阁里面的经书中,上面都贴面了红签,还用楷书写着经卷名称,看到这里唐僧是非常激动的,毕竟辛苦呢那么多年,终于是完成了夙愿。可吴承恩却在这里话风一转,与刚刚参拜完如来庄重气氛不同的是,如来两肋的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

忽然冒出了一句话,'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这句话应该也不用我再做任何解释了,三岁的小孩子都懂,可这句话却让唐僧震惊不已,同时也激怒了孙悟空,沙僧和八戒也耐着性子,赶紧上前劝阻了两人。

这两位都接近成佛的人,本来应该是波澜不惊,万物皆空的境界,为何还会有如此表现呢?其原因是如果这句话,是唐僧师徒在民间听到,倒是也没啥反应,可当时他们是在灵山,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忽然听到这样的话,而且还是阿难和迦叶尊者口中说出,如此俗套的话语,怎么不会让他们大为吃惊呢!

阿难和迦叶见唐僧毫无准备,并且还说,弟子一路走来,不知道规矩,没准备的话,阿难和迦叶就说了一句名言,'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意思说得很俗也很直白,

这句话一说,立刻就激怒了孙悟空,甚至还差点要出手,幸好是沙僧和八戒劝住,唐僧各种的说情,阿难和迦叶见他们好像真不懂礼数,又怕真的激怒了孙大圣,才给了他们一些经卷带走,可第一次取经的师徒四人也是小白,

不懂里面的道道,也没检查经典有啥问题,视如珍宝的把经典装入了箱子,一路告谢打算回到东土。他们没想到阿难和迦叶,竟然给他们的是无字的真经,虽然在后世评说来看,这才是释门无上之宝,但是却不适合唐僧师徒带回去东土。因为无字真经要参悟难度,如果不是有极深慧根的人,根本不懂其中的道理,

而它正是禅宗不立文字,心心相传的寓意之一,而唯一秒懂得如来为何拈花微笑的便是迦叶尊者,可见其实阿难和迦叶是传了释门无上真经给了师徒,但唐僧师徒当时不懂这个道理,后来被燃灯佛祖点拨,发现传下来的是一本无字真经后,便是要回去讨个说法。

回去后,没想到众人都在门口笑着等他们,还笑着问:'回来换经了?'孙悟空这次就理直气壮地问如来,我们师徒们千辛万苦,来完成你吩咐的传经任务,竟然在这里还碰上了阿傩、伽叶要人事,我们拿这些无字经书回去有啥用!

佛祖笑着说,你也不要在这里大声嚷嚷,你们的事我都知道了,但是,我还是告诉你们一句话,“”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并且还解释了一番话,说一些比丘下山,给一位赵长者诵经,赵长者供养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如来还说收得少了,这教以后的佛子佛孙怎么过日子?

就是因为他们四人是空手而来,所以阿难和迦叶,才给了他们白本。白本就是无字真经,本来是无上的典籍,可惜因很多人都是不懂,感叹以后,还是让阿傩和伽叶两位尊者,把无字的真经,换成了有字的给他们带回去。

对于如来的解释,师徒四人无话可说,唐僧也是秒懂了,所以在后来到了藏经阁,阿难迦叶不说话,唐僧是主动的拿出了唐王李世民给的紫金钵,并且还说回去面奏唐王,让他带上更多的厚礼回来感谢。

阿难接了这紫金钵,左看右看,又是敲了几下,才微微而笑抱着,而在周边看着这事的尊者,力士等,都纷纷笑着对阿难说:'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此后唐僧师徒取经才告一段落。

虽然这段读者仅仅有了数百字去描写,却活生生地勾画出了一个很大的落差,就是在端庄高雅的灵山之中,唐僧师徒依然发现不能免俗,而这段的描写,许多读者认为是西游记的一个败笔,或者是西游记的一个瑕疵,因为这样一来,为佛祖的缥缈庄严的灵山带进了一丝的俗气,同时也让灵山的给人心目中的庄严感,一下子降了很多。

那么为何吴承恩会这样写呢?难道是有人狗尾续貂,还是被人篡改了结局。

按现在各版本去对比,当时吴承恩就是这样写的,因为吴承恩在写完西游记后才去世,并且一直对西游记进行过修改,可见西游记不可能出现红楼梦一样,最终的结局是有他人续写的情况,所以这段描写,是吴承恩故意如此,

那么吴承恩为何不直接让阿难和迦叶带着有字真经回东土,非要在藏经阁来怎么一出呢?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吴承恩写此段落,寓意非常深刻,如果能够领悟,可能会对你的人生会有事倍功半的作用。

第一:借着这段描写,其实吴承恩是引出了禅宗不立文字,心心相印的无上传承,也带出了白本,也就是无字真经,说寓意的理解契合,传授的方便法门。而无字真经其后面所意义的则就是虚空,不执着于文字,更应寻找本性,因为文字和文理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时代在不断地变迁,所描述的一些事宜也不适合时代的变化,那么就必须不执著于文字,重要领悟的其说的道理。而吴承恩用此也代表,很可惜世人懂这个道理的人太少,所以有文字的经书更适合。而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对知识要灵活使用,不懂灵活使用知识,还不如古代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二: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期望值真的不要过高,要用平常心对待,灵山对于唐僧来说是圣地,所以唐僧对这里感觉很美好,甚至在白雄尊者提点他们夺走经书时,散落一地时,他还说了一句,徒弟啊,在这里,怎么还有这等事!可见他把灵山想得很美好,

所以他面对阿难迦叶的问题,就非常的被动,因为他根本没想到,来到这里还会有这样一出,由于毫无准备,空手而来,所以才得了白本,而这也是定下的规矩,但唐僧在人间在这方面,却是懂的把握分寸,

主要还是唐僧过于激动,没有平常心对待灵山,同时也把事情想得过于美好,欠缺思考有关系,而这些都是我们在人生中,经常面对或者碰到的情况,而吴承恩是告诫世人,一切都要用平常心对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千万不要把事情想到太完美,把对方想得太完美,因为世上本无完美的事情,美好的寄托可以想象,但是现实必须要面对和思考,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中做事越来越顺,要不就和唐僧师徒一样,还得折返一趟。

第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付出哪里会有收获,

通过阿难和迦叶向唐僧要人事,吴承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李耳在道德经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活在世间,就必须要吃喝拉撒,要生存就必须要想办法养活自己,所以每个人为了生存都要付出,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是自然界不变的道理,

2000多年前,孔子在传授自己的学识时,向弟子要求一些肉食和财物,这也是为了生计考虑的,因为即便是圣人他依然还是人,需要在世间生存,同样的道理,在释门也一样,如来有如此众多的弟子和传人,这些都需要维持基本的生活,只有他们维持了基本生活,才能够把佛法传承延续下去,所以阿难才有如此感叹,'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吴承恩更通过此事告诉我们更深奥的道理,与人相处要懂得分寸和世间的法则,该给的还是要给,该还的还是要还,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而对你好的人你更加要懂得回报和珍惜。唯有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朋友越来越多,做事情也越来越顺利,

小结:

个人看来,吴承恩写这一段,不但不是败笔,还是西游记最精彩的地方,他从一个小细节处告诉了人世的真理,借事寓意,通过人情世故告诉我们,平常心是道,同时也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千万不要就幻想回报,只有踏踏实实的干,把人事圆满了,人生路才会越来越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