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规范商品的注册申请简析

 朝九晚九 2021-12-06

(本文2076字,阅读约需6分钟)


导读:

非规范商品可进行申报,但应注意分类申报,且应对申报的商品和服务项目进行准确表述。涉及非规范商品的商标驳回复审案件,重点关注该非规范商品应归属的类别/群组,通过争辩商品不类似进而获权。

//

一、非规范商品的定义

《商标法》第二十二条提到,“商标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提出注册申请”,据此,通常我们在进行商标申请、选择商品类别/名称时所依据的都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下称:《区分表》)。但《区分表》沿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分类)的体系,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更新,受限于编纂时间、编者认知等因素,无疑是难以完整包含申请人所需的全部商品的。上述不为现行《区分表》所包含的商品,即非规范商品。

二、非规范商品的申报

非规范商品并非不可申报。在《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商品或者服务项目名称应当按照商品和服务分类表中的类别号、名称填写;商品或者服务项目名称未列入商品和服务分类表的,应当附送对该商品或者服务的说明。”

事实上,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带来的产品快速更新、新商品不断涌现,使得非规范商品作为现行《区分表》的补充,是十分必须且有益的。那么,非规范商品应如何进行申报呢?

第一,应符合提交申请时施行的《区分表》版本分类原则。首先,根据《区分表》类别标题、注释等,比照标准名称申报类别。以“基因筛查服务”为例,根据类别标题,第42类为“科学技术服务和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设计服务”,第44类为“医疗服务”;根据注释,第42类尤其包括“为医务目的所做的科学研究服务”,第44类尤其包括“与治疗病人(例如X光检查和取血样)有关的医学分析”。而基因筛查可以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医学治疗,因此“基因筛查(为科学研究目的)”应申报在第42类,“基因筛查(为医疗目的)”应申报在第44类。其次,比照标准名称无法分类的,则遵照商品/服务分类原则申报。以商品分类原则为例:商品为制成品,原则上按功能或用途进行分类;商品为多功能的组合制成品,应依据主要功能或用途进行分类;商品为原料、未加工品或半成品,原则上按其组成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商品按其组成的原材料分类时,如果是由几种不同原材料制成,原则上按其主要原材料进行分类;商品是构成其他产品的一部分,且该商品在正常情况下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则该商品原则上与其所构成的产品分在同一类;用于盛放商品的专用容器,原则上与该商品分在同一类。(详见中国商标网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项目申报指南)

第二,申报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名称应对商品和服务项目进行准确的表述,应避免使用含混不清、过于宽泛、不足以确定其所属类别或易产生误认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名称。例如申报“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概念并不明晰,一般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的商务活动,可能还包括物流配送等附带服务,因而“电子商务服务”过于宽泛,须进一步细化。

此外,申报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名称应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标点符号用法及社会公众语言习惯,应使用规范简体汉字表述,不得出现错别字及繁体字。申请人亦可在申报时附送对其所申报商品或服务项目的说明。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亦注意到了非规范商品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公布可接受商品服务项目名称的通知》,提到“我局对原公布的可接受商品服务项目名称进行了调整,今后每季度更新并对外公布”,现已更新到2021年第四季度,申请人可在中国商标网商标查询栏目和商标网上服务系统进行查询。

商标局会对申请人申报的商品名称进行审查,不规范的,发放补正通知书,要求申请人进行补正,在规定期限内补正并交回国知局的,保留申请日期;期满未补正的或者不按照要求进行补正的,将不予受理该申请。

三、指定使用于非规范商品上的商标申请驳回复审

指定使用于非规范商品上的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在复审时除争辩与在先商标不近似外,因非规范商品归属类别/群组有一定争辩空间,故而争辩其商品不类似亦是重点之一。

以第21417608号“金泉食品及图”商标驳回复审案为例,复审商品为归属于3009群组面条及米面制品的“面条;米粉;面条为主的预制食品”以及归属于3012群组食用淀粉及其制品的“马铃薯粉;地瓜粉;木薯粉”。引证商标3核定使用的“麦芽糊精”为非规范商品,是一种多糖类食品原料,其原料是含淀粉质的玉米、大米等。据此,国知局认定其与“面条;米粉;面条为主的预制食品”构成类似商品,与“马铃薯粉;地瓜粉;木薯粉”未构成类似商品。指定使用于非规范商品上的商标驳回复审可类比此案思路,通过对指定使用的非规范商品的原料、功能用途等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确与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类似,若最终认定不类似,则有较大可能复审成功。

综上,非规范商品的申报有其自身规则,且涉及非规范商品的驳回复审案件思路亦较其他案件有一定区别,申请人在处理上述事项时,应注意遵循上述规则及思路,提高案件成功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