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五堂极简生物课》

 放羊路上的彦绫 2021-12-0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慧:

好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实践着有计划地阅读一些我不曾接触过的书:当我选择好一本书后,根据它的总页数,然后每天读五十页到七十页,遇到好的观念,第一时间划线记录;有了新的想法,第一时间写了附在笔记里。

进入十二月后,我发现这个方法我应用得越来越熟练了,而且做的笔记和思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这本《五堂极简生物课》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读完的。

《五堂极简生物课》在我的手机里,最小字体正常排版是189页,于是我第一天和第二天每天读七十页,第三天就很轻松地读完,然后开启了下一本书。

每天两到三本书的交叉阅读,既不会让我陷入对新事物了解的困难之中,又调节了阅读的体验,还从交叉阅读中收获了不同书里的思想碰撞出来的灵感。

在我的理解中,这本《五堂极简生物课》的主要思想是研究生命到底是什么。

然而,作为生物学家的作者保罗·纳斯一直没有说清楚这个问题。事实上,无人能把这个问题以一种信服的理由给说清楚,无论从哲学层面还是从科学层面。

作为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无法弄清的事情,似乎作为普通人也就不需要去费这个时间来想了,但是我却觉得时时地想一想,还是比较有好处的。

我们来看看保罗·纳斯是怎样来思考这个问题的吧。

每一个章节的开头,保罗总会提到一只蝴蝶,因为正是这只蝴蝶引领着他走进了生物学研究的殿堂。

那时,保罗·纳斯才十二三岁:和我一样,它显然是活生生的:它能移动,能感知,能做出回应,似乎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我发现自己想搞明白:所谓“活着”究竟意味着什么?换言之,生命是什么?

很显然,如果我看到蝴蝶,我想到的只会是我能不能在它飞走之前,快速而悄悄地拿出手机来拍一张照片。

毫无疑问,这只蝴蝶肯定是活的,会飞的,因为我对死蝴蝶是不感兴趣的。

绝大多数人,看到蝴蝶都会有一种美好的感觉,最多引发我们赞叹:这蝴蝶好美,这花好漂亮。至于想到“生命是什么”这么远的问题,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一个人的想法和探索欲望,决定了他未来要走的路是什么。

正因为追求的不同,所以保罗因为蝴蝶成为了一个生物科学家,而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普通的大多数人。

我高中时期所学的生物,早就还给老师了,当然,我并不清楚他有没有收到我还回去的知识。不过,在这里《五堂极简生物课》里,我又熟悉了一遍细胞、DNA、RNA和蛋白质。

我能熟悉的也就仅仅只是这些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不感兴趣,我最感兴趣的是前面提到的保罗与蝴蝶的故事,还有就是保罗成为生物学家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保罗喜欢生物,可是他17岁时却因为外语基础考试连考了六次不及格,而没能进入大学。于是他去了一家啤酒厂的微生物实验室当技术员。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把自己假装成了一位正在进行科学实验的生物学家。在这一年里,一位好心的伯明翰大学教授说服了校方忽略保罗在外语学科上的不足,于是保罗在1967年开始攻读生物学学位。

你看,保罗·纳斯由于热爱,所以把普通的工作当成热爱的事业来说,于是他的成绩被人看见,进而被引入到正规的学习,最终实现也成为生物学家的梦想。

那么,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否借鉴一下,把我们每天的普通工作,当成是我们热爱的事情来做,投入应用的热情与学习,最终我们就会抓住从旁伸来的幸运之手,实现我们的梦想?

你知道最近我每天都在大量地学习,而这些学习也能得到很好的实践,在这个2021年结束之季,我会收获两个证书,完成我梦想的第一步。

其实在此之前,我也一直像保罗一样,一直想像着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也就是说从2022年开始,我将开始一个新的旅程,而这个旅程是我一直在脑海中不断练习过无数次的。

当然,梦想的实现,仅仅靠热情、学习是不够的,它还有计划,需要严格地按计划来进行。

好了,今天就和你分享到这里吧。祝好。

2021.12.6               9:0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