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蓝莲花慷慨赠新书,感激之时,赠书在期待中如期寄来。我兴奋的把邮包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部厚重的精装散文集。书的名字叫《素锦禅心》,作者属名梅屿堂;原来梅屿堂与蓝莲花是作者分别使用的笔名与网名。
蓝莲花是作者在新浪网用的网名。我们在老学士QQ群上相识,数语寒暄后,却原来是老乡。她是网络上的活跃者,创建有自己的博客圈子。网上遇到故乡人,其实也是大喜事。之后在新浪博客上相互加了关注,并加入了蓝莲花博客圈;老乡间的走动自然就多了。按发文的时序,读她的博文,对蓝莲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觉这是一个黑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如萧红一般的女作家。她在做救死扶伤的医生工作的业余时间里,奋笔写作,深情的书写人生感悟,阐发对人生、家庭、社会的认知,让人感觉她原来是个特别勤奋的人,是个特别勤于思考的人,是个有思想、“又红又专”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并非“走白专道路”的“陈腐”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358页的散文集,1645千字。典雅的装桢,匠心独具的书名,配之以仲春的黄花、悠悠轻舟的封面设计,让人感觉到了书的内涵和意境的弥远、深邃。书是作者心思的结晶,是作者献给社会的爱心和晓谕。一个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出这么大部头的作品,实在难能可贵;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算来我们是“望年交”,因为她与我的孩子都是“七○后”。作为一个过来人,真为她的成果感慨,也真心祝贺她“灿烂的思想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文学创作之果”
全书共分七个章节,依次是:第一辑“温润如玉”,共载入55篇文章;第二辑“红尘有爱”,共载入26篇文章;第三辑“寄情于山水”,共载入30篇文章;第四辑“云水禅心”,共载入31篇文章;第五辑“静水流深”,共载入15篇文章;第六辑“人生若只如初见”,共载入11篇文章;第七辑“一手宝剑一手红颜”,共载入43篇文章。
作者用清新秀丽的文字,细腻缜密的构思,满腔激情的抒写,洋洋洒洒的篇幅,叙说自己的生活真实感受,让人感到作者遵循源于生活、高原生活的写作理念,向文坛奉献了一部心之歌。
作品题材广泛,其中,以较大的篇幅抒写了作者晶莹的情感世界,用诗一样的文字,倾诉了对人生、对爱情、对事业、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从中可以让人感觉到作者异乡奋斗之艰辛,火热生活的火样热情,在拼搏进取中的百折不挠精神。作者独爱萧红,因为萧红是作者的老乡。她在《百年萧红》里,言简意赅的畅谈了萧红的奋斗的一生,引人深思。作者以历史的纬度,阐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女人之心来评价历史上伟大的女性,表现了女性独具特色的审美观点。她在评价孝庄太后的文章中说:“没有她,大清,很有可能如流星,过眼云烟,在历史中一闪而过。”“历史的车轮碾过,扬起了粒粒尘埃,透过层层迷雾,人们不会忘记,政治婚姻,被一个叫布木布泰的女人经营得有声有色。”
作者亦写游记,足见其已经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通过游记,能感受到作者象大海起伏、象群山奔跃、象百川东向一样的思绪和挥洒翰墨的娴熟技巧。作者谈《茶》,我以为她是现代茶博士;在“茶与禅”、“茶与诗歌”的论述里,她似乎又是两《赤壁赋》中与苏轼对坐纵谈古今禅缘的饮者。她写诗,在本书第七辑《一手宝剑,一手红颜》中,写下了大量的诗篇。有现代诗,有古体诗。诗言志,用诗为本书做结,更表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作者的写作态度严谨,这与她的医生职业或许有关吧。医生是个精益求精的职业,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粗心。作家同样也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的职业,因为作家是“医”人的思想的。医人重要,医人的思想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否则,当年鲁迅就不会放弃学医、而从事文学创作。
祝愿在异乡创业的蓝莲花在创作的道路上迅跑,为读者奉献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