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22日,共产国际发布了一项决议,决定解散共产国际,以便各国共产党根据本国情况独立处理问题。 得知这一消息后,蒋介石觉得机会来了:趁共产国际解散,打中共个措手不及。 蒋介石给胡宗南下了道秘令,要求他在6月底之前部署好部队,在7月9日当天,对延安地区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 幸运的是,这则绝密情报,被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情报人员熊向晖拿到,传递给了党中央。 毛主席和朱德一边发声质问国民党,一边积极进行防御动员,整个陕甘宁迅速进入紧张状态。 蒋介石和胡宗南一看事迹败露,只好暂时停止攻击。 与此同时,周恩来同志也正急匆匆地从重庆往延安赶。 周总理一行有一百多人,包括邓颖超、林彪,由于路况不好,再加上沿途国民党部队盘查地十分厉害,所以走得很慢。 7月9日,也就是蒋介石原定要发动突然袭击的那天,周总理和邓颖超、林彪先行乘坐火车到达西安。 此时,大家还不知道:在西安坐镇的胡宗南早已等候多时。 胡宗南 1周总理一行刚到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就收到一封邀请信:胡宗南举办了一场欢迎酒会,请周总理和邓颖超前往赴宴。 这摆明了是场鸿门宴。 胡宗南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明面上,他尊称周总理为老师,其实,私下早已打好了小算盘。 得知周恩来等人要路过西安之后,胡宗南提前采取了两项措施:
周恩来酒量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要想把他灌醉,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胡宗南嘱咐政治部主任王超凡:在黄埔六期以上的将级军官中选出来30人左右,让他们各自带上夫人参加酒会。 60多个人轮番敬酒,周恩来就算酒量再大,也扛不住。 胡宗南甚至连对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称呼都规定好了,对周恩来要称周先生,对邓颖超称周夫人,酒会上,不称蒋介石为委座,而称蒋委员长,对他自己则称胡宗南同志。 王超凡问:“对林彪怎么称呼?” 胡宗南回答道:“不请他。” 林彪之前从苏联疗养回延安时,路过西安,曾和胡宗南见过面,当时,林彪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比较低,胡宗南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其实,对于国民党的作风,只有周总理最清楚、研究得最透彻。 熊向晖潜伏到胡宗南身边之前,周总理曾给他提出三点指示,其中一条是:
熊向晖就是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在与胡宗南见面时,表现得“略傲”,这才引起了胡宗南的重视。 跟国民党打交道,非要有周总理这样的人不可。 酒会举办时间就定在7月10日下午。 2酒会当天,胡宗南派机要秘书熊向晖去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迎接周恩来,邓颖超身体不舒服,已经提前说好不去参加。(一旦周总理被扣留,就由邓颖超向中央报告,并出面交涉营救。) 周总理趁人不备,紧握了下熊向晖的手,熊向晖用英语低声提醒周总理:千万小心,提防被灌醉。 酒会地点定在小雁塔。 胡宗南早已在会场外等候,周总理一下车,胡宗南赶紧敬礼,陪着总理走进会场。 四周作陪的将官们立即起立,行注目礼,周总理向他们挥手致意后,在东侧中间的双人沙发上就坐,泰然自若地和胡宗南聊了起来。 胡宗南谈起了前些年和红军的交战,说自己差点被俘虏,“不过,我相信,周老师认识我,肯定不会把我杀头的。” 众人哈哈大笑,周总理也笑道:“红军是不杀俘虏的,何况是你这位老兄。” 接着,王超凡起身致欢迎辞,快结束的时候,他说:
王超凡这段话说得很有深意,既敬周总理酒,也抬高了蒋介石。 周总理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举起杯子微笑道:
周总理的话一说出口,全场都愣住了。 不管是胡宗南、王超凡还是其他作陪者,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周总理看了一圈,仍然微笑道:“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也不强人所难,这杯敬酒就免了吧。” 说完,总理放下酒杯,继续和胡宗南交谈。 第一拨敬酒,就这样被周总理挡了回去,紧接着,更大的考验来了。 3十几位容貌艳丽的女子举杯朝周总理走来,她们都是将官夫人,个个花枝招展,香风扑鼻。 其中一位对周总理说道:
十多个人,一人敬一杯,那怎么吃得消? 周总理满脸笑意,打趣道:“那你们说说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上来,我就跟谁干杯!” 周总理这一招一击致命,这些将官夫人,平日里只知道吃香喝辣、涂脂抹粉,怎么可能会知道黄埔精神是什么? 一时间,谁都说不上话来。 胡宗南赶紧过来打圆场:“今天咱们只叙友情,不谈政治。” 于是,周总理笑着对这些夫人们说:“那咱们就谈点别的吧。” 总理和她们分别寒暄了几句,亲切地将她们送回原座,这些夫人们不仅不尴尬,还觉得非常荣幸,每个人都满脸笑意。 周总理继续和胡宗南交谈,接着,十多位将军排成一列,向周总理走来。 领头的一位说道:
这个敬酒理由听上去无懈可击,周总理好像不能拒绝。 但是,周总理很快就回答道:
胡宗南心里十分气恼,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索性说了句:“他们都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让他们喝,算是罚酒。” 这些军官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喝光了杯子里的酒。 不过,周总理挨个和他们握手,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姓名、职务,这些将官回到位子上时,都是一脸喜色。 连续挡回去两拨后,又来了十多位夫人,这次,她们敬酒的借口是邓颖超。 4其中一位夫人,笑意盈盈地说道:
生怕周总理拒绝,这位夫人停顿了下,又加上一句:“周先生一向尊重妇女,想必也一定会尊重我们的请求!” 周总理的脸色凝重起来,他严肃地说道:
说完,周总理举起茶杯,碰了碰她们的酒杯。 于是,这群夫人喝了酒,而周总理喝了茶。 周总理的话很有深意。 当根据地的军民们缺衣少穿时,很多官太太们整日无所事事,除了打麻将消磨时间,就是抢购洋货、保养身体。 她们不在意自己的国家遭到日本占领,只知道一味争抢日货;她们有文化、会跳舞、懂应酬,却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完全依附在丈夫身上。 同样是女性,这些太太和邓颖超相比,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就这样,不管谁来敬酒,周总理始终不卑不亢,微笑以对,他十分巧妙地和那些千方百计想灌他酒的人周旋,却又让对方感受不到被拒绝的难堪。酒会上始终保持着友好的气氛。 最后,周总理举杯致辞:
说完,周总理将自己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胡宗南和其他作陪的人紧跟其后,也都喝完了杯中的酒。 接着,周总理起身告辞,胡宗南客客气气地将周总理送上了汽车,并且派熊向晖送周总理返回七贤庄。 当天,包括胡宗南在内的所有人,都深深地被周总理的言行举止所折服。 5虽然在胡宗南的这场酒会上,周总理挡住了每一杯敬酒,但到了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时,却无法拒绝了。 毛主席到达重庆当晚,蒋介石就设宴款待。在谈判期间,大宴小宴几乎没有停过。 每次宴会一开始,还没来得及吃菜,第一轮敬酒就开始了。大家都争相拥上来,要给毛主席敬酒。 出席宴会的都是身份极高的人,有的是怀着仰慕之心来敬酒,有的则是不怀好意,但不管是谁的酒,都不好拒绝。 周总理知道毛主席喝酒不如吃辣椒厉害,所以他挺身而出,代替毛主席喝酒,很多时候,还是一人喝双份,往往是连着喝好几杯、甚至十几杯,才有机会夹几筷子菜吃。 还没刚吃几口,新一轮的敬酒又开始了...... 和民族党派人士喝酒还稍微好点,和国民党方面喝酒简直是战斗。 国民党在战场上打不过我方,便将这种情绪带到了酒桌上,与其说他们是在敬酒,倒不如是发起攻击。 周总理始终挡在毛主席前面,一杯接一杯地喝,直到把几个好事者喝趴下,其他人才不敢再出来挑战。 在场的一位记者忍不住发了声感慨: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 海棠花依旧,看花人已走。 重提旧时事,未语泪先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