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木土”和“竹肉”的故事

 夜色微凉9kysxl 2021-12-06

从前,闽下有个土财主,奸诈刻薄,人们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连书先生都请不到。后来,财主多出了束脩,好容易才从外地请来一个。

第一天,财主对先生说:我请你书,全年十两银子,这是特别优待。但有一条,凡是我能认识的农家粗字,先生都应该认识,否则束脩就不能给。书先生暗想:一个下土财主会认多少字?几个农村的常用字还能难倒我?因此便点头答应了。

时间过得快,转眼到了年底,先生收拾书籍行李,准备回家过年。土财主假惺惺地拿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对先生说:束脩在此,但先生可记得我聘请您时的合约吗?

先生答道:记得。

财主嘿嘿一笑,说:记得就好。这里,我先请先生一个粗字说着,就在掌心上写一个字递过去。

先生一看只见这字上面是一个下面是一土合成一木土字。先生暗想:我了几十年书,怎么这个字就没有见过?便随口答道:不认识。

财主眨眨老鼠眼,狡黠地说:先生还是想想看,不然,束脩不能给。这是有言在先的!

先生看到财主这样刻薄奸诈,有意刁难,十分气愤,本想据理大闹一场,但一想自己是个外地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好自认晦气。

财主见先生答不出,便洋洋得意地说:认这字有何难?有音有形,看形知音,上头一个'字,下面一个'字,木在土上'不正是木桩的桩字吗?我们农家常说的'丝瓜桩就是这个字!

先生拿不到束脩,又羞又恼,想到无钱过年,妻的情景,更加难过,只好低着头走回家。这时,邻村锣声大震,加上一阵喝道声。先生知这是知县岀巡,要回避,但想到辛辛苦苦一年,没得一文束脩,有苦无处诉,正好趁机向知县老爷申诉,便故意跌跌撞撞地向轿门冲去。

知县见先生不回避,勃然大怒,喝道:何方刁民,敢顶撞本官?说时迟、那时快,私塾先生的衣领早被衙役揪住了。

小民有事,正求老爷作主!

知县见他衣衫槛褛,想起自己出仕前,也是这般落魄模样,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口气便缓和下来,问道:什么事,从实说来。

先生将前情诉说了一遍。知县听罢,不觉大怒,连声骂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原来这个知县也是穷书出身,博学多才,加上新官到任三把火,正要露露锋芒,抖抖威风,所以决心替这先生抱不平。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叫先生带路,打道直奔财主家。财主见县太爷驾到,慌忙迎接。到厅堂坐定后,知县对财主道:听说你才高八斗,认的字很多。本官特来求财主慌忙跪下,连称不敢。知县写了一个木土字,问财主:这字念什么?

财主一看就是自己难先生的那个怪字,心里怦怦跳个不停,结结巴巴地说:这字念桩在土上,有形有义就是丝瓜桩的桩字。

知县点头道:讲得好,你果然是学问渊博。本官再请你一个字。说着就写了一个“肉字递给财主。财主瞪着字,愣了半天,答不上来,只好低声说:小的不认识。知县板起脸孔道:不认识这字?本官表演给你看。说着,喝道:押下打四十大板!衙役七手八脚,把财主按倒在地,打得他皮开肉绽,呼爹叫娘。打完,知县又问:现在这字该认识了吧?财主说:还是不认识,小的确确实实没有念过这个字。知县哈哈大笑说:不认识也不要紧,今天本官给你:上面竹头,下面一个'字;竹板打在肉上,响声'啪、啪、啪,这个字就是'字。这时土财主才知道自作自受,被知县惩罚,胆战心惊地连连叩头请罪,将十两银子还给了书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