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曾这样描述自己三十岁前的时光。 他曾有过一段非常焦虑的时期。 这种焦虑严重到,只要想到年龄问题,就会慌到心跳加速。 他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人生失败:想要让工作变得更好,却屡屡碰壁;想要找个人恋爱结婚,却总是遇人不淑。 日复一日,心态失衡,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生逐渐走向下坡路,却始终无能为力。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三十岁。 当他进入三十岁的世界,人生好像打开了某种通道。 工作开始步入轨道,生活不再陷入困顿。 他不再逼迫自己,开始重新调整步调,从容淡定。 后来,他说:
三十岁,一个对于大多数人“成熟”的年纪。 很多人开始逐渐学着做个大人,承担责任,扛下压力。 而那些曾经无法理解的人生道理,也从此刻开始,逐渐清晰。 关于成长: 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情 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你是从哪一刻起,忽然有了责任感的?” 一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
人这一生,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压在我们身上的,除了生活的重担,还有对父母的责任与担当。 有人说,成年并不意味着长大,一个人的成长,也不该用年龄去定义。 十几岁,不代表幼稚;二十岁,也不意味着成熟。 也许每天备受生活折磨的我们,只有在三十岁后,在父母变老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成长的意义。 古代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每当他犯错,母亲总会狠狠教训,以示警戒。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他长大成人。 韩伯愈心里也明白,母亲的敲打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从小到大,他从来都是不声不响,任凭母亲打。 一次,韩伯愈又做错了一件事,照例挨完母亲的打时,他突然放声大哭。 母亲很是疑惑:“你怎么回事?小时候每次挨打都没有哭,今天是怎么了呢?” 韩伯愈回答说:
年轻时候,我们总觉得父母永不会变老。 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看着父母从茂密黑发到华发渐生;看着他们因为一点小事便手足无措,看着他们对自己的小心翼翼。 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长大成人,成为父母的依靠。 也许就像网上的那句话:
成长,就是这样突如其来。 也许上一秒还像孩子一样在胡闹,下一秒便必须扛起生活的责任。 也是那时候才明白:原来长大,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关于成功: 所有的成功,其实都是大器晚成 前段时间,一位网友提问:“三十岁一事无成算不算失败?” 其中一个回答说:
短短几句话,道出无数年轻人的心声。 现代社会,很多人觉得三十岁等于事业有成,所以拼命努力,一刻不敢停歇。 可成功之路哪有这样简单,太过急功近利,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人也无法一天变强大。 接受自己“一事无成”的三十岁,沉得住气,才能厚积薄发。 近几年,演员张译终于凭借扎实演技,获得大家认可。 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这条路,他走了15年。 20岁,张译考进了北京战友话剧团,也因此成为学员班中唯一一个没有戏演的学生。 当同班同学能够独当一面,在外奔波拍戏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剧组跑龙套。 这一跑就是10年,直到30岁,张译仍然不被观众熟知。 他没有放弃,也不焦躁,而是在此期间,不断磨炼演技。 直到电视剧《士兵突击》筹备阶段,在一位导演的推荐下,成功获得“史今”的角色。 而史班长的成功,也让所有人看到了张译的精湛演技,了解这个大器晚成的实力派。 2015年,张译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这一年,他三十七岁,而他的演艺道路,才刚刚开始。 莫言曾在人人都追求趁早出名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世上,从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 年少有为固然可喜,但大器晚成才是人生常态。 不用太过在意三十岁的一事无成,因为这才是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 人生这条路,总有人比你走得快。 我们想要的,也不只是速度,更要追求人生质量。 跟随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全力做好身边的事。 回报也许会慢,但永远不会缺席。 关于婚姻: 你过得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 这句话,相信许多人都有听过。 年轻时候,对很多事情不太在意,总想着自己还有时间,还能慢慢去做。 可当迈入三十岁,那些在自己看来“遥远”的人生之事,便成了父母心中的一块大石。 父母这一生,都在为孩子操劳。 小时候关心学业,长大了操心事业,关注恋爱,担忧结婚。 好像他们的一辈子,都在围绕着孩子生活。 而那些在自己看来顺其自然的事,到了父母眼中就成为一种责任。 而孩子过得好不好,则是他们责任的一种体现。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对夫妻的故事。 17年前,小玉被检查出乳腺癌,虽然及时住进了医院,但她却十分消极。 丈夫知道后毫不犹豫地辞了职,每天什么都不做,只在医院照顾小玉。 要知道,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小玉在照顾他,而这一次,两人却交换了角色,丈夫主动承担起责任。 尤其是在小玉刚做完手术的那段时间,夏季夜晚,病房闷热不堪,小玉伤口又痒又痛。 看着妻子难受的模样,丈夫拿起扇子一会儿左边,一会右边,不停地为小玉散热。 后来,小玉的母亲谈到这件事情时说:
放心,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宽慰。 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比看着孩子婚姻幸福,家庭美满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知道,婚姻与爱情不一样:爱情是两个人,一个世界;可婚姻却是有好多人,整个世界。 作为父母,他们希望儿女能够与喜爱的人结婚,却又害怕自己的缘故,而让儿女过得不幸。 他们无法左右儿女,却仍然希望能够多帮他们一把。 毕竟,孩子过得好,就是父母最大的责任。 关于赚钱: 有计划的存钱,才是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 三十岁后,对于金钱愈发敏感。 开始懂得生活的无奈,也明白金钱的重要。 不再抱有天真的幻想,相比爱情,开始更加追求“面包”。 而我们,也渐渐懂得了大人口中的“把钱花在刀刃上”,究竟有多重要。 三十岁,开始对赚钱有了更多的兴趣。 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日常薪资,心心念念地便是如何赚更多的钱。 因为我们明白:这个世界,有钱,才是最大的底气。 知乎上有一个热帖,问题是:“存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其中点赞最高的一条回答,来自于一位演员:
生活中很多人都说自己爱钱。 可是我想,他们所谓的爱钱,是爱钱给自己的底气,给自己能给说“不”的权利,也给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 主持人窦文涛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早年时候,窦文涛对钱的态度一直很任性,该吃吃,该喝喝。 以至于,工作多年,却一分钱都没有存下来。 直到他母亲生病住院,每天面对流水般的花费,大几千的医药费。 他才彻底改变了想法:原来一个人没有存款,竟然这样没有底气。 后来,他开始频繁接触曾经自己觉得“丢人”的工作,商演、广告,连婚礼主持,只要合适,来者不拒。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母亲续命的根本。 曾在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
因为那些用金钱堆出来的面子,远没有存下来的钱能给你底气。 “钱重不重要,不在于你,而在于你什么时候需要用到。” 好好赚钱,努力存钱。 因为有钱最大的好处,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做错了什么事,钱都能及时弥补。 ▽ 钱钟书说:
三十岁,像是一道不得不跨越的坎,那些曾经肆意逃避的东西,到了这个年纪,生活都会抛给你。 有人说,三十岁是一个焦虑的年纪。 要面对曾经的难题,体会生活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褪去天真的外衣,露出成长的内里,我们也在这个时候,成为自己的依靠,成为父母的支柱。 也许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终将开始接受不愿接受的,放下曾经执着的,面对不愿面对的,承担应该承担的。 往后的日子里,愿每个人都能在“长大成人”的道路上,冷静清醒地过好这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