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旦赵斌】碳中和努力与我们的未来(2)虚与实 | 陆家嘴读书会• 东方财经·浦东

 生态学时空 2021-12-06

人们有关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升温幅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探讨,就充满着虚与实。在这个问题上呢,丁仲礼院士有一个总结。他说:


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确实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这不意味着,气候变化的程度和幅度已经成为定论,也不等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气候升温幅度,形成了精确的对应关系,这更不意味着等待我们的是一场世界末日。

我觉得这个说得非常到位,完全表达了我想说的内容。

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是如何虚虚实实探讨这个问题的?最早探讨温室效应的,是法国人傅立叶,他当时就发现,仅仅依靠太阳光的照射,地球表面温度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温度,应该更冷一些,于是他就提出几个假说。其中一个就是:在大气中的气体,可形成稳定的隔热层,就像玻璃之间的空气。虽然他并没有指出具体是什么气体,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那是非常清晰,也是非常科学的,我们后来使用温室效应来指大气的这种过程,应该就与他这个比喻有关。

然后是丁达尔,他与傅里叶一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然后他就做了很多的实验,用实验证明了: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可以吸收热量。他还准确测量了大气中各种气体对于红外辐射的吸收,这种测量给温室效应假说~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实验证据。

之后,另外一名科学家阿伦尼乌斯,他就更进一步,计算了二氧化碳含量与地球温度的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地球曾经有冰河期:因为那时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他还计算了,如果二氧化碳翻倍,北极圈温度会升高3~4摄氏度,这些结果现在来看,还相当靠谱。所以,现代气候模型的时代,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这是一幅经常被用来讨论的图。左边的图,是包括人为和自然强迫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的比较。其中,黑色线条是观测值,黄色是各种不同模型模拟的结果,红色是这些模型结果的平均值,模型值与观测值吻合得非常好。右边,是仅仅考虑自然强迫的情况,模型值与观测值相差就越来越远。所以,只有考虑人类活动引起的强迫,才能够完全重现实际的温度记录。从这幅图还可以看到,火山爆发事件,明显驱动了全球气温的下降。

但是,气候系统实在是太复杂了,气候模式其实很难预测的。如果不考虑各种反馈,仅仅是二氧化碳翻倍,造成的温度升高大概也就1摄氏度左右。但是,二氧化碳升高后,导致温度升高,这个时候会让大气中的水汽也大幅增加,我们前面说了,水汽也是一种温室气体,结果,气温会因为这个反馈而升高更多,这就是水汽反馈。另外,水汽形成的云,在大气温度变化后,同样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云反馈

我们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来自于这些不同的反馈。现在用最完美的气候模式,计算出来二氧化碳翻倍后,全球平均温度会增加1.5~4.5度,那么,这就有一个很大的幅度范围,充分说明了其中的不确定性。

不仅变化幅度有差异,还有更多的情况,导致不同区域的升温差异。大陆变暖比海洋更强烈,两极和寒冷地区的变化比较明显,而寒冷季节的北极地区、温暖季节的中纬度地区又更为明显。还有一种自放大机制,或者叫做正反馈:冰雪消融,降低了地表太阳辐射的反照率,增加升温;另一方面,因为增温导致土壤干化,没有足够的水来蒸发冷却,增温也是加快的。所以,这样看来,世界上某些地区的温度,实际上早已高出工业化前的水平1.5°C以上了

对于海洋来说,变化又是另外一种情形,这主要是基本物理因素所驱动的。比如,海洋的热膨胀,意味着即便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C,没有冰川融化,仅仅因为热胀冷缩,海平面也会继续上升。过量CO2溶解到海洋中,一定会导致其酸度增加,对于海洋贝类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因为这些贝壳在酸化的环境中,可能会变得很软,或者被溶解。

可见,利用气候模型,很多不确定性难于预料,难于模拟。那么,除了利用气候模型,我们还有另一个手段,就是研究过去气候的变化。地球只有一个,气候历史也只有一个,我们不能做实验,但是我们可以分析曾经的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的关系,而且二者过去都经历过剧烈的变化。我们刚才也展示过一张过去40万年来的变化情况,那么在更早的过去呢?

地球历史上的三个不同时期,7.5亿年前、6.35亿年前和5.8亿年前,地球曾经变成雪球。这个时代,是没有生命之前的世界,或者与现代意义的生命相差迥异的时代,我们不过多考虑。

现代大气形成后,也就开始了现代生命的演化,地球的气候就在“冰窖”和“温室”两种状态之间交替变化。在过去5亿年里,地球经历了四次大温暖期和四次大凉爽,或者是寒冷期。在凉爽或寒冷期间,陆地上存在极地冰和大冰块,全球平均气温很低。而在温暖期,陆地上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极地冰,甚至没有冰块的存在。

如果把冰期与CO2的变化放在一起,就是这样一幅图。我们来看一下,这里不同颜色的曲线,是通过不同的数据源和模型获得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蓝色的柱子是大陆冰盖所覆盖的古代纬度的范围。范围越宽,表明气候越寒冷,范围越窄,表明气候越温暖。这个很明显,温暖期一般与较高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相关,而冰窖期与较低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相关。

这是过去1亿年间的温度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温度有很大的变幅。

到了新生代,也就是6500万年前,温度短暂上升之后开始下降,然后就到了我们刚才看到的40万年前开始的周期性波动。温度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吻合。

这种波动,称为米兰科维奇循环,目前的解释是:地球轨道变化改变了季节之间的热平衡。

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对米兰科维奇循环提出了挑战,认为:我们现代的变暖,与过去1万年相比,大相径庭这也就是我前面为啥说二氧化碳与温度的因果关系,与现代全球变暖不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对过去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在不同的时间,其时间分辨率是不一样的。越古老的时代,保留下来的东西越少,更多是间接测量的,而越是接近现代,数据越多,分辨率越来越高。 

特别是近现代,数据太多,情况就显得越来越复杂。导致我们现在的任何气候模式都禁不起这些复杂情况的考验。正如丁仲礼院士所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气候升温幅度并不是精确的对应关系。我们看到,从1998 到2014年间,全球温度基本没有增加,为此共有不下十种不同的假说来解释这种情况,有的说,是太阳黑子活动下降的,有认为是中国污染物的功劳,还有认为小火山活动的、平流层里水汽变化的、海洋大量吸收热量的,因为水的比热高嘛。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很难在这些气候模式中进行精确模拟的。

 地球上的物质,基本上我们应该看作是守恒的,并没有什么理由会引起太多的损失或者是增加。也就是说,任何变化都是某些物质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碳也一样。

但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在这些变化中,人的作用究竟有多大?IPCC认为,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这并不是信口开河,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验证。在IPCC最早的报告中,也就是1990年的报告,并没有任何量化的描述;而在第二次报告中呢,就用到了“可辨别的”这个词;然后在2001年,用了“可能”这个词,并标记为67-90%的可能性;2007年用了“非常可能”,标记为至少90%的可能性;2013年用了“极有可能”,标记为至少95%的可能性。而最近的一次调查,97.1%的科学家认为是人类的影响。从这些数值和字面描述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理解,科学家对气候变暖的归因越来越明确,这是因为他们获得的证据越来越强了。

那么,认定了气候变暖的原因,就需要想办法控制。科学家们使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对应不同变暖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具体的目标,经过科学家们反推,确定了1.5摄氏度和2摄氏度的目标,称为碳倒计时。不同的可能性通常被称为“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然后就设定1.5摄氏度作为目标,而2摄氏度是不能突破的,描述为“远低于”2摄氏度的水平。

之后的《巴黎气候协定》,这个由全球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了统一安排。《巴黎气候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远低于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之内。

那么,如何将升温控制在1.5°C的水平呢?其实并不存在单一且明确的路径。比如,这里的两个例子,左边显示的,全球温度稳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C或低于1.5°C的水平。右边显示的:本世纪中叶,升温超过1.5°C,持续最长几十年时间,并在2100年前降回到1.5°C以下,这称为“过冲”路径。我们可以理解到的, “过冲”过程的尺度越大、时间越长,对减少排放源,以及大气中CO2移除实践,或者是技术的依赖性,也就越大。

那么,我们距离1.5°C还有多远呢,这里有一组数据。在2006年~2015年这十年间,相对于1850年~1900年,变暖达到了0.87°C,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目前,全球温度每十年上升0.2°C,到2017年,因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就已经达到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C。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变暖,到2040左右就达1.5°C。我们还有不到20年的时间。

但前不久的调查,又刷新了记录,说世界已经变暖了约1.2℃。也就是说,在短短15年内,我们就可能会超过1.5℃。这意味着,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可能无法实现。

这是最近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就是在COP26气候峰会期间所发表的,对于在这次气候峰会上的新承诺进行了评判,风险依然很大。而且其中的这个说法,也非常耐人寻味:没有一个国家进展足够快,但许多国家正在向前迈进。说明大家有遏制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但行动力仍然不足。 

虽然道路很艰难,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去解决问题。其中,碳中和迫在眉睫!要畅想我们碳中和的未来,必须知道我们已有的东西是什么,可见的东西是什么,又有哪些东西我们知道它在那里,会有助于我们人类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