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在乡村 “志”在富民——记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书记陈志明

 吴越尽说 2021-12-06

爱在乡村 “志”在富民

——记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书记陈志明


       “先有黄家溪,后有盛泽镇。” 

       如今,走进盛泽镇黄家溪村这个江南村落,清水蜿蜒,人家枕河而居;绿树成荫,美丽庭院掩映……眼前所见处处是景观,处处蕴文化,仿佛置身于一幅秀雅灵动的美丽画卷。

       说到黄家溪村如诗如画般的乡村美景,必然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书记陈志明。自“掌舵”黄家溪村,13年来,陈志明带领该村实现了村级年可支配收入“爆发式”增长。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的生活,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期盼与向往。

       “作为村里带头人,就要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落下!”这是陈志明常说的一句话。如今,他的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黄家溪村也已建成了“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美美黄家溪”。 

他是抢抓村级经济发展的“弄潮人” 

       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的乡村发展大戏,从2008年起拉开了大幕。 

       这一年,有着多年党龄的陈志明临危受命,接任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书记。组织对他的要求是“企业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两不误”。 

       “我的乡村梦,就是绘好一张蓝图,让百姓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最终实现乡村振兴。”陈志明说。

       在陈志明心中,要实现这个梦想,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怎么让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二是怎么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三是怎么让村庄的环境越变越好。

       作为一名党员,陈志明深知重肩在身。当上村书记后,他就和组织表态:在其任职期间,他不拿一分工资,但是村书记该做的事,他会比别人做得更卖力、做得更好。 

       自那一刻起,陈志明从来没有懈怠过。他也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年计划”。成功总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三年时间里,他大力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黄家溪的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最早,我们村级集体收入还不到50万元,这不说与区里面的强村比,光是对比盛泽镇几个村,都是靠后的。”陈志明说。 

       针对村集体经济底子薄,陈志明梳理了两点:一个是发展的包袱比较重,很多工作没有足够的收入基础去支撑,发展遇到的阻力就大;另一个是黄家溪村很多该用的资源没有用起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远远没有达到天花板,潜力可以大大地挖掘。

       “前面困难越多,我越是要把困难铲平。”陈志明那股“牛劲”一下子上来了。他说,“苦,我不怕;累,我也不怕。当好一个村书记不比当好一个企业家简单,首先自己就要给村两委班子和村民树好榜样。” 

       作为一名党员、一个村的“当家人”,陈志明觉得能吃苦是最起码的精神。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忙起来的时候通宵转是常有的事。“碰到一些特殊的时间,比如疫情形势严峻时,我几天几夜没合眼,好不容易回到家能休息会儿,想想不放心,还是要先到防疫站点看看。”陈志明说。 

       就这样,用13年的时间,甩掉“穷帽子”的黄家溪村在陈志明的带领下当起了“火车头”——由最初的5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增加至去年的1500万元,是原来的30倍。 

他是深挖千年文化历史的“设计师”

       黄家溪村虽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大翻身,但与“美丽中国”梦想,还有一定差距。

       于是,在实现乡村发展的经济“翻身仗”后,陈志明又不安分起来。他说,仅仅依靠拼搏奋斗还不够,要带领黄家溪发展,守着老底就永远进步不了,必须开辟新路。 

       13年来,为了让黄家溪村村民享受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成果,陈志明时刻在准备着。 

       陈志明说,就在他上任之初,他就对黄家溪村做了一个深入的调研,走遍了全村角角落落,心里的一个构想越来越清晰。“要想让黄家溪的发展摆脱老路子,必须立足盘活做文章!”

       陈志明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和村里所有企业家开会,自己带头捐款,筹集了400多万元资金。“从现在看来,我们老早开始响应'乡村振兴’中关于'三次分配’的号召。”陈志明说,有了钱好办事,但钱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黄家溪村在陈志明的“思路”推动下,开始建农贸市场、文化中心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成的农贸市场进行出租,实现了乡村建设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双提升。通过整合资产、盘活资源,激活了集体资产一池春水。 

       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陈志明还发现,黄家溪村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开发的江南历史文化村,人文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很多官吏、名人、墨客旅游和隐居之地。 

       另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实施:如今,很多地方都在搞乡村旅游业,黄家溪村这么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在做了充分的功课后,陈志明带领手底下一批村干部,开始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观光特色田园乡村项目,根据该村的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和融入“黄溪八景”文化元素,让富有历史底蕴的自然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黄家溪以生态绿色为底色,深挖文化底蕴,努力实现一户一韵、一步一景;拓宽村道,家家户户都能把汽车开到家门口;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文化底蕴、绿色的农副产品,完善田园生活坊、民宿、咖吧、农家乐、亲子采摘农场、美丽菜园等周边配套服务及设施;围绕“黄溪八景”打造乡村旅游,助力黄家溪进入功能更完善、业态更丰富、品质更优良的全新发展阶段。

他是“美美黄家溪”的“推窗人”

       陈志明,在众多企业家眼里,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在所有黄家溪村民眼里,他是一名心里装着百姓的好书记,着力帮助黄家溪村强班子、解难题、惠民生,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形成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投的典型代表。 

       爱在乡村,志在富民。或许,就因为有“志”,陈志明注定将是黄家溪村乡村振兴发展路上的“推窗人”。 

       对于“美丽中国”,陈志明这样解读:“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就要有创新思维,走在时代前列。“最初,我们下大力气弄特色田园,初心就是想把优美的环境优势慢慢转化成村里的经济发展优势。只有环境美了,游客才愿意来,才能真正对外唱响黄家溪的故事。”陈志明说。 

       陈志明要求黄家溪村要围绕“美美黄家溪”的目标,对村民屋前屋后、村级农贸市场、集宿楼、沿街商铺店面等进行“整治装扮”,结合菜园、茶园、花园、果园、游乐园等建设,推动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陈志明说,做村书记不像做一名企业家。村书记身处基层,面对村民,责任重大,一个书记是否称职,就要看他是不是真正脚踏实地为村民谋福利。在陈志明看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表里如一方能言行一致”。这几句话也是他一直念叨的话。 

       陈志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2年,盛泽镇黄家溪商会成立。这不仅是吴江区内第一家村级商会,也是省内首个村级商会。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商会发动会员企业和党员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捐资助学,扶贫帮困。

       借助商会的凝聚力和实力,陈志明又萌生了新的“念头”:未来,黄家溪村将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打造“新鱼米之乡、花果之村”。 

       “一纸蓝图绘到底。”而后一系列发展计划在黄家溪村这片水乡热土上开始实施。根据村内湖荡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的特点,认种水稻、养殖鱼虾蟹等,再次实现了富民强村的发展新路径。同时,把收获的活鱼和大米分给全村的百姓,真正让身处江南水乡的村民,感受“新鱼米之乡”实实在在、沉甸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稻米、鱼虾蟹及菱等“水八仙”是该村的农业特产。 

       2021年,在陈志明的推动下,黄家溪村建立了全省首个村级商会乡村振兴基金——黄家溪乡村振兴基金和扶贫帮困、教育扶持、为民服务等基金,助力黄家溪村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得到了“兜底”。

       截至目前,商会已累计资助大学生111名,发放助学金144.4万元,累计发放扶贫帮困基金175万元、为民服务基金58.6万元,乡村振兴基金接收爱心企业家捐赠600万元。 

       这些年,陈志明荣获江苏省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苏州市“双带”标兵、“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陈志明说,不管是当初创业还是当书记,他都始终相信,不破不立,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求变的思维和应变的能力。

       “当了书记这么多年,哪怕现在黄家溪村已经是全国文明村,我也没有停一停歇一歇、躺在功劳簿上等退职的想法,开拓创新可以说一直是我工作的主基调,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在对未来的期许中,陈志明的乡村振兴信念坚如磐石。


作者:黄正

2021-12-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