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鼻病康复指南
2021-12-06 | 阅:  转:  |  分享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学习班讲义)





主讲:赵胜堂













河北康灵中医耳鼻喉研究所

河北康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康灵中医耳鼻喉医院





鼻病学习班讲义提纲



第一节鼻病概述

第二节鼻病的发病机制概要

第三节鼻病的诊断要点

第四节视频显微组合耳鼻喉内窥镜

的应用

第五节鼻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节鼻病特色治疗概要

第七节中药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第八节息肉缩水坏死术消除鼻息肉

第九节鼻窦炎的发生与根治

第十节鼻病发明专利新药简介及其应用

第十一节鼻腔清洗介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第十二节鼻部保健按摩操的实施

第十三节各类鼻病中医特色治疗要点











鼻病康复指南



第一节鼻病概述



☆炎性鼻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又是难治之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鼻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医学认为:炎性鼻病为一感染性或变应性疾病,侧重对变应原和炎症的研究,故多采用消炎、抗过敏或穿刺手术的方法,效果仍不尽人意。



第二节鼻病的发病机制概要



☆我们研究发现:炎性鼻病时确实存在着血瘀的病理状态,而且无论是感染还是变应性炎症,均与免疫应答反应有关。进一步证实了鼻腔内外环境失去相对平衡,均可导致人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调节失常。从而诱发各种炎性鼻病,引起鼻黏膜微循环障碍、腺体分泌失调(血瘀—免疫介入期)→静脉和淋巴循环回流受阻、炎性细胞浸润(血瘀—免疫应答期)→组织水肿、纤维增生、鼻黏膜变异化生(血瘀—免疫紊乱期),这就是炎性鼻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提示我们,其病因无论是由冷或热或虚或实引起的鼻病,最终会出现“血瘀→瘀血→血瘀”的恶性循环状态,致使鼻病反复难愈。在这三种病理变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渡,我们称为“血瘀—免疫耦联病理机制”,兹归纳分述于下:

(1)正虚邪盛型(普通型鼻病):素体虚弱,正气不足,邪毒外侵,首先犯肺。外侵邪毒有风热、风寒之不同:风热邪毒侵犯鼻窍,内传于肺,肺经受热,清肃失常,内外邪热交结鼻窍,以致气血滞留,阻滞脉络,出现鼻塞、喷嚏、流涕、鼻内肌膜红肿、头疼、舌苔薄黄、发热恶寒等风热表证;风寒邪毒侵袭,肺受风寒,郁闭不宣,寒邪凝聚,血脉不利,清窍不通,出现鼻塞、流清涕,鼻内肌膜淡红微肿,舌苔薄白,并有恶寒发热等风寒表证。

(2)胆胃湿热型(D型鼻病):胆为中清之腑,性情刚烈,其病多为炎热上亢,蒸灼鼻窍肌膜,煎熬津液以至津亏血少,血行不利,脉络不宁发为鼻病;脾胃素有蕴热,复为邪毒所伤,失去升清降浊之功,以至温热内蕴,随经脉上壅鼻窍,血脉痹阻,蒸灼肌膜为病。证见鼻塞,嗅觉减退、流黄稠涕或白量多,鼻内红肿较甚,伴有头痛、目眩耳鸣、舌苔黄腻等症。

(3)气滞血瘀型(S型鼻病):体虚之人正不胜邪,或外邪时犯鼻窍,邪毒久留,阻于脉络,阻滞气血,以至气滞血淤。证见鼻内肌膜肿实,色紫红,舌质紫暗等。

(4)肺脾气虚型(HB型鼻病):肺气不足,宣降功能失调,邪毒久留不散,滞留鼻窍,血脉受阻,发为鼻病;脾虚运化功能失健,湿浊滞留停聚鼻窍,脉络受阻,血行不畅而发鼻病。可见鼻内肌膜色淡,鼻涕清稀或涕多而黏。若肾元亏损,迫及脾胃,也可发为本类鼻病。

☆总之,鼻腔内外环境失衡是鼻病的诱发因素;血瘀免疫耦联是鼻病反复难愈的关键所在;人体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调节失常是鼻病易于复发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提出“鼻腔内外环境失衡·血瘀—免疫耦联学说”。



第三节鼻病的诊断要点



☆本套讲义采用现代医学鼻病命名分类和诊断标准,然后应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法则。也就是说借签现代医学理论和诊断方法明确诊断出不同的鼻病,再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法则。也就是说借鉴现代医学理论和诊断出不同的鼻病,再用中医辨证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号入座,对症下药”。鼻病的辨证,也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把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何脏腑经络病变,及何邪所犯,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施治,兹将鼻塞、鼻涕、嗅觉异常、头痛、舌苔、鼻内肌膜等几个主要症状分述于下:

1、辨鼻塞

(1)鼻塞初起,鼻内肌膜红肿,流涕色黄,并见全身恶寒轻,发热重,此为风热外邪侵袭。

(2)鼻塞初起,鼻内肌膜淡红水肿,流清涕,并见恶寒重、发热轻,此为风寒外邪侵袭。

(3)鼻塞已久,时重时轻,鼻内肌膜肿胀而淡,多为肺气虚寒或脾气虚弱之证。

(4)鼻塞持续不减,鼻内肌膜肿胀暗红,鼻甲凹凸不平,多为气血凝滞所致。

(5)阵发性鼻塞、鼻痒,喷嚏频作,流涕清稀,肌膜苍白,为肺气虚或肾阳虚,寒邪凝聚。

(6)间歇性鼻塞,肌膜红肿较甚,流涕稠黄,量多,口苦咽干,为胆胃湿热。

(7)鼻有堵塞感,或干痛,肌膜干燥萎缩,涕痂积留,为肺虚或脾虚,津液干枯,邪蚀肌膜,肌膜失养而成。

2、辨鼻涕

(1)鼻涕多而清稀,新病者多为风寒之邪侵犯。久病多属肺脾气虚,或肾阳虚。

(2)鼻涕稠黄,多为胆经湿热上蒸,涕黄量多,多为胆胃湿热熏蒸。

(3)涕白黏稠量多,多属脾虚不运,痰浊上渍。

(4)久病涕黄绿,胶结成块,或有臭气,多为肺脾虚损,虚火燔灼,邪毒滞留。

3、辨鼻音

声音低微多虚,声音重浊为湿为实。

4、辨鼻黏膜

新病鼻腔黏膜鲜红,病久暗红,虚证寒证色淡,实证肿实,血瘀证者紫红或灰暗。

5、辨嗅觉异常

(1)鼻病初起,鼻塞不闻香臭,鼻内肌膜红肿,多为风热邪毒壅盛之证。

(2)鼻内肌膜淡白肿胀,嗅觉退化,多属肺脾气虚之证。

(3)不闻香臭,而鼻内有臭气,是为肺脾虚损,邪犯肌膜,肌膜萎缩之证。

(4)鼻塞不闻香臭,鼻内肌膜肿胀,其色暗红,多为邪滞脉络,气血凝滞。

(5)嗅觉失灵,鼻内有肿物堵塞,多为湿浊上结,脉络被阻,气血凝滞而致。

6、辨头痛

(1)头痛初起,鼻塞流涕,为外感风邪。

(2)头痛剧烈,鼻塞,涕稠黄,鼻内肌膜红肿甚,多为胆经热盛。

(3)头痛、头昏、头胀、涕黄量多,持续鼻塞,为脾胃有热,湿热上蒸。

(4)鼻病已久,头痛绵绵,过劳则甚,或健忘、失眠、多梦,为气血亏虚。

7、辨舌

舌苔黄腻为湿属热,舌苔少白多属寒或气虚,舌苔白腻为水湿停聚,舌有齿痕是气虚或脾虚,舌质紫暗为血瘀。



第四节视频显微组合耳鼻喉内窥镜

的应用



☆该机是由视频显微镜、电子内镜、计算机分析与处理系统构成的最新诊断设备。用以实现耳鼻喉科疾病诊断的图像化、数字化、显微鉴别系统化和医疗网络的诊断方法。

☆视频生物显微镜与电子内窥镜组合应用,可以直接快速区分哪类性质的疾病,确定其病变部位何在,鉴别区分哪类炎症,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过敏性疾病还是感染性疾病,均能以图文数字加以表述出来。它弥补了X线拍片和CT间接影像所带来的不足,摆脱了只用耳、鼻、喉镜下观察的局限性。本机还配有视频电话系统,既可连接院内局域网络又能加入互联网实现远程对话、图片传递、远程诊断等多项功能,彻底告别了传统原始的诊断方法。(图片1、2)

一、鼻内窥镜检查

1、术前准备:先用鼻内镜检查液喷鼻,3-5分钟开始检查。

2、检查顺序:将鼻内镜自鼻前庭进入下鼻道的鼻底部,越过鼻中隔后缘到鼻咽部;然后再自中鼻道缓缓退出,并指向要检查部位,最后查鼻顶部。在检查中如遇有分泌物,先去除后再进行检查。

3、检查内容:主要观察鼻前庭、鼻阈口、总鼻道、鼻中隔、鼻甲和鼻底部的情况。

观察其形态、色泽、有无溃疡、新生物,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和溢出的部位等;以及各组织鼻窦开口和鼻咽管口、腺样体残留情况。

二、鼻细胞学检验

☆鼻细胞学中的脱落细胞学和微生物学在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能提供临床检查、皮肤试验或其他实验室检查不能提供的资料,还可帮助解答治疗后的真正效果如何。但多年来临床医师对这种检查方法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与如何正确解释标本中的所见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关。我们自1997年以来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了标本采集、染色方法、计算标准、镜检结果和注意事项等五项原则问题。本方法在2002年5月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的验收,并在全国普及推广。

1、标本采集:

☆用小号棉签涂擦法收集标本。脱落细胞学检验应收集中鼻道的分泌物。这一部位容易遭受炎症的袭击,而且各组鼻窦内的分泌物均可流经此处;微生物学检验应收集下鼻道的分泌物,因大部分微生物寄宿下鼻道的后端。

☆中鼻道采集:将棉签伸入中鼻道,轻轻旋转自后向前用力擦取,直到下鼻甲表面为止,如有出血或一次涂擦未成功应改日再取。

☆下鼻道采集:将棉签伸入下鼻道后端,紧靠外侧壁自后向前用力擦拭。

2、涂片固定:

(1)脱落细胞学涂片:将棉签在载玻片的中1/3处,以滚动的方式均匀薄薄地分次涂拭,涂擦务必均匀,不要太用力,以免把细胞擦变形或擦破。涂片立即通过酒精灯上的火焰3-4次,待干后染色。

(2)微生物学涂片:将棉签在载玻片中央均匀地涂擦,直径约1厘米左右为宜,立即通过酒精灯上的火焰3-4次,以玻片背面温热而不烫手为宜,待干后染色。

3、染色方法:(临床快速染色,5-10分钟即可检出结果)

(1)脱落细胞学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2)微生物染色:革兰氏染液分层染色法。

4、镜检查结果

(1)脱落细胞学图谱:

①鼻真菌病(霉菌性鼻炎):杯状C+、霉菌+

②淋病性鼻炎:中性粒C+、淋病双球菌+

③鼻硬结病:中性粒C+、硬结杆菌+

④单纯性鼻炎:淋巴C+

⑤肥厚性鼻炎:中性粒C+

⑥干燥性鼻炎:中性粒C+、淋巴C+

⑦干酪性鼻炎:中性粒C+、杂菌+

⑧萎缩性鼻炎:鳞状上皮C+、臭鼻杆菌+

⑨过敏性鼻炎:杯状C+、嗜酸C+、肥大C+

⑩血管运动性鼻炎:杯状C+

○超反射性鼻炎:杯状C+、淋巴C+

○嗜酸C+增多症性鼻炎:杯状C+、嗜酸C+

○阿斯匹林不耐受性鼻炎:杯状C+、肥大C+

○鼻纤毛失动症:杯状C+、鳞状上皮C+

○内分泌性鼻炎:杯状C+、中性粒C+

○药物性鼻炎:鳞状上皮C+

○鼻息肉:杯状C+或中性粒C+

○化脓性鼻窦炎:中性粒C+3个+号以上。

○霉菌性鼻窦炎:中性粒C+、霉菌+

○过敏性鼻窦炎(变应性):杯状C+、肥大C+、嗜酸细胞C+

○窦口鼻道复合体综合症:杯状C+、中性粒C+

(2)微生物学图谱:(略)

5、注意事项

(1)患者于24小时内不得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应用激素或抗过敏药物也应在停止24小时后再进行涂片检查。

(2)镜检结果免疫学或微生物为阴性并不排除病变,应改日再做检查。

(3)一次采集标本不成功时应改日再取标本,以免影响镜检结果。

(4)涂片的厚薄和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太厚使细胞不易看清,太薄则细胞数目太少。

(5)取标本不当直接影响数目的多少,棉签伸入鼻过浅或不用力擦拭,均影响细胞数量和种类,尤其是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微生物的检验,如果采集标本不正确会直接影响上述细胞和微生物的检出。

(6)染色技术对细胞、细菌的检出率也有影响,如染色时间长短和各类细胞是否满意着色均可影响检验结果。

6、鼻细胞学计数:

显微镜下查看20个视野,然后计算:累计5个以下为少见,5-10个为(+),20个为(++),30个为(+++),40个为(++++),40以上为布满视野。微生物镜下可见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

三、视频电话的应用:

1、单击显示器桌面上的“VP—EYE”图标。

2、申请密码和专用号码,接通后即可对话。

3、也可应用文字信息相互联系或传递图片信息,也可通过摄像头直接拍照传给对方,以供对方参考应用,实现远程医疗诊断。

☆彻底告别原始传统的诊断方法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河北康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与广大医学界同仁一道,为实现耳鼻喉科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医学历史上必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第五节鼻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鼻病的分类方法:(综合分类)

1、先天性疾病:如鼻后孔闭锁

2、鼻外伤:如骨折

3、外鼻炎性疾病:包括前庭炎、疖肿、酒渣鼻

4、鼻腔炎性疾病:

5、鼻中隔疾病:如偏曲、血肿和脓肿、穿孔

6、鼻窦炎性疾病:

7、鼻肿物:(见附图)

二、鼻腔炎性疾病的分类方法:(病因分类)

1、特异性鼻炎:如霉菌性鼻炎

2、非特异性鼻炎:如肥厚性鼻炎

3、高反应性鼻炎:如过敏性鼻炎

4、物理性鼻炎:

5、化学性鼻炎:(见附图)如药物性、职业病

三、鼻窦炎的分类方法:

1、程度:急性、慢性

2、病因:特异性、非特异性、变应性

3、解剖:

4、病理分型:化脓、增生、囊肿、息肉样变。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鼻腔炎性疾病

(1)特异性鼻炎:

①鼻真菌病(八种):孢子虫病、毛霉菌病、曲霉菌病、芽生虫病、隐球菌病、放线菌病、念珠菌病、组织胞浆病

☆毛霉菌病性鼻炎: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及消耗性疾病,或患有手足癣继发感染者。多有足癣史,鼻、咽、耳、眼、面部奇痒,粘膜斑诊或疱疹,化验(+)。

②性病性鼻炎:(三种)

☆淋病性鼻炎:泌尿感染史,间歇性交替性鼻塞,烧灼感,卡他症状。

③鼻硬结病:慢性进行性传染性肉芽肿样鼻病。

○卡他期○硬结期○瘢痕期

(2)非特异性鼻炎:

①慢性单纯性鼻炎:(见附图)间歇性和交替性,即白天轻夜间重,侧卧时下侧鼻塞,粘液性鼻涕。(注:与内分泌紊乱鉴别)

②慢性肥厚性鼻炎:(见附图)持续性鼻塞、闭塞性鼻音、粘脓性鼻涕。

③干燥性鼻炎:(见附图)鼻腔干燥不适,有时鼻内痒,鼻涕有血丝。

④干酪性鼻炎:(旧称胆脂瘤)多一侧发病,病程缓慢。进行性鼻塞、干酪性鼻涕为黄色无组织结构的半固体、奇臭,日久骨质破坏或鼻石。

⑤萎缩性鼻炎:(见附图)

原发性

继发性

为鼻、咽干燥、症状性鼻塞、脓痂、恶臭。

(3)高反应性鼻炎:(超敏反应)

①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见附图)

☆常年性:阵发性连续性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水样鼻涕,发作与打扫房屋、整理衣物或嗅到霉味有关。

☆季节性:(花粉症)每到花粉播散期发作,花期一过不治而愈。

②血管运动性鼻炎:(见附图)与体位变化、冷热变化、情绪激动有关,闪电式发作,消失亦快,鼻粘膜暗红。

③超反射性鼻炎:以喷嚏为主,一阵清风、刺激气味或稍碰鼻部即可引起闪电式发作。

④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非变应性)大量粘液性鼻涕,含大量嗜酸细胞。

⑤阿斯匹林不耐受性鼻炎

⑥鼻纤毛失动症。(不动纤毛综合征)

(4)化学性鼻炎

①药物性鼻炎:长期应用心脑血管和精神性药物,以及长期鼻腔给药。鼻粘膜呈橡皮肿,桃红色。

②内分泌性鼻炎: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和更年期。间歇性和交替性鼻塞,夜间加重,鼻粘膜呈淡红色。常伴有胸闷气短,烦躁不安,头晕目眩。

2、鼻息肉:(见附图)

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感觉柔软、不痛可移动、不易出血。

附:鼻甲息肉样变。

鉴别:(1)鼻腔内乳头状瘤:表面粗糙不平,一侧易出血。

(2)纤维血管瘤:偏于一侧,不动,色红,易出血,质硬,表面可见血管。

(3)脑膜—脑膨出:单侧、无蒂、光滑柔软。

3、鼻窦炎:(见附图)

(1)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上颌窦炎时面颊部痛,上午轻下午重;额窦炎时,额部痛,上午重下午轻;筛窦炎为额及两眼之间痛;蝶窦炎时痛在眼球深处,并向头顶放射,可伴有枕部痛。

(2)变应性鼻窦炎:阵发性头痛。

(3)窦口—鼻道复合体综合综合症:症状重而病理改变轻微。

(4)霉菌性鼻窦炎:上午面部浮肿,大量黄绿色脓涕为其特征。



第六节鼻病特色治疗概要



☆鼻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我们提出,应用现代医学明确诊断后,再按中医辨证分型,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目前看来,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再依据各自的不同临床表现,配伍加减运用,鼻病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在治疗学的研究方面,我们创立了“畅通鼻道,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修复黏膜”的四大治疗原则。在抗菌消炎的同时,配合应用活血化瘀,促进修复鼻黏膜的方法,易于鼻病的康复。

☆至于过敏性的疾病,则采取让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造成假性过敏,局部抗体形成,降低了鼻黏膜的敏感性,当再次接触任何过敏源时,就不会产生过敏反应了。

☆对于鼻息肉,应用靶向给药系统的前体药物制剂,直接喷到鼻腔,使鼻息肉化为鼻水慢慢流出。鼻息肉患者可免遭手术的痛苦。待息肉消除后,再治疗引起息肉的原发病灶,鼻息肉才能得到彻底根治。

关于疗程的设置,一般设7日为1疗程,全程分为治疗期、恢复期和巩固期3个阶段。一般鼻病治疗期为3个疗程,恢复期3个疗程,巩固期3个疗程。治疗期限常年性过敏者不少于3个月,季节性以预防性治疗为主。



第七节中药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一、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实际上是发生在鼻粘膜上的I型变态反应,是由组织胺介导的一类鼻炎。

☆当变应原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经巨噬细胞处理,刺激B细胞变为浆细胞,后者产生特异性IgE抗体。

☆现已证明:鼻粘膜中的特异性IgE抗体主要来自扁桃体。IgE抗体经血液到达鼻粘膜,以其FG段附着于鼻粘膜中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上,使鼻粘膜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进入鼻粘膜时,与IgE抗体的Fab段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与相邻的IgE抗体发生桥链作用。结果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的细胞结构发生变异,释放出以组织胺为主的多种化学介质。这些介质通过它们各自在鼻粘血管壁、腺体和神经末梢上受体,使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嗜酸细胞和肥大细胞),组织水肿,粘膜上皮以杯状细胞增生为主。

☆鼻粘膜神经受体:近年来研究发现,发生在鼻粘膜的一种特殊物质叫刺激物受体。这些受体与特异性刺激发生应答反应,受体是指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分子结构。它能选择性地与相应的递质结合,改变突触后膜的通透性,产生相应的效应。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主要通过分布在效应器上的受体而起作用。由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所有相同性质的化学物质对血管或腺体可以有不同的作用,这要看这种化学物质主要作用于哪一类受体:

鼻粘膜受体

1、肾上腺素受体:

a1受体:使血管扩张,拮抗剂为唑嗪。

a2受体:使血管收缩和扩张双重作用。

拮抗剂为可卡因,育享宾。

2、胆碱能受体:M1、M2、M3三种亚型。主要分布粘膜上皮、粘膜下腺体、动脉和容量血管。拮抗剂为乙酰胆碱抑制剂和去甲肾上腺素。

3、组织胺受体:

H1受体:使血管收缩。

H2受体:使血管扩张。

拮抗剂为美吡拉敏

4、神经肽:近年来在鼻粘膜上还发现一些神经肽受体:VIP受体、CGR受体、GRP受体和NPY受体。神经肽对血管床产生生理效应,因其受体分布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说来,神经肽介导的血管收缩或扩张缓慢而持久。构成了由多种神经介质共释引起的神经源性反应的慢性相邻部分称为迟发相性鼻炎。

☆自主神经系统参与:

众所周知,自主神经系统在鼻粘膜血流和腺体分泌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确认,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活动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主要皮质下中枢,具有调整这些神经功能活动,协调系统反应,维持适当的机体内环境的功能。控制副交感神经功能的部分位于下丘脑前区及内侧区,刺激这些区域可增强迷走和舌咽神经的活动,导致心率减慢,周围血管扩张及消化道张力和活动性增加。对鼻黏膜的作用为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释放乙酰胆碱,引起鼻黏膜腺体分泌和血管的扩张。控制交感神经功能的部分位于下丘脑外侧区和后区,刺激这些区域尤其是后区,可增加胸腰段的血流量,提高机体代谢率及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对鼻黏膜的作用为引起血管收缩,鼻气道阻力降低。

除了介质的直接作用外,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后,可触发神经反射,改变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引起神经介质的释放,产生相应的效应。例如,用抗原或组织胺攻击单侧人鼻腔可引起双侧分泌反应,而对侧鼻分泌的量约占同侧的60%左右。这种现象提示很可能为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通过三叉神经—副交感神经反射弧,引起副交感神经纤维活动性增高所致。

☆伤害性感觉神经参与:

鼻黏膜感觉神经为无髓鞘细胞纤维,来源于三叉神经。现今已确认三种结构相关的速激肽存在这些纤维中,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的作用,主要作用于小血管平滑肌从而调节血流。其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和动、静脉及黏膜下腺体。它们对伤害性刺激起反应,神经末梢去极化,导致多种神经肽的释放,产生血管扩张和蛋白质渗出。

☆芳香族环化酶(依赖性酶):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在过敏性鼻炎的鼻粘膜上有一种酶类物质。系附着于鼻粘膜上的嗜酸细胞老化后脱颗粒形成的化学介质。这些酶类物质可使人产生依赖性(成瘾性),为此,过敏性鼻炎一旦形成后,年年发病,甚为准,很难根除。

☆此外,还有β1和β2受体,与a受体形成连锁反应。

☆结论

1、刺激物受体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受体,它能被非特异刺激如尘埃、组胺、亚硫酸盐、冷空气等刺激,并通过鼻—肺反射发生反应效应。此种效应能被阿托品和局麻药如利多卡因所阻抑,组胺拮抗剂无此作用。

2、伤害性感觉神经参与主要通过伤害性刺激产生反应。

3、外源性刺激如: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溶液、辣椒素等。

4、内源性刺激如:H+、K+、前列腺素E2、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花生四烯酸、组织胺、缓激肽等。

5、应答反应:喷嚏、流涕和鼻腔开放程度的改变是鼻对各种有害或有益刺激的正常反应能力。鼻黏膜主要由上皮、血管和腺体组成,除接受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能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乙酰胆碱能神经的双重支配外,还受感觉神经及非肾上腺素能、非乙酰胆碱能机制的影响。这些神经纤维经过释放递质和神经肽,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复杂的反应,在调节鼻腔开放程度和分泌物生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对于鼻部刺激物受体、伤害性感觉神经、自主神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其目的是有待于更专一、更强有力的受体拮抗剂的开发及应用,这些药理学研究工具也助于我们在临床上寻求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药物组成

1、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首见于日本开发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

2、提取物为:伪麻黄碱、挥发油、木脂素、乌药碱。

三、麻辣素的局部作用与应用价值:

☆从该组药物中提取的木脂素、丁香醇、辣椒素混合具有麻、辣的感觉刺激,有人统称为“麻辣素”。鼻部黏膜应用后可选择性激活感觉神经细胞纤维末梢。作用于非特异性阳离子通道,使Ca2+向细胞内流。细胞内K+相地外流,使神经去极化,释放出促炎性神经肽(NP),产生鼻黏膜的刺激症状。由于本组药物又加用了钙拮抗剂,仅出现大量流涕及烧灼感,接着出现感觉神经阻滞效应,对麻辣素及其他伤害性刺激不起反应,几天后逐渐恢复。如长期使用,可使神经原NP递质耗竭,使Ca2+及Na+持续内流,Ca2+依赖性酶失活,线粒体破坏,最后通过氯化钠介导引起渗透性溶解,从而使感觉神经功能丧失。当再次接受伤害性刺激时而不引起鼻腔病理性副交感神经反射,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典型症状和病变。故可称为化学性脱敏疗法(各种鼻部炎症被免疫系统介入的机理逐步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识)。为防止常年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提供新的治疗途径。然而,由于味觉、心理和生理及感观的多因素影响下,个别患者呈不耐受型和典型反应,为此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八节息肉的缩水坏死术

消除鼻息肉



一、鼻息肉的成因

☆鼻息肉是鼻腔、鼻窦黏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赘生物。其成因至今不明,学说甚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Bernouilli现象:即用力吸气后鼻腔形成负压,将筛窦黏膜吸向鼻腔,日久形成鼻息肉。

2、多糖改变学说:认为由葡萄糖、胰岛素、肾上腺素不平衡,使基质中多糖增多,从而促使组织间质水肿,进而成息肉。

3、血管运动失调学说:认为血管失神经作用及鼻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黏膜水肿和息肉形成。

4、感染学说:由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黏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

5、变态反应: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反复发作,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黏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形成息肉。

二、鼻息肉的发病机制

☆鼻息肉的病因虽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原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过敏反应和慢性炎症刺激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研究发现,鼻息肉的发生过程是鼻黏膜上皮细胞和神经损伤活性介质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间质水肿细胞浸润压力增高,最终导致组织增生,发展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形成水肿样赘生物。经组织学研究证明,所谓的息肉就是鼻腔、鼻窦黏膜的炎性改变。

三、对于鼻息肉的认识

☆对鼻息肉的认识和治疗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以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论述和治疗甚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鼻息肉的发生是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致。多因嗜炙煿厚味,致使湿热内生,上蒸肺胃,结滞鼻窍而成。或因鼻窍长期受风湿热邪毒侵袭,致肺经蕴热,失于宣畅,湿浊渐积鼻窍,留伏不散,凝结成息肉之患。

☆对于该病的认识,过去一直认为属于肿瘤之类,息肉一旦形成即进行手术切除,以此解除鼻塞不通的困扰。有些病人虽经多次手术尚难根治,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鼻息肉生长的数目越多。其不知这种手术创伤的刺激是鼻息肉发生的又一因素,且手术对鼻腔造成了新的危害和并发症状。

☆在科研与临床实践中,我们在前人外治鼻息肉的经验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应用中药丹剂吹鼻介入疗法,使鼻中息肉化成鼻水慢慢流出,促使高度水肿的息肉赘生物自行回缩以至脱落。其方法简便易行,又无创伤,患者可自行治疗,一般7-10天息肉即可脱落。同时再服用宣肺通窍,泄湿散结的药物来治疗原发病灶,标本同治,就能达到根治鼻息肉的目的。

四、消息灵的作用原理

☆消息灵为经验方,出处不详,经过增减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消息灵的复合方剂,消息灵原为祛腐燥湿而设,性味猛烈;重在腐蚀,麻附辛汤则由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具有助阳解表之功。二方合用共奏“燥湿散结,敛肿开窍”之功。我所分别将其提取成具有助阳宣肺,散淤开窍的液体喷雾型,和燥湿散结,破淤醒神的喷粉型,联合应用鼻腔给药治疗鼻息肉。其寒热并用,虚实并举,燥中有滋,敛中有散,将其直接喷入鼻腔及息肉表面,一般5分钟后鼻中开始流少量鼻水,20分钟后息肉部分回缩形成皱折或软化。此连续应用以致息肉样赘生物水肿消除、回缩,最后变鼻涕样物,随鼻擤出而愈。纤维型和血管型息肉多在鼻腔结成较硬部分阻塞鼻道,日久可自行脱落。部分药理实验结果如下:

(1)抑菌与消炎作用:在体外(平板混合法)对多种革兰氏阳、阴性杆菌、霉菌及病毒均有抑制和杀菌作用;能显著抑制酵母,甲醛引起的大鼠关节肿胀,对抗巴豆油引起小鼠耳廓肿胀(提示对抗菌性炎症的液体渗出和组织水肿有抑制作用)。抑制抗大鼠免疫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胺引起的大鼠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大鼠塑料环内肉芽肿增生,对交叉菜胶、棉签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去肾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其作用原理一方面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另一方面对炎症过程的炎性介质释放,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渗出、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环节均有抑制作用。这种抗炎作用可能就是中医祛风湿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2)抗过敏与免疫抑制作用:该复合剂型有直接对抗反应物质,也能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致敏豚鼠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对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表明其能抗变态反应。本剂型还能降低豚鼠T细胞a嗜酸萘酯酶的百分率,表明有免疫抑制作用。

(3)局麻作用:在豚鼠皮丘试验中有浸润麻醉效力和

表面麻醉(兔角膜反射)作用,将药物涂于人舌

尖部半分钟,舌尖即有辛冷感,1分钟后有麻木感,

以后痛觉完全消失,1小时后开始逐渐恢复。

(4)局部收敛与刺激作用:对黏膜微血管呈先收缩(鼻腔扩大,息肉回缩)后缓慢扩张的过程,促进炎症分泌物的吸收及至消退并可产生收敛作用而保护鼻腔黏膜。对腺细胞则是先分泌亢进后抑制。产生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沉淀,在鼻腔用药的前3天左右反应最强,可持续两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减弱。该喷粉型药物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沉淀物,当皮肤、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异时,接触后其组织蛋白质立即被凝固,造成一层假膜而呈收敛作用。

(5)消除息肉的作用:该组药物除上述过敏、抑制免疫和炎症过程外,还是息肉消除和防治的前提和保证。其消除息肉的机制还在于其具有对鼻腔黏膜的先刺激收缩后亢奋抑制与再刺激亢奋收敛抑制的矛盾过程,即所谓中医“燥湿散结,敛肿开窍”的治疗过程。当鼻腔施以鼻液喷雾剂5分钟内,即呈现鼻黏膜及息肉收缩的现象,5~10分钟内随着少量水样鼻液的出现,水肿部分缓解,有利于息肉表面的再次给药和鼻黏膜的保护作用,局麻和镇痛的作用则为复合剂的刺激反应减少到最小程度,为治疗鼻息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鼻腔喷入丹剂(喷粉型)后,大部分丹剂喷洒在充分暴露的息肉表面,部分药物喷在相对正常的鼻腔黏膜上(实际均伴有不同程度各类鼻炎及鼻窦炎,部分息肉溃疡形成)。由于刺激作用大量鼻水流出,将药粉全部或部分冲掉,而后逐步干燥。减缓了丹剂药物对正常黏膜的损害,与此同时大部分药物与变异的息肉组织表面接触后,其组织蛋白即将被凝固20分钟可形成一层假膜而收敛,因息肉表面组织的破坏,少量炎性组织液渗出,息肉表面呈现血黏涕样半透明物,部分患者可随擤鼻涕时的物理作用而被擤出,再由于组织渗透压的现象,其高度水肿的赘生物组织液,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正常鼻黏膜部分)转移,部分组织液可随微血管的改善而进入微循环及淋巴系统。加之缓慢持久地抑制炎症等渗出的多因素作用,如此反复以致息肉消除或形成痂膜。

五、中药外治鼻息肉的开发前景

☆古代明医扁鹊有句千古不朽的名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是说人们所担忧的是身体患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则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鼻疗便是古老而又新兴的外治方法。与现代医学比,中医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方法的众多。古今实践证明,中药外治鼻息肉的方法,一看便知,一听便懂,一学便会,简便易行,药源广泛,方法众多,药用量小而起效迅速,外用安全可靠,多无副作用,故临床尽可用之,万一不适随时更替。

☆因此,在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外治鼻息肉的方法,不应只是继承问题,还应不断创新和发展。



第九节鼻窦炎的发生与根治



一、鼻窦炎概述

☆鼻窦炎是鼻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常继发于急性鼻炎,病变是指鼻窦黏膜的急、慢性化脓性炎症。重者不仅影响鼻窦粘膜及骨质,而且还可引起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并发症。中医称本病为“鼻渊”。特指化脓性鼻窦炎。

二、鼻窦炎的成因

☆鼻窦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急性鼻炎是鼻窦炎的常见原因,感染经粘膜下淋巴管或经窦口表面传播,因鼻塞不通时擤鼻不当时或喷嚏时可促其感染的发生。

2、游泳或潜水时含有病原菌的污水可经鼻窦口浸入鼻窦。

3、拔牙或牙根感染:上颌窦双尖牙或第一、第二磨牙根部感染:拔牙时损伤窦壁或将残根推入窦内,均可引起上颌窦炎症。称牙源性鼻窦炎。

4、鼻部骨折:由外伤感染经窦壁骨折处直接向窦内播散。

5、气压创伤性鼻窦炎:乘坐飞机,在游乐场乘坐高空升降游乐机械,由于气压骤变造成鼻腔内外压力失去平衡,引起黏膜充血感染。

6、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术后填塞物品,息肉、肿瘤等压迫窦口造成炎性病变。

7、邻近部位感染:如扁桃体炎、腺体肥大等。

8、全身因素:过度疲劳、受冷受湿、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紊乱等均能引发本病。

三、鼻窦炎的特征

☆鼻窦炎可局限在一个鼻窦,也可同时累及多个鼻窦,如上颌窦、额窦、蝶窦、筛窦等。鼻窦炎时除鼻塞脓涕外,头痛是其常见症状,称为鼻源性头痛。上颌窦炎时以面颊部疼痛为主,头痛的特点是上午轻下午重;额窦炎时前额部疼痛,上午重下午轻,筛窦炎时表现为额及两眼之间疼痛;蝶窦炎的疼痛部位则在眼球深处,并向头顶放射,有时伴发枕部疼痛。由于蝶窦炎缺乏典型的症状,容易漏诊,因此有人戏称蝶窦为“被遗忘的鼻窦”,常误诊为脑血管病变、神经性头痛而使炎症经久不愈。

四、中医治疗鼻窦炎的特色

☆本病有实证与虚证之分,实证起病急,病程短;虚证病程长,缠绵难愈。中医认为实证是由于肺经风热,肺失肃降或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胆失疏泻,郁而化火;或素嗜酒肉肥甘之物,湿热内生,邪毒循经上犯,结滞鼻窍,灼伤鼻窦肌膜,化腐为脓而病。虚证则是肺气不足,清肃不利,邪毒滞留;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郁结,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邪毒久困,肌膜破坏,而成浊涕,形成鼻渊(鼻窦炎)。然而无论虚实,均可引起鼻腔鼻黏膜血液循环障碍,血瘀气滞,粘膜红肿热痛,化腐为脓,发为炎症。为此,在治疗上我们提出了益气活血,祛腐化瘀,通窍解毒的方法。实践证明,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不仅疗效好而且愈后不易复发。



第十节鼻病发明专利新药简介及其应用



一、口服药物(0.5×40粒/盒)

1、鼻窦康胶囊普通型

主要成分:黄芪、当归、川芎、白芷、血竭、黄芩、辛夷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行气活血,通窍解毒、消炎止痛,收缩鼻腔黏膜之功效。适应于各类鼻病,尤为上颌窦炎时的首选药品,也用于鼻病恢复阶段的用药。

用法用量:每次4-6粒,每日3次。

2、鼻窦康胶囊D型

主要成分:龙胆草、藿香、黄芩、茯苓、石膏、辛夷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泄胆清热,利湿祛浊之功效。主治各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囊肿、酒渣鼻等病,于胆胃湿热的患者。

用法用量:每次4-6粒,每日3次,饭前服。

3、鼻窦康胶囊S型

主要成分:当归、赤芍、牛膝、红花、血竭、辛夷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化瘀,通鼻化滞之功效。主要用于气血瘀滞,鼻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以及鼻窦炎、鼻息肉、鼻囊肿、鼻腔癌变、肿瘤等病。

用法用量:每次4-6粒,每日3次。

4、鼻窦康胶囊HB型

主要成分:黄芪、当归、防风、五味子、白术、首乌、辛夷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养阴、利湿祛浊之功效。主要用于肺脾气虚,肝肾阴亏,气血失和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以及鼻窦炎、鼻息肉、肿瘤。

用法用量:每次4-6粒,每日3次。

二、外用药物

1、鼻窦康喷剂H型(液体剂20ml/瓶,粉剂/瓶)

主要成分:黄连、辛夷、鹅不食草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燥湿,解毒通窍之功能。适用于各类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流浊涕鼻窦不畅,以及鼻真菌病属于肺、胃热盛的患者。

用法用量:每次每侧鼻腔2-3喷,每日2-4次。先喷雾化剂再喷增效剂。

2、鼻窦康喷剂B型

主要成分:附子、细辛、辛夷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散寒除湿,宣肺通窍之功能。主用于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超反射性鼻炎、阿司匹林不耐受性鼻炎、变应性鼻窦炎、以及鼻真菌病、鼻息肉属于肺、脾气虚的患者。

用法用量:每次每侧鼻腔2-3喷,每日2-4次,先喷雾化剂,再喷入增效剂。

3、鼻窦康喷剂D型

主要成分:丹参、麝香、辛夷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窍之功能。主要用于各类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不通,属于气滞血瘀的患者。

用法用量:每次每侧鼻腔2-3喷,每日2-4次,先喷雾化剂,再喷入增效剂。

4、鼻窦康喷剂C型

主要成分:当归、肉苁蓉、冰片、薄菏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具有调养气血、滋阴润燥之功效。主要用于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干酪性鼻炎,属于气血失和,津亏阴伤的患者。

用法用量:每次每侧鼻腔2-3喷,每日2-4次,先喷雾化剂,再喷入增效剂。

5、鼻息肉喷剂(消息灵)(液体剂20ml/瓶;粉剂/瓶)

主要成份:枯凡、辛夷、黄柏、血竭等中药提取物。

功能主治:燥湿散结,敛肿开窍。适用于鼻息肉的治疗。

用法用量:每次2-3喷,每日2-4次。先喷雾化剂,再喷入增效剂。20分钟把鼻涕清洗干净再喷入一次增效剂。喷药5分钟后开始有鼻水慢慢流出,一般7-10天息肉即可清除。

6、鼻腔清洗液H型(250ml)

主要成分:黄连、辛夷提取液。

适用范围:抑菌消炎。适用于热证、实证性鼻病。主要为鼻腔清洗保洁用品。

用法用量:装入专用喷雾器中,反复喷入鼻腔清洗,每日1-2次或遵医嘱。

7、鼻腔清洗液B型

主要成分:辛夷、鹅不食草提取液。

适用范围:抑菌消炎,收缩黏膜。适用于寒证、虚证性鼻病。主要用于扩张鼻腔和鼻窦开口,有利于清洗介入治疗。

用法用量:装入专用喷雾器中,反复喷入鼻腔清洗,每日1-2次或遵医嘱。

8、鼻90(碧云散)

主要成分:蒺藜、白芷、辛夷、甘草等提取物制成的微球剂(似粉剂)。

适用范围:用于各类鼻炎,鼻窦炎的清洗介入治疗,也用于药物性鼻炎的防治。

用法用量:装入专用喷粉器中,在鼻腔清洗保洁的同时,每侧喷入2-3喷,每日1-2次或遵医嘱。

9、鼻80(消息灵)

主要成分:五倍子、细辛、血谒、麝香提取物制成的微球剂(似粉剂)。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鼻腔、鼻窦息肉、也用于萎缩性鼻炎、干酪性鼻炎的先期治疗。

用法用量:装入专用喷雾器中,在鼻腔清洗保洁的同时,将其喷入息肉表面,每日1-2次或遵医嘱。

10、鼻窦康贴片

☆本产品是由热敏磁化明胶为背景,制取一定强度的极性穴位贴片,贴敷于穴位上,可使静电磁力线充分穿透治疗部位,通过静电生物场效应,迅速激活该穴位的组织细胞和血管神经,产生可兴奋性动作电位,引起神经、血管肌肉和腺体的去极化过程,出现生物(经络)传导反应,10分钟内即能改善鼻部血液循环和腺体分泌,抑菌性蛋白酶含量增加,鼻组织充血缓解,从而快速治疗各种鼻炎、鼻窦炎。

11、洗鼻治疗器

☆“洗”:采用微量汞将高压药物微粒输送到鼻腔,

使鼻腔、鼻窦的鼻毒、鼻垃圾,脓性分泌物完

全排出,洗掉鼻腔内的致病菌和过敏源,脱掉

“脏衣服”,免除鼻穿刺;

☆“治”:将药物通过高压分解,迅速以微分子形

式均匀的喷撒鼻腔表面,具有抑菌消炎、收缩

血管、解除鼻炎和过敏症状;

☆“养”:通过液状药物的清洗保洁、滋养粘膜上皮组织,使其再生,得到修复,恢复免疫功能,达到换新鼻的目的。可谓“每天一分钟,鼻子畅又通;每天喷一喷,消灭致病菌”。

12、鼻息肉治疗器

☆将治疗器装入鼻息肉喷剂(消息灵)喷鼻,可消除鼻中息肉,让其化为鼻水慢慢流出,以至脱落后随擤鼻涕而出。



第十一节鼻腔清洗介入疗法

及其应用



一、定义背景及应用价值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是在给予鼻腔、鼻窦清洁的同时,介入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目前地球上的环境变化殃及着人类,土壤恶化,森林面积减少,水资源缺乏,化学工业污染引起了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菌群紊乱,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尘埃和杂物,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刺激和影响着我们的感官。而鼻腔本是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鼻病的发生,长期严重的鼻病还可以引起头晕、耳鸣、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现代文明病。因此,鼻病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成为现代人的多发病。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长赵胜堂教授对鼻病做了深入彻底的研究,推出了鼻腔清洗介入疗法,其应用价值在于更新鼻腔护理新概念,替代鼻窦穿刺疗法,以及穿刺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将清洗和介入两种方法分开来应用,扩大适用范围,即可独立的应用治疗疾病,也可作为治疗的辅助疗法缩短疗程。

二、功能与作用

1、清洗清洁鼻腔和鼻窦组织。

2、杀菌抗病毒。

3、消炎止痛。

4、通鼻窍扩张鼻窦口,利于鼻通气和鼻窦的引流。

5、防治感冒。

6、治疗各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

三、适应证

☆预防流感,治疗感冒及各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

四、术前准备

☆首先将喷雾器和喷粉器按相对应的清洗介入药物名称贴上标签。标有L为喷雾剂,标有P为喷粉剂,然后把药物倒入容器中,如B型液倒入贴有“B型”字样的喷雾瓶中。注意液体型药物加入喷雾器中时,不能超过喷瓶容量的1/2。粉剂不得超过1/3处,喷瓶与喷器的螺旋口一定拧紧,不得漏气。

五、操作方法

☆病人坐在椅子上,先将鼻腔擤干净头稍后仰45°,医务人员打开背灯,以额镜聚光反射在病人鼻部,先用雾化剂清洗鼻腔,医生以左手持前鼻镜撑开病人的一侧鼻腔,右手单手持喷雾器,挤压橡皮球2-3次后,右手先撤出喷雾器,左手随之撤出鼻镜,以同样的方法喷另一侧鼻腔,待喷入液体3-5分钟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喷入粉剂药物,让药物在鼻腔中保留20分钟后,病人自己擤出,治疗完毕。

六、注意事项

1、喷雾器或喷粉器的喷嘴不得接触到鼻腔黏膜或息肉组织,以免引起交感染。

2、如发现喷嘴堵塞,先拧开喷雾器,拔掉气压球和橡皮管,把橡皮管接到喷嘴上,反复按压橡胶球至通气良好为止。

3、喷入粉剂至少保留20分钟后,再擤出。

4、凡鼻病患者应忌食辛辣食物及酒类半年。

七、治疗原则

☆一般鼻病清洗介入治疗的顺序为:先喷雾化剂B型,后喷入H液,过3-5分钟后再喷入鼻90粉剂,每次每侧鼻腔各喷入2-3喷药物,寒性鼻病只需用B液,热性鼻病只需用H液。

八、病案治疗

1、过敏性鼻炎:先喷入B液,后喷鼻90,1-2次/日。连用30日。

2、血管运动性鼻炎:先喷入B液,后再喷入H液,再喷入B液,过3-5分钟后再喷入鼻90。(超反射性鼻炎同)

3、霉菌性鼻炎:先喷入B液,后喷鼻90,过5分钟后用H液反复清洗,再喷入B液,后喷鼻90。

4、肥厚性鼻炎:先喷入B液,后喷鼻90,过5分钟后把鼻涕擤干净再喷H液和B液,最后喷入鼻90。

5、干燥性鼻炎:先用H液反复清洗,再喷入鼻90。

6、萎缩性鼻炎:先用H液反复清洗,过10-20分钟把鼻痂擤出,再喷入H液后喷鼻80,连用3-5天后,改用鼻90。

7、鼻窦炎:先喷入B液,过5分钟后把鼻涕擤出,再用H液反复清洗,再喷入B液后喷鼻90。

8、鼻息肉:先喷入B液,过5分钟后把鼻涕清除干净,再喷入鼻80。10-20分钟可有鼻水慢慢流出,每日1-2次,一般7-10天息肉即可消除。

9、治疗感冒:先喷入B液后喷H液,再喷入鼻90,每日2-3次,连用3天。



第十二节鼻部保健按摩操的实施



☆我们编制了一套鼻部按摩法,曾于2002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展播,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一、先用两手中指同时打击两侧太阳穴处约五分钟,打击力度以患者自身能够忍受为准则;

二、然后用两手食指在鼻背两侧上下反复摩擦,致感觉鼻子发热,呼吸顺畅为度;

三、最后在鼻翼两旁(即迎香穴处)用食指尖用力按压旋转,可立即觉到局部和鼻子酸胀,如此坚持5分钟后结束。

☆全部过程持续大约15分钟。

☆这样只要每晚能保持做操一次,即可促进鼻病康复,同时又能增强抗病能力,防止鼻病复发的作用。



第十三节各类鼻病中医特色治疗

要点

我们认为以现代医学明确诊断,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清洗介入疗法综合治疗,让患者“对号入座”对症下药,可使各种鼻病得以早日康复。

一、治疗总则:畅通鼻道、抑菌消炎、活血化瘀、修复粘膜四大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案:治疗各种鼻炎、鼻窦炎,设七天为一疗程,一般分为治疗期(2个)恢复期(2个)和巩固期(2个)三阶段全程综合治疗(个别鼻病应适当延长)。在治疗期第一疗程如再应用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或隔日一次配合治疗,即可迅速缓解病情又能缩短疗程;治疗鼻息肉应分两个阶段治疗:先消除鼻息肉,再治疗引起鼻息肉的原发病灶,其病才不会复发。

三、基本证型:

1、正虚邪盛型鼻病(普通型):由于机体正气不足,体质偏虚,邪毒乘虚而入,滞留在鼻窍而引发鼻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鼻塞、鼻音较重、流白粘涕、鼻粘膜色淡、舌质淡、苔薄白,适用于“普通型”胶囊治疗(同时配伍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如兼见粘膜恢暗或暗红,舌质紫暗,可配合含“S型”同时应用;如出现鼻涕黄白相兼,舌苔心黄,可配合“D型”同时应用;如出现舌质胖嫩,或有齿痕,可配合“HB型”同时应用。总以行气活血,通窍解毒为法。

2、气滞血瘀型(S型):由于外邪侵入鼻窍,邪毒滞留不善,阻于脉络,遏滞气血引发鼻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不通、鼻甲肿实暗红、头脑胀痛、眩晕耳鸣、舌质紫红或有瘀点。适用于“S型”胶囊治疗(同时配伍鼻窦康喷剂D型喷鼻);如兼见鼻流浊涕、舌苔黄腻,可配合“D型”同时应用;如粘膜灰暗,舌有齿痕,前配合“HB型”同时应用。总以活血化瘀,通鼻化滞为法。

3、胆胃湿热型(D型):主要见于心情郁闷、喜恕无常、或喜高脂肪食物、或喜嗜烟酒,导致湿热内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重如裹、头痛剧烈、鼻粘膜肿胀鲜红、鼻流黄涕、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此型适用“D型”胶囊治疗(同时配伍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总以泄胆清热,利湿祛浊为法。

4、肺脾气虚型(HB型):肺气虚弱、邪滞鼻窍、脾气不足,导致湿浊滞留于鼻窍。临床主要见于鼻流清涕、鼻粘膜色淡或苍白,遇冷刺激病情加重,怕冷恶风,舌淡苔白或有齿痕。此型适用于“HB型”胶囊治疗(同时配伍鼻窦康喷剂B型喷鼻)。总以益气养阴,利湿祛风为法。

四、举例:化脓性鼻窦炎,属于气滞血瘀型,兼见鼻流浊涕,舌苔黄腻的患者。

1、口服:(1)鼻窦康胶囊-S型1盒每次3粒,每日3次。

(2)鼻窦康胶囊-D型1盒每次3粒,每日3次,饭前服。

2、外用:(1)鼻窦康贴片1盒穴位贴敷

(2)洗鼻治疗器1套洗鼻用。

(3)鼻窦康喷剂-H型,每次每侧鼻腔2-3喷,每日4次。先喷雾化剂,再喷增效剂,20分钟把鼻涕擤干净再喷一次增效剂,以增加治疗效果。

3、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治疗一次,连用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一.高反应性鼻病

1、过敏性鼻炎

(1)肺气虚弱,风寒外袭

主证:喷嚏频作,清浠量多,畏寒喜温,气短音低、舌淡苔白。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6粒/次,3次/日,恢复期用普通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7天1盒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B型,每日4次,恢复期2次/日,巩固期1次/日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第一周隔日一次,以后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晚一次连续三个月

(2)肺脾气虚,水湿上泛:

主证:鼻塞声重,头重头晕,四肢倦怠,舌有齿痕。

治疗:治疗同肺脾气虚,HB胶囊改用9粒/次。

(3)肾气亏虚,肺失温润:

主证:涕清如水,背寒恶风,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加普通型合用。

外用:同上。

(4)肺经郁热,风热侵袭:

主证:鼻胀鼻塞,鼻流浊涕,心中烦热,遇热加重。

治疗:同上。胶囊普通加D型合用。

注:花粉症的治疗:宜预防性治疗为主,即发病前15天开始治疗,第一年3个疗程,第二年2个疗程,第三年1个疗程。连治三个预防年;如系发作期间就医,可先用1-2个疗程控制症状,来院再全程防治。

2、血管运动性鼻炎

(1)肺经蕴热证:

主证:鼽嚏遇冷热变化激发,鼻热、鼻粘膜色红水肿,舌尖红、苔薄黄。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加普通型各3粒。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B型。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同上。

鼻部按摩操:同上。

(2)心肝郁热证:

主证:鼽嚏遇情绪激动易发,心烦易怒,鼻粘膜色暗红水肿,舌质紫暗,苔薄黄。

治疗:S型鼻窦康胶囊6粒加D型胶囊3粒,外用喷剂用B型。其它同上。

3、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

辨证论治同过敏性鼻炎,口服胶囊以普通型为主。

4、超反射性鼻炎:

主证:喷嚏为主,少有鼻涕,鼻粘膜充血红肿,舌红少苔。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或普通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B型。

5、阿斯匹林不耐受性鼻炎:

主证:持续鼻塞,咳喘气短,喷嚏频作,舌质略淡。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可选配S型或HB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B型,可与鼻息肉喷剂(消息灵)交替使用。

6、鼻纤毛失动症:

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

外用:鼻窦康喷剂B型喷鼻。

二、鼻息肉

1、肺经蕴热证:

主证:息肉色红,鼻粘膜暗红,鼻热涕黄,舌红苔黄。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加S型合用。

外用:①鼻息肉喷剂喷鼻,待息肉消除后改用鼻窦康喷剂H型。

②鼻息肉治疗器洗鼻,待息肉消除后改洗鼻治疗器。

③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2、痰湿结聚证:

主证:息肉色白如脂,鼻粘膜苍白,涕白量多,头重头闷,舌淡苔白腻。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

外用:①鼻息肉喷剂(消息灵)喷鼻,待息肉消除后改用鼻窦康喷剂B型治疗。

②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③鼻息肉治疗器洗鼻,待息肉消除改用洗鼻治疗器洗鼻。

3、湿热积结证:

主证:息肉色红,涕黄量多,鼻粘膜潮红,口苦纳呆,舌红苔黄腻。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6粒加普通型3粒合用。

外用:①鼻息肉喷剂(消息灵)喷鼻,待息肉消除后改用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②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③鼻息肉治疗器洗鼻,待息肉消除后改用洗鼻治疗器。

4、肺脾气虚证:

主证:息肉淡白,涕清稀白,倦怠乏力,易患感冒,

纳差便溏,舌淡苔白。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

外用:①鼻息肉喷剂(消息灵)喷鼻,待息肉消除后改用鼻窦康喷剂。

②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③鼻息肉治疗器洗鼻,待息肉消徐后改用鼻窦康喷剂B型。

注:息肉是继发性疾病,待息肉消后再治疗引起鼻息肉的原发病灶其病才能根治。

三、非特异性鼻炎

1、慢性单纯性鼻炎

(1)肺经郁热,鼻窍不利:

主证:间歇性鼻塞,语声重浊,涕多稠黄,咽干咳痰,舌红苔黄。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加普通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第一周隔日治疗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晚一次,连用3周。

(2)肺脾气虚,寒邪滞留

主证:交替性鼻塞,鼻涕清稀遇寒加重,鼻甲色淡,咳痰气短,舌淡苔薄白。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B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第一周隔日治疗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晚一次,连用3周。

2、肥厚性鼻炎

主证:持续鼻塞,涕多粘稠,鼻粘膜肿实紫暗,舌质暗红或有瘀点。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S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D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第一周隔日治疗一次,第二周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两个月。

3、干酪性鼻炎

(1)肺经蕴热证:

主证:进行鼻塞,黄稠脓涕呈豆渣样物质。咳嗽气热,舌红苔黄。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每次9粒。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两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两个月。

(2)湿热积留证

主证:鼻塞已甚,涕黄腥臭呈干酪样物质,头昏身重,舌质红苔黄腻。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6粒加S型3粒。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两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两个月。

(3)气血两虚症:

主证:病变已久,鼻内白色腐物,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加普通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两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两个月。

4、干燥性鼻炎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C型喷鼻,连用一周后改为H型。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两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晚一次,连用一个月。

5、萎缩性鼻炎

(1)阴虚肺燥证

主证:鼻干无涕,干咳咽痒,舌红少苔。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加S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C型鼻息肉喷剂(消息灵)交替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3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天两次,连用3个月。

(2)肺肾阴虚证

主证:涕痂秽浊,粘膜色红糜烂,咽干咳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加D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喷剂C型与鼻息肉喷剂(消息灵)交替喷鼻。

②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③洗鼻治疗器洗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3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天两次,连用3个月。

(3)脾气虚弱证

主证:鼻涕黄绿腥臭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唇舌色淡。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与普通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C型鼻息肉喷剂(消息灵)交替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3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3个月。

(4)阴虚瘀阻证

主证:粘膜极度萎缩,履治不效,舌质暗红,或有瘀点。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S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C型鼻息肉喷剂(消息灵)交替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一次,连用3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3个月。

四、化学性鼻炎

1、内分泌性鼻炎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与S型合用。

外用:①洗鼻治疗器洗鼻。

②鼻窦康喷剂B型喷鼻

鼻部按摩操:每晚一次,长期应用。

2、药物性鼻炎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

外用:①洗鼻治疗器,用生理盐水洗鼻一周,严重者可配0.5%的地塞米松洗鼻。

②鼻窦康喷剂B型,自第2周开始喷鼻。

鼻部按摩操:每晚一次,连用3周。严重者可随时应用。

3、职业性鼻炎:(同上)

五、特异性鼻炎

1、淋病性鼻炎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

外用:①洗鼻治疗器洗鼻。

②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两次,连用两周。

2、鼻真菌病(霉菌性鼻炎)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加D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恢复期改为B型。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两次,连用两周,后改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两个月。

3、鼻硬结病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S型可选配D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两次,连用两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鼻部按摩操:每日两次,连用3个月。

六、鼻窦炎性疾病

1、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1)肺经蕴热

主证:脓涕黄浊,迁延不愈,鼻粘膜色红增厚,鼻热咳痰,舌红苔薄黄。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加D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一次,连用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2)湿热痹阻证

主证:鼻涕黄粘腥臭,鼻塞头痛,午后较甚,鼻粘膜潮红肿厚,舌苔黄腻。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一次,连用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3)气血瘀阻证

主证:鼻涕白粘或黄白相兼,头昏闷痛,无定时,鼻粘膜暗红肥厚,舌质紫暗。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S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一次,连用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4)肺脾气虚证

主证:鼻涕白粘,头昏冷痛,遇风冷加重,倦怠懒言,舌淡苔白。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B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一次,连用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5)肝肾阴虚证

主证:头顶后枕痛甚,绵绵不休,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手足烦热,舌红少苔。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HB型加D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一次,连用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2、霉菌性鼻窦炎:

治疗:内服:①鼻窦康胶囊D型,大量口服,可增至每次9粒。

②黄芪30g水泡熏服,每日一剂。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每日两次,连用两周,后改为隔日一次。

3、变应性鼻窦炎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普通型加HB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B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一次,连用两周。

4、窦口—鼻道复合体综合征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S型加HB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D型喷鼻。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隔日一次,连用两周。

5、鼻囊肿

治疗:内服:鼻窦康胶囊D型加S型合用。

外用:①鼻窦康贴片穴位贴敷。

②洗鼻治疗器洗鼻。

③鼻窦康喷剂H型喷鼻。









献花(0)
+1
(本文系愚公60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