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棋故乡说“象棋”参加“首届中国象棋文化节”象棋文化论坛随笔(下)

 夕阳红10 2021-12-06

(2006-11-12 19:19:11)

中的华彩乐章--幽雅的激情

在这篇乐章里,年逾古稀的著名古谱收藏家、曾任中国象棋部主任的刘国斌先生手持珍贵的古谱、如痴如醉地讲述着他寻觅失传的古代棋谱的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表现老一辈象棋艺术家对象棋的灼热赤诚;陕西棋界名宿张丰先生的《“自出洞来无敌手”问世考》好似刘国斌老师的搭档,从另一个方面记述了挖掘象棋古典文化珍稀的可贵。

棋具收藏家张超英先生用电脑展示了从唐代至明清年代的象棋棋子,深入浅出地道出象棋文字在推广汉语方面的功能,并对推广和改革棋具提出了切实的看法:象棋棋具要不断深化、平民化,平面化才易携带、突出汉字而彰显华夏文化、材质好、优雅才经得起时间考验....张超英先生现在是北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在百忙之中仍能醉心于象棋的考古和收藏,并撰写了大量弘扬棋文化的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橘梅英雄传》就是他的力作,曾在网络热播,很有影响力。

三、象棋是艺术、是科学、是竞技、是教育、是形象思维和人生哲学

关于象棋是什么的研讨总是容纳着百家之言,在这次论坛上,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资深的象棋大师黄少龙先生浓墨重彩地讲述了象棋中所涵盖的艺术、科学、竞技、教育的功能和四者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教育的功能:“象棋教育不仅是为了出象棋国手、大师,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这是在大、中、小学开展象棋的意义”。黄教授本人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在高校普及象棋,并在象棋著述和象棋软件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与黄教授相似的学者、《象棋系统论》一书的作者、湖北华东科技大学教授阮宜正先生以《象棋与思维》为题目,言简意赅,突出了人脑不同于电脑的特点,象棋开发大脑、促进形象思维和联想的主题。另一位棋坛“双枪将”、特级象棋大师、上海棋队功勋教练员徐天利老师的《感悟象棋人生》,用一个专业棋手五十多年的经历讲象棋,他以诙谐幽默描述风雨人生,引来阵阵笑声,更引发了笑声后的思索。徐老师讲道:“象棋带给我人间的真善美,给我无比的人间温暖,使我修身养性,宠辱不惊,没有骄傲自满,但有不卑不亢”。徐老师的发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流露出他豁达坦荡的胸襟,令我这个后辈油然而生敬意。培养出两位女子世界冠军(郭莉萍、王琳娜)的黑龙江籍象棋大师孙志伟老师在《象棋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竞技体育的融合》中也强调了象棋的教育功能,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作用巨大。

四、对象棋竞赛编排、规则领域的深入探索、对象棋科研的寻幽探微

象棋的规则在体育项目中是较为复杂的,其复杂表现在判法多样性和非唯一性,多年来众说纷纭,象棋比赛中也是常有争议,对此,元老级象棋大师、国际级裁判季本涵老师在《象棋“ 一棋两规现象之思索》中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建议 外为中用,在国内正式引用亚洲棋规,主要是业余棋手比赛用,与国际接轨”,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国内规则和亚洲棋规,为再次修改规则提供实践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恢复象棋古代礼仪的诚挚之言,季老师以七言诗《集古.楚河汉界行》结束了演讲:“咫尺楸枰计虑深,汉将旌旗遍楚城。千古江山同此局,一着成功见太平”

象棋界权威裁判长、与他人合作研制的象棋编排软件获得过国家科技成果奖的安徽朱宝位老师演讲了《象棋竞赛管理科技化的尝试》,讲述了他对软件的更新和升级的认识,以切身体会道出裁判工作的甘苦,阐明了使用软件编排具有合理性和唯一性。朱老师近年来屡在全国象棋大赛上担任总裁判长,指挥若定,精明强干,是象棋裁判界的中流砥柱。

国家级裁判、北大毕业生、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上与同学一起打出“小平你好”旗帜的栾晓峰先生以《人工智能与象棋文化》为题,讲述了弈棋的基本原理=象棋与逻辑思维的转化,认为象棋更接近于数学,而人工智能研究丰富了象棋理论、有辅助性功能,使棋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以及资源共享带来的利弊,栾先生的发言很有说服力。

五、期待提高棋手素质、呼吁象棋著作精品

棋界著名活动家王品璋老师在《论棋手的素质和修养》中针砭时弊,面对一些棋手在修养和体质上的“亚健康”现象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需要一种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接触社会,磨炼意志,与民同乐”,强调了“内强修养,外树形象”,这些话恰如苦口的良药,对棋手具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作用。

与王老异曲同工的是人民日报体育版主编李中文先生的《象棋的新闻报道》,说其相似,主要是共有的批评精神,认为中国象棋界年青的一代缺少进取精神,认为“象棋界应打造明星面貌,不断推出新赛事,引起共鸣”。

著名棋书编辑、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杨柏伟先生在《起起落落数百秋--关于棋谱的出版》中细数了各个年代的象棋书籍问世情况,赞扬了早期的象棋著作精品多、象棋高手著书立说泽及后辈的佳绩,对时下象棋出版业陷入的低谷感到忧虑,呼吁象棋多出精品,多些流传后世的佳作......

说不尽的象棋,说不尽的象棋文化,我不揣浅陋,将拙文《论象棋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前景》在大庭广众广众之前演说了一回,经历了这次文化论坛的洗礼,我更加感到弘扬、传播古老而又年青的象棋文化,虽任重道远,却前景绚烂,因为有这么多人在关爱象棋、支持象棋,我相信:象棋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