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后服务方案

 凌江鹤 2021-12-06

鸭池镇鸭池小学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

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 号)《教育部关于督促“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人的通知》(教基司函〔2021〕33 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毕节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启动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全面启动我校课后服务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为把“课后服务”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特成立鸭池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长:孙宇

副组长:商西、聂江洪

 员:谢安保、胡驰、邵书美、彭文练、王云、高飞、杨玲、孔德秀、刘江、王万能、邓艳梅等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1.拟定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处理课后服务工作的日常事务。

2.配置各班课后服务人员,督导教师高质高效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服务内容,不断改进课后服务内容与辅导方式。

3.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安排领导、教师值日,负责课后服务期间纪律巡视和安全检查,及时研究解决课后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二、课后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1.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

3.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好课后服务,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进一步强化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5.把做好课后服务作为“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确保课后服务全面高质量开展。

三、制定落实课后服务方案

1.压实管理和主体责任。学校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该方案通过鸭池小学支部党委会讨论同意,经鸭池小学教职工大会公示。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确保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2.课后服务方式:采用“5+2”模式,即学校每周 5 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 2 小时,中午课后服务根据学段每天开展 1 个学时,下午课后服务时间自16:05 至 18:05。

3.服务内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延伸环节,以基本托管服务为主,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基本托管服务包括学生自主作业、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师答疑等学习活动,按每天一个学时进行安排,小学生争取在校完成作业;素质拓展服务包括文艺、劳动、体育活动、科技创新、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4.对到校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家长,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

   四、强化落实课后服务保障

(一)学生课后服务遵循“自主参与、校内实施、公益导向、安全第一”的原则。

1.落实自愿需求。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在自愿的前提下,学生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填写“鸭池小学课后服务申请表”、班级审核、并签订《鸭池小学课后服务责任书》,学校统一报名登记。

2.学校提供校内教师、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他后勤安全保障。

3.课后服务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

服务群体。对于家长要求在校外另行实施的,中小学校要主动提醒家长选择有资质、有保障的课后服务机构。

   4.明确家长委员会职责。学校开学初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和家长会。大力宣传课后服务的相关文件精神、政策依据、服务原则、服务办法、服务费用等系列问题。家长委员会履行学生课后服务的组织、运作、效果评估等重要职责。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中来。

(二)落实普惠优惠。课后服务以内部供给为主,一般由本校教职工轮班承担,可聘任退休教师、志愿者参与;

(三)落实公益服务。

1.学校不得强制有需求在校自主学习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结束前离开学校。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2.不集中授课,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将主要组织学生自学,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答疑解惑。

3.学生课后服务内容兼以课外兴趣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健全学生心智和人格。将合理开放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科技种植园、计算机室、实验室。

4.加强与民政、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沟通协调,发动利用组织优势,吸纳和招募熟悉青少年教育的志愿者等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四)落实安全保护。课后服务安全保护做到五个确保安全:一是加强课程内容审核,把好外聘人员资格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做好家校无缝对接,做到出入管理有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三是做到服务供给张弛有度,确保学生心理安全;四是做到老师教导有方,确保学生活动安全;五是做到市场监管有力,确保学生食品健康安全。

(五)落实激励保障。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有效性。通过绩效考评、课时计算、评先选优等激励机制,发动教师无私奉献等方式解决制约课后服务全面开展的困难。

五、强化课后服务报送工作各中小学校要运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向社会广泛宣传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和成效,使课后服务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推动课后服务工作不断走上新合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