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汗症需要强化心阳

 火岩山 2021-12-06

读者互动

(停电的日子才能让人明白现代人对电的依赖,真难想象未来如果资源枯竭了,没水没电该如何生活。这几天手机都不敢多用,没事还得找个地方蹭个电。到了晚上只能看着蜡烛发呆,要不就只能早点休息。睡太早了,有时候中途还得起来。老小区电线给烧了,还不算严重,要是住电梯楼还不知道每天得爬多少楼了。)

Image

正文开始

冬季最容易发生的病就是和心脏有关的疾病了,心慌心悸,心脏不舒服,甚至脑梗和心梗。心主管全身血脉调控,也是唯一一个从来不休息的脏腑。随着人年岁的增长,身体最直接损耗的就是心脏阳气。

这心脏阳气一旦被消耗,很多人就会感觉心慌胸闷,一动汗水就出来,吃饭的时候都不敢吃太饱,水也不敢喝太多。这些水谷精微进入人体最终也是需要脏腑消耗阳气来温化的。

可能没有体验过的人永远不明白一动汗水就能湿透全身有多么恐怖。觉得不就是多出了点汗水嘛,至于这样?

在中医里面讲了,血汗是同源的。也就是说流血和流汗其实差不多,都会消耗身体里面的大量能量。越是虚弱的人,越容易出虚汗。人体排汗本来是好事,可以把身体里面垃圾毒素都给清理出去,可是太多了就是灾难了。

Image

丹田里面的能量,有可能因为大汗一出立马就被消耗一大半,这些能量是供应我们各种生命活动的,这里被提前消耗掉,人就没有能量可以支持这些生命活动了。本来可以跑可以跳的人,因为出汗太多,导致能量流失了,人就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了,越不动,体内阳气越少,越容易出虚汗,这就是恶性循环。

这样躺在床上休息和平时那种休息还不一样,这是没得选择的必须躺着休息。汗水出了太多,如果不及时擦干,还容易导致身体受寒。尤其是出汗的时候毛孔都已经打开,这时候寒气非常容易入侵身体。

寒气如果进入太多,那个部位气血运行也会受到影响,轻则流鼻涕,打喷嚏,重的话就会疼。寒气导致经络堵住以后,身体气血运行受阻,就会疼。四肢关节都容易出现疼痛,并且从出汗极热状态快速转化到极寒状态,对人也是一种煎熬。

以前遇到过好几个多汗症的人,她们在家都会准备很多衣服,厨房,卧室,客厅,各个地方都会放一些衣服,如果出汗太多,立马就会把衣服换下来,不然一会就会感觉特别凉。也非常容易感冒,浑身都是湿的,那种感觉非常难受。

Image

有个多汗症患者就特别喜欢艾灸足三里,还是用比较粗的艾条灸,她们觉得太细灸的感觉不是很好。粗艾条每次灸足三里的时候都会感觉特别舒服,大多数时候,艾灸足三里比较透的时候,身体那一天都不会感觉有太多的汗水。

足三里就是补虚第一穴道,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艾灸这里非常敏感,古书上讲,艾灸足三里如同吃老母鸡,只要三里常不干,身体就不容易感冒。(这里三里不干,是用发泡灸,你可以理解为灸量大。一般不是特别虚弱的人也不建议直接用古法艾绒在穴道上直接灸)

前几天讲心脏问题的时候也提过一个特别的穴道,至阳穴。那里补充心阳效果也特别好,尤其是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艾灸这里感受也特别深。那个读者出现心脏绞痛,每天睡觉都会疼,害怕睡下去人就没了。

Image

让他灸了内关穴以后舒服多了,能够睡下去,但是白天时不时还会感觉心脏隐隐作痛。用了至阳穴才一次,艾灸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心脏绞痛立马消失,持续二十四小时没有再疼过。他艾灸至阳穴的时候反馈,至阳穴出现一个大红疙瘩问我咋办,我告诉他是病灶点,摸上去应该会疼,说明我们没有找错地方。(打过某东西感觉心脏不舒服的,也可以艾灸这里缓解一下)

事实上也是如此,第二天艾灸至阳穴的时候明显发现大红疙瘩变小了,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印子在那。第一天灸完至阳穴就没有痛点了,心脏绞痛也没在出现过。后来又灸了一天,红疙瘩彻底消失,那个读者以前那种心慌心悸心脏绞痛感觉全部消失。这期间,出了喝水没有吃过任何药物,疙瘩也是看着消除的。

身体虚弱的人,心脏难受的人就可以用这个穴道。先艾灸后背的至阳穴,再灸阴郗穴。严重点的人,出汗特别多的可以加一个隐白穴。就这三个穴道就可以了,快速帮助你把心阳补起来。症状就可以消失,少海穴如果疼痛的,可以先揉揉,这样艾灸阴郗穴效果好一些。不然那里堵住了,阴郗穴效果就会差很多。

Image

都是一条经络的穴道,作用都差不多。平时艾灸肚脐和足三里增强体质就行了。这个可以对全身进行补充,这两个都是大穴,可以长期灸的。除非夏天神阙穴慎重使用之外,其他时候都还好,不要用太粗的艾条灸肚脐,注意补水这样就没事。

阴郗穴主管全身水液,只要是汗水的问题都可以找它,一般有问题的人在此处还可以摸到一个肉疙瘩,要不这就就特别疼。没有感觉到人去少海穴附近寻找痛点,先把那里弄通了再解决这里的问题。

实在觉得这些麻烦的,可以用《伤寒论》上面的办法。“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甘草汤直接去药店拿就是了,上班的人没时间按摩艾灸的,可以试试汤药。

Image

有条件,有时间能按摩艾灸解决的的问题就不用汤药了,毕竟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药物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当用才用,也不能太依赖了。等身体好点了,还是要多晒太阳多锻炼才行的。你不能老是喝药,不然如何算恢复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