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布拖,架设筑梦之桥

 基业长青俱乐部 2021-12-06

“布拖,我们来了,龙潭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我们终于要见面了!”坐在颠簸的车子里,我的思绪不禁随之翻涌……

布拖,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的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条件非常贫困落后,有些地方还是人畜同居,是失学、失依儿童较多的一个县。


扶贫先扶智,我们深知,要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现象,就必须从教育帮扶抓起。基业长青自2013年以来,每年都会给当地的龙潭镇中心小学捐赠助学物资,并设立了“基业长青助学基金”,八年来坚持不懈,为布拖的穷困学生们送去来自社会、来自北京、来自企业的温暖;一封封字迹稚嫩的感谢信,让我们心生触动,深刻感受到捐资助学的意义与价值。

这次因项目缘故,我和同事得以来到深处于大凉山中的龙潭镇中心小学,亲眼去看望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初冬的大凉山,神秘而苍凉,我们满载着沉甸甸的助学物资,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在霏霏冷雨中跋山涉水十几个小时,终于来到了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当我们来到教室,孩子们正整齐乖巧地坐在教室里迎接我们的到来。看着他们纯净而胆怯的眼神,并不合身的、破旧的衣服,仿佛瞬间读懂了生活的厚重、岁月的悲喜,一时间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说是心灵的洗礼也不为过。

当我们的孩子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安然入睡时,布拖的孩子正望着天上的星星,盼着外出打工为自己挣学费的父母的归期;当我们的孩子在爷爷奶奶佑护下无忧无虑地玩耍时,懂事的彝族孩子们已经背起箩筐、拿起镰刀去山里分担家里的生活压力;当我们的孩子为作业太多而烦恼时,布拖的孩子爱不释手地反复翻阅几本早已破旧的课外书,眼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

我不禁有些惭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强呢?一个没学过什么大道理的孩子都懂得去承担、去奋斗、去争取,当我们遭遇困难坎坷,又有什么理由去退缩、去抱怨呢?

从日出到日落,时间竟然走得这样匆忙。与孩子们挥别时,我们也不禁有些不舍。

归途中多次偶遇我们服务的多个央企建设工地,其中不乏白鹤滩这样的大国工程,敬佩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联想到前阵子刚看过的描写老铁道兵(也是今天服务的某建筑央企)工程壮举的电影——《峰暴》,深感身逢盛世何其有幸,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到处充满欢声笑语,还有人为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我们基业长青人,也理应为祖国的公益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架设通向未来的筑梦之桥。

正可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一场凉山布拖之行,于我们,何尝不是一段难忘的精神之旅;这一条助学筑梦之路,于老板于企业,何尝不是一场伟大的修行。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公益活动中来,与我们一起,帮助贫困学生打造放飞梦想的未来!


作  者 | 杨兴凤、葛紫燕

编  辑 | 小青



● 国家双碳目标引导下,建筑企业应如何行动
● 打磨国际工程业务的“金刚钻”
● 解码未来领导力!
● 深度对话 | 如何整合全球资源?
● 对话袁立 | 不用悲观,但要清醒
● 数字化时代如何为国际工程人赋能?
● 项目风采 | 重庆工程公司2021年项目经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