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道德标签”

 熙桓心理 2021-12-06

孩子拿了家里的钱,你会怎么做?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总是轻易地给孩子贴上“道德标签”。

比如,孩子不肯把手里的食物分给奶奶,奶奶说他:“宝宝现在都这么小气,长大更不会孝顺奶奶了!”

小女孩看见同学穿漂亮衣服,回家嫌自己的衣服丑,被妈妈说:“咱们不能爱慕虚荣,跟人攀比。”

如果孩子拿了家里的钱,更会被家长训斥为“小偷”“道德败坏”。

妈妈发现抽屉里少了200元钱,她怀疑是儿子俊俊拿的。

晚上,妈妈把俊俊叫过来严肃审问了一番,俊俊支支吾吾地不承认,妈妈舒了一口气,说:“妈妈也相信你不会做这种道德败坏的事情。”

过了几天,妈妈正在午睡,突然听到摸索口袋的声音,她一看,是俊俊在翻她的大衣口袋。

妈妈当时的感觉就是“一盆凉水从头泼到脚”,她一下跳起来,吼道:“家里出了小偷是吧?你给我过来!”

一顿打是免不了了, 妈妈边打边说:“你才小学三年级啊,妈妈有没有跟你讲过'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啊,你上学都学的什么,学的偷东西,学的撒谎骗人吗?妈妈对你真是太失望了!’

最后,妈妈罚俊俊写了保证书,俊俊哭着说以后不会再拿家里的钱。

可是没过多久,俊俊的老毛病又犯了。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啊?

我们可以体会到俊俊妈妈的心情,她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严重,是孩子的道德品质出了问题,但是实际上,孩子的心思很单纯,他的动机没有那么复杂,真正让孩子变坏的反而是家长这种动辄给孩子贴上“道德标签”的态度。

《夏山学校》的作者,著名教育家、 心理学家尼尔说,有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说教的时候,将整个道德制度强加在并没有完善的道德意识的孩子身上,然而他们不了解这样做的后果,也不愿意去正视。

千万不要把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加以审判,负面的“道德标签”真的会毁掉一个孩子。

在道德指责中,孩子的名誉遭受剥夺,人格遭受羞辱,而年幼的孩子作为弱势的一方只能默默忍受。

更严重的是,孩子们甚至接受了这种过分的羞辱,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要么因此而自卑,要么破罐子破摔,从此放弃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同样是孩子拿家里的钱,另外一位妈妈是这么做的。

最近,妈妈发现钱包里总是有些钱不翼而飞了,开始是5元、10元,后来发展到20元、50元。

同时,儿子当当老是带回一些新玩具,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说是同学借给他玩的。

妈妈心里大概有数了,因为这孩子带回来的玩具,有时候连标签都还没拆呢。

妈妈没有说破,而是选择了一个周末早上,郑重其事地交给当当一个漂亮的礼物盒,

说:“妈妈现在记性越来越差了,老是记不住自己花了多少钱,儿子,你也长大了,现在交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由你来帮妈妈管钱,好不好?”当当兴奋地说:“好啊好啊!”

妈妈说:“ 那从现在起你就是小管家了,妈妈以后拿钱要找你签字,你要是零花钱不够了也可以从这里面拿,但是也要找妈妈签字哦。”

当当被委以重任,调皮地敬了个礼说:“保证完成任务!”

从这以后,妈妈的钱包里再也没有少过钱,当当把账管得很好,很少从盒子里拿钱。

一个月以后,他不好意思地向妈妈承认了以前的错误,妈妈笑着说:“没关系,你以后想买什么找妈妈商量就好了。”

和俊俊妈妈不同,当当妈妈发现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以后,没有对他进行道德上的羞辱,甚至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没有把这件事情说破。

她从不良行为中分析孩子的动机可能是“零花钱不够”,并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这种信任等于暗示当当,在妈妈眼里他是个诚实可靠的好孩子。

孩子在这种暗示下,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名誉,不但改正了不良行为,还主动承认了错误。

当家长发现孩子类似的不良行为时,也可以模仿当妈妈的做法,温和、淡定,不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批判孩子。而是细心分析行为背后的动机,保护孩子的名誉,给足孩子尊重和信任,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自发的道德意识。

熙桓心语:幸福感不仅仅源于自我发现,还包括对他人的感知、关怀和对社 会的贡献。年幼的孩子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 带他认识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培养他受用一生的良好品德,任重而道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