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中国文化角度看中医
平遥县裴毅
中国文化包括传统与现代文化,中医诞生在华夏,是古代华夏儿女在自然社会发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于与健康相关的文明,中医扎根于中国文明,伴随传统文明产生到成熟,是世界古代文明流传到今天唯一的文明。中医学因此而有得天独厚的技能、技术和良好的临床疗效。应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贯彻中国哲学思维方法到思想中才能清楚地解读中医,更好地发展中医。需通晓易、医、文史。中医学是医学与哲学结合体,在诸子百家下形成体系并走向成熟。《黄帝内经》是百科全书,要精通内经,必先精通易理。可见中医与传统文化、哲学、易经相互之间是四位一体的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中医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中华文化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炎黄子孙经历数千年历史,积淀光辉灿烂文化,例如中医、气功、武术受到全世界重视。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主要精髓概括为4点: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天人统一观:作为基本哲理阴阳五行观;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观;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观,这4个主流观念有一个共同特点“和”,即其主旋律是和谐。
中医学产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发展中吸取古代思想文化知识,与古代哲学、儒家、道家、佛家、数术、民俗多种文化,其精神内核与文化母体高度一致,整体观亦是在中华“合和”文化中形成,成为综合性生命生态模式。重视整体生命与环境联系,研究自身和自然社会等相关方面,以整体观为原则,贯串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养生辨证和治疗之中。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概括,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学指导。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哲学对中医文化的形成影响深刻。哲学是基石,一个民族独特哲学会拥有民族特色具体科学,是在古代哲学孕育中成长起来,吸收了传统哲学精华——气血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理论基本骨架,中医理论称中医哲学缘在此。古代哲学为中医学创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智慧,中医式思维方实践带有古代哲学思想模样,了解传统哲学能把握中医学精华。
易经被奉为群经之首,在《易经》哲学的指导下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气化学说及养生、预防学说成为哲学水平极高自然科学。唯有援易入医,以易训医,才能揭示中医理论实质。中医学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在传统哲学提供方法学指导下成型和发展,借助易学的哲理框架形成独特体系。
中医师应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维方法贯彻到工作中,重建中国式思维方法,能够深刻透彻地领悟中医理论,从而工作扎实,继承开拓发展中医,认识中医药文化背景内涵特征及其核心,能清楚地解读发展中医。
2020年2月2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