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荞麦山楂粥
2021-12-07 | 阅:  转:  |  分享 
  
《五代中医家传食疗治百病》(作者张钟元张维钧)肠胃疾病——荞麦山楂粥(多吃可改善心血管问题,中风前兆者更要吃)很多人会轻忽肩颈部僵硬酸痛
现象,总觉得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却不知道这可能是中风的前兆。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常常吃大鱼大肉,缺乏运动,很容易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
危险群。更可怕的是,心血管疾病的族群有愈来愈年轻化的趋势。血压正常,也会中风?我们的血管就好像是一条条小河,只有河道干净,才能顺利
运送,但是当血液过于浓稠,河流的流动速度变慢,冲不走的杂质就会在河道中累积。久而久之,被阻塞的血液河道便产生血管硬化或是血栓,肩膀
脖子就会出现僵硬酸痛的现象,将来就有可能血管破裂而发生中风的危险。中风是自古代就存在的疾病,古人的观察,认为它的产生有一部分原因类
似膏粱厚味的饮食习惯,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三高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在体内结成痰火瘀阻有关。古时候没有任何检查胆固醇、甘油三
酯的设备,也没有量血压、血管造影的仪器可以事先预防,所以中风只能消极治疗,也就是等到中风发作,再使用清降痰火、活血化瘀的中药去治疗
。只要治疗时程稍晚,恐怕就会永远半身不遂。现代科学发达先进,只要注意血压、每年定期抽血检查,都可以在早期用各种方法预防中风的发生。
遗憾的是,在现代很多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也定期服用降血压药,却照样发生中风。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高血压只是中风的可能性之一而已,就
算你一直保持低血压或正常血压,只要血管硬化,也还可能会因血管破裂而中风。所以我们要防治的重点应该是血管硬化,而不一定是高血压。无奈
这个错误的观念已经存在几十年,早已变成常识和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过来了。荞麦+山楂是降血脂、活血的完美组合这时大家或许会问;“要
吃什么才能预防各种原因造成的血管硬化呢?”属于五谷类的荞麦,搭配水果类的山楂是完美的组合。荞麦本身热量低,有助于消化,富含植物性的
抗氧化剂,可防止自由基伤害血管,对于疾病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很有帮助,可有效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而山楂有很好的降
血脂、活血的功效,效果甚至超过西药。这道荞麦山楂粥很适合因各种原因产生血管硬化、有中风前兆者。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就要特别注意了:肩
膀僵硬、手指末梢会麻麻的、喝水容易呛到、讲话容易卡壳、容易健忘、脸发热、耳朵发红、唇麻、后头痛或偏头痛。这些症状符合的项目愈多,愈
是血管硬化的高危险群。有很多患者问我,吃麦片不是也可以降胆固醇吗?麦片虽然也能帮助降低胆固醇,但是它并没有活血功能,而且对于已经“
卡”在血管内的胆固醇无效。一个人不管有没有高血压或胆固醇,最好要常吃荞麦山楂粥,以常保血管的健康,预防中风和各种慢性病。山楂可以使
用中药店晒干的成品,也可以用水果摊腌过的山楂,外观像缩小版的梨子,偶尔可以当水果吃。如何避免血管硬化?第一,肉类的选择以白肉(鸡肉
、鱼肉、猪肉)代替红肉(牛肉、羊肉);第二,多吃全谷类,避免吃腌渍类食物及多油、多糖、多盐的食物;第三,养成运动的习惯,促进血液流
动;第四,以烤、蒸、炖的烹调方式来取代油炸物。【荞麦山楂粥,适合哪些人吃?】●平常肉吃得多、重口味吃得多者,多食用可预防血管硬化。
●具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出现肩颈容易僵硬、手麻,容易头痛,或兼有喝水容易呛到、讲话容易卡壳、容易健忘、脸发热
、耳朵发红、唇麻等血管硬化前兆者。●一般人皆可食用来预防血脂(注)上升。【食用禁忌】脾胃虚寒者,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饭后腹泻、
容易疲倦、口不渴者,需再加白术3钱保护脾胃。荞麦山楂粥(五代独门食谱)【材料】丹参2钱、川七1钱、山楂2钱。【做法】以上先以3碗水
煮成八分,荞麦5钱煮好粥之后,将药汁倒入搅拌。【吃法】可以只喝粥汤即有效,荞麦吃不吃皆可。胆固醇高者每2~3天吃一次,2~3个
月后抽血检查。如果胆固醇已降低,改为常吃荞麦胚芽饭、荞麦白饭、荞麦面或是泡荞麦茶即可,也就是在保温杯中直接用热水冲荞麦,半小时后即
可饮用。荞麦:【别名】乌麦、甜荞、三角麦、花莽、甜麦。【来源】蓼科荞麦属植物荞麦。【性味】甘、寒。【功能】营养高可作粮食,具有宽肠
胃、助消化、健脾除湿、消积下气、消炎杀菌、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湿腹泻、妇女白带、小便混浊。荞麦含有
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及烟酸、可降血脂及改善血管脆性。山楂:【别名】山里红、仙果、红果、绿梨。【来源】蔷薇科山楂属山里红或山楂的干
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微温。【功能】消食化积(尤其是消肉食积滞)、活血散瘀、行结气、健胃宽膈。所含的解脂酶能帮助脂肪类食物消化。
献花(0)
+1
(本文系青山黄河鹿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