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紫禁城中,有一座特殊宫殿“省愆居”,为何清朝这座宫殿不见了

 历史解密坊 2021-12-07

去北京旅游,最不能错过的是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它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自然也有无数“看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时期紫禁城有一座特殊的宫殿叫省愆居,但到清朝的时候这座宫殿就消失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省愆居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一一揭秘吧。

明朝紫禁城中,有座特殊宫殿“省愆居”,为何清朝这座宫殿不见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考古研究表明,故宫的前身是元大都宫殿,后来元朝覆灭就一直被废弃。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此时的明朝都城还在南京,但朱棣的封地在北方,于是他便下令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并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宫殿。从公元1406-公元1420年,修建故宫耗时14年之久,动用了超过30万的劳工,并且大量木材都从云贵广地区采伐,都历时数年才运抵京城,其艰辛程度也可想而知。

明朝紫禁城中,有座特殊宫殿“省愆居”,为何清朝这座宫殿不见了

现如今,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古建筑之一,它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外廷和内廷。外廷可以理解成“工作场所”,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等,主要用来举行朝会,祭祀和国家大典;内廷可以理解成“生活场所”,有乾清宫,军机处和交泰殿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其实并不太平,失火也更是家常便饭。

明朝紫禁城中,有座特殊宫殿“省愆居”,为何清朝这座宫殿不见了

有人曾说,紫禁城的历史也是一部“失火史”,其实这话也一点没错。专家们查阅史料研究表明,在600多年间,紫禁城失火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有100多次,算下来平均每5-6年就要失火一次。比如,紫禁城第一次失火在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因是放烟花引燃了午门城楼,还导致多人在救火的时候被烧死。失火最大的一次是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三大殿遭遇雷击,火势凶猛烧了五六天,仅凭人力根本无法扑灭,于是三大殿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后来经过19年的努力才完全修复。遭遇失火最多的皇帝是万历皇帝,他在位48年,紫禁城失火24次,平均2年失火一次,因此万历皇帝也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明朝紫禁城中,有座特殊宫殿“省愆居”,为何清朝这座宫殿不见了

到清朝时期,当时的紫禁城消防体系已经逐渐完备,但是失火的事件也总是频发。比如,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有宫女在库房点灯,结果导致100多间房屋被烧毁。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光明殿突发大火,后来查明原因是巡官点灯造成的,于是康熙皇帝下令严惩以儆效尤。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故宫也大火频繁,但主要是义和团和洋人防火抢劫。在紫禁城多次失火过程中,有座宫殿也不见了。

明朝紫禁城中,有座特殊宫殿“省愆居”,为何清朝这座宫殿不见了

考古专家们研究发现,在紫禁城内廷西北处,原本有一座省愆居,但现在却成了空地。在清宫紫禁城修建史料中记载,省愆居是一座奇特的宫殿,只有一件房屋,面积约40多平方米,而且它没有地基,四面墙不仅不落地,也不和其他建筑相连,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空的一样,但实际上内有建筑玄机,不过可惜已经被毁。专家们表示,省愆居是皇帝独处的地方,类似于后来民间常见的“面壁房”,一旦天下发生了什么变故,明朝皇帝都会到省愆居中自我反省,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又做错了,同时也可以静静的思考对策。

在明朝末年,省愆居因旁边建筑失火受到牵连,因此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但当时的明朝日暮西山,所以失火后还没来得及修缮就覆灭了。到清朝时,宫廷准备修缮明末被毁的房屋建筑,但是康熙皇帝却下令选择性修缮,因此省愆居就被排除在外了。其实,康熙皇帝知道省愆居的用处,只是他不喜欢这样躲在屋里反思,认为这是胸无大志,没有底气的作法,也表明了不敢面对问题。清朝帝王都不相信,把自己关起来就能想到办法,因此他们都不需要省愆居,而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地面对,找群臣商议共同治理天下。

明朝紫禁城中,有座特殊宫殿“省愆居”,为何清朝这座宫殿不见了

虽然清朝后期也走向末路,但我们不得不对承认“康乾盛世”确实比明朝繁盛,也说明了面对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不是一味躲起来自责。由此可见,清朝皇帝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比明朝皇帝思想先进。

参考资料:

《紫禁城六百年》作者:李文儒,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