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带着薛蟠、宝钗来京后,在贾府住了好些年。他们是在京城有自己房子的,为什么要在亲戚家里一住好多年?不正常啊! 这就引起了广大读者的议论,说大户人家不在乎有之,说薛家势败托庇贾府有之,说只为了占住地盘让宝钗顺利嫁给宝玉也有之……观点不一而足,在此不展开,只是简单地谈谈我的想法。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三个小问题来谈:一是薛姨妈一家为什么会在贾府住下来,二是薛家为什么能住得牢,三是薛家为什么会住那么久。 首先,薛姨妈一家为什么会在贾府住下来?这要看看相关人员的想法和态度。 其实按薛蟠的想法,本来是不愿意客居贾府的,因为他是个浪荡公子,自由散漫惯了的,住在姨妈家里,只怕受到姨父贾政的“管约拘禁”,不得自在,只因为“母亲执意在此,且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得暂且住下”。不过,他只准备稍微住上一段时间就走的,所以同时也派人去打扫整理自家房子,准备随时回去住。 薛蟠的“不得自在”,却正是他的长辈们(加上妹妹宝钗)的心愿。我觉得薛蟠的问题恐怕是薛姨妈选择留在贾府居住的首要因素。 我们知道,薛蟠是背着人命官司来到京城的,不久之前他因为争买香菱打死了人,全靠他舅舅王子腾和姨父贾政关注加上贾雨村徇私枉法才摆平的。 这在他自己是毫不在意,在薛姨妈、贾政、王夫人等人心里,却无疑是留有阴影的。这呆霸王分明就是个“不定时炸弹”,天晓得他什么时候又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来?目前能想的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管得严些了。
贾母也派人请薛姨妈住下来,“大家亲密些”,主要是念着亲情。对老太太的请留,有读者理解为客气话,我倒觉得以老太太的风格,客气固然客气,却不仅仅是客气客气,而是真心留薛姨妈一家住下。 她是老年人,最怕寂寞,喜欢常有人陪她说家常,像薛姨妈个性开朗,不像她姐姐王夫人那么内敛闷气,正是个聊天的好对象;同时老人又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薛姨妈不是还有个美丽可人的薛宝钗嘛! 王夫人是不用说啦!同胞姐妹好不容易能相聚在一起,岂有不巴望她住下来的道理?只不过不能由她来提而已。 而薛姨妈呢,首当其冲是得尽量管住儿子。这是普天下母亲共同的心思,如果住到自己家去,等于放鸟出笼,一个老母,一个妹妹,谁镇得住薛蟠?如果住在贾府,有姨父贾政在,尽管不是父亲,但薛蟠多少总会受些约束。二来毕竟也年岁渐长,希望有亲近之人日日相处,如今贾府诚心挽留,也就赶忙应允了。 就这样,薛姨妈一家就在贾府住下了。 其次,薛家为什么能住得牢?住下来容易,但要长住就挺难。因为这涉及“供给”问题。 那么薛家为什么住得牢呢?主要就在于物质供给上没有矛盾冲突。 一方面,贾府提供给薛姨妈她们住的地方是闲着没人住的房子,名叫“梨香院”,书上介绍:
就是说,这梨香院有十余间房屋,不仅住着绰绰有余,更重要的是相对独立,“另有一门通街”,出入比较自由,“寄人篱下”的压迫感就会明显减弱。 另一方面,薛姨妈答应住下之时,有言在先:
薛姨妈是个明白人,她知道住在人家府里,久处之道,就是不要占人家便宜,不要产生利益关系。 正因为住所不错(后来另换了一处地方,也不错),加上物质供给上并不占贾府便宜,所以薛姨妈就住得安心了。 最后,薛家为什么住那么久?薛姨妈一家住下后,过得倒也舒心惬意:
你看,薛姨妈和宝钗两个都有自己的赏心乐事,一个天天与贾母、王夫人聊家常,一个日日与众姐妹看书下棋做针线,所谓各得其所,自然就住得下去了。
那么薛蟠怎么住得下去呢?转性了吗?如果这样想可就错了:
原来薛蟠没闲着,早就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与那些贾氏族中的纨绔子弟都成了酒肉知己,日子过得逍遥快活着呢,自然也就跟投降的刘禅似的“乐不思蜀”了! 不过,他可是住在荣国府,怎么可以那么随心所欲?却原来:
当初他们住下时,这梨香院开向街口的门本是保证生活的相对独立,不料却被薛蟠用到歪路上去了(当然,对他自己来说是“正道”),既然住得如鱼得水,薛蟠自然不想到移居回家了。
就是说,贾政实在是无力又无心。对宝玉、贾环尚且是有一时没一时的,不用说这个本就无法无天的外甥,以及那些把薛蟠引诱得更坏的族中子弟了。 他既不管,别无人管,薛蟠自然就更肆无忌惮,也就更乐意在此长住下去了。 薛姨妈呢,一看薛蟠不提移居,自然更不会提。大家想啊,一方面她可能并不完全清楚薛蟠背着她干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另一方面即便清楚,她会想,住在贾府他尚且如此,如果搬到自己家去还不更加翻天? 当然,住到后来,宝钗也到了谈嫁论嫁的年龄了,眼看“金玉良缘”的可能性也大起来了,住在这里有助于强化印象,于是索性能住就住着,那也是有可能的。
就这样,薛家就在贾府中长住了,直到后来双方家庭都发生了许多变化,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对以上三点,朋友们觉得有没有道理呢?欢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