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课件(共26张PPT)
2021-12-07 | 阅:  转:  |  分享 
  
思维激发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曾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但这样一个国家是怎样解体的?为什么会解体?它的
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学习目标:1、知道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经互会的成立及苏中友好建交史实;2
、识记苏联的发展情况及三位领导人改革的成效;3、知道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实质和苏联解体的时间、原因。思维导引请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边
读边思考,找出以下问题答案:★经互会成立的时间、作用是什么?中苏友好建交的表现是什么?★继斯大林后,苏联进行了几次改革,成效怎样
?★东欧剧变有何具体表现?实质是什么?★苏联解体的时间、原因是什么?思维碰撞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东欧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
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亚洲中国、朝鲜、越南;拉丁美洲的古巴。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哪些呢?经
互会的成立“经互会”实际上是苏联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建交:1949年1950年,
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继斯大林后,苏联进行了几次改革,成效怎样?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
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
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列表比较赫鲁晓夫
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名称改革内容结果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相似之处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都涉及经济领域;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两次改革都加剧了苏联社会各种矛盾。推广种植玉米城市青年出发参
加垦荒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军备上赶上美国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
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过度重视军事工业(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跛脚的巨人东欧剧变有哪些具体表
现?实质是什么?原因(1)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都出现了严重问题。(2)各国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4)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
元化。政治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表现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东欧剧变:罗马尼亚东欧剧变:波兰捷克
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推倒柏林墙德国签订统一条约苏联解体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有哪些?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
裂成多个国家,二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1.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2.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3.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的推行(外部原因)4.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
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乱”“僵”“垮”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
”事件叶利钦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凌晨,正当新联盟即将签署之际,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使国
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副总统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军队开入莫斯科。在西方国家支持下,苏
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指责副总统等违背宪法,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
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联完全解体。目的结果影响阻止苏联解体
失败加速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
升上了旗杆。社会制度改变实质影响标志着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拓展延伸】“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失
败了”,这种观点正确吗?谈谈你的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遭受的重
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柬缚,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向,不切实际地倡导“政治多元化
”,使改革始终没有找到符合实际的正确道路。实践证明:符合国情的改革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苏联解体的经验或教训:①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切
合实际的发展政策、方针;②尊重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等。思维提升思维迁移1、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
的选项是()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
各种矛盾日益突出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D2、东欧剧变主要是指()A.国家名称变了B.国家的版图变了C
.国家的首都变了D.国家的性质变了D3、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清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社长唐修哲把全体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开
“飞行集会”。新华社总社从北京打长途电话告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发生政变”的初衷是()A、挽救苏联,避免解体B、篡
党夺权,个人野心C、制造事端,加速分裂D、沽名钓誉,骗取人心A4、《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
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A.苏联解体B.东欧巨变
C.赫鲁晓夫改革D.美苏争霸A5、某学生历史小论文的主要内容有“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一党制变为多党制”等。据此判断
该文的主题可能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6、曾经强大的苏联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它的教训十分深刻。苏联解体说明了()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结合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DB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