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光正:为中国温饱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阳江人

 goldolive 2021-12-07


阳江一中始终坚持优质办学,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其中,就有一位把一生献给了国家的小麦育种事业、为国养民的阳江籍农业科学家黄光正教授。正值阳江一中112周年校庆,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位阳江籍农业科学家。

点击观看视频▼

图片


黄光正出生于海陵,为阳江一中1950届高中校友,1956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那个年代河南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每年亩产仅有200斤左右。毕业后,他将国家的需要,百姓的饥苦放在心里,立志培育出小麦优良品种,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为此他放弃调回南方和亲人团聚的机会,从1957年开始小麦育种科研。虽然在河南常年面对水土、气候、饮食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关节、肠胃深受病痛之苦,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图片

阳江一中老师 李倩:

黄教授毅然坚持日复一日复一深入田间,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比如冬天下过大雪后,他为了观察小麦的冻害情况,用手扒开覆盖麦苗的积雪,手上长满了冻疮。在1968到1970年间,学校停课停学,在没有经费、没有试验室的艰苦条件下,他利用废旧的养鸡房做试验室,进行小麦育种工作,自己家也当成种子室,墙壁上挂满各种品种的小麦袋子。




图片

图片




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黄光正先后育成10多个品种,其中闻名全国的“百农3217”小麦品种,在全国15个省区推广,累计推广面积2亿亩,取得经济效益50多亿元。作为骨干教师,黄光正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农业高校进修,既做学生,又当“工人”,参加田间实践操作,为教学、科研积累了大量资料和文献。黄光正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编著了《作物遗传育种》《小麦育种》等教材17部。

图片

阳江一中老师 李倩:

给我感触很深的是他对科研的执着,他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自己的教案。他还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科学研究和小麦生产相结合,做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讲课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农业科学的热爱与信心,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科研的实践能力

图片

连日来,讲述黄光正的故事也成为了阳江一中的课堂内容。有不少学生表示,黄光正教授一生为国家奋斗、为事业拼搏、为社会造福的事迹让他们深受鼓舞。

图片

学生 关超铭:

我们从中能深切感受到他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这将激励我见贤思齐,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END


--- △△△ ---

来源|阳江新闻

文字|曾钟锐

摄像|梁庆提

编辑|赖秀珠

原创保护 盗用必究

版权属阳江广播电视台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