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三件事

 寂寞的雄鹰 2021-12-07

​人生三件事分别是:应做之事、擅做之事,乐做之事。所谓应做之事,即应当要做的事。所谓擅做之事,即擅长所做的事。所谓乐做之事,即乐于去做的事。培养孩子的理想结果,便是他们将来长大之后所做的事情“三合一”。

少数大智慧者会突出重围。例如王阳明,他说,“我有三宝,一曰尽,二曰得,三曰常快乐”。在王阳明看来,做事有三个境界:自尽于心,自得于心与自快于心。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何其难也,多少成年人,几十年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身应做之事、擅做之事、乐做之事究竟是什么。眼睛一闭一睁,已垂垂老矣。

很多家长被教育问题所困,对孩子爱恨交织,却不知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应做之事是自我认知。别人会帮助你认识自己吗?不会。这个世界唯一能够直言不讳指出你问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的孩子,且那也是在他们年少不懂事的时候。等他们长大懂事,你就更加没有机会认清自己了。

1、三件事

所谓应做之事,即应当要做的事。早晨醒来,头疼欲裂,不想上班,但想到有重要会议,必须提早到会场;眼前有迈不过去的坎,但无法逃避,横竖要去面对;有不喜欢的人,或是上司,或是同僚,或是下属,只能把真实想法隐藏起来,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

所谓擅做之事,即擅长所做的事。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总有一些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超过一般人。原因大致有两条,一是天赋过人,无师自通;二是刻意练习,熟能生巧。高手在民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欧阳修说:无他,但手熟尔。

所谓乐做之事,即乐于去做的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总有一些事,不做是煎熬,做时是享受。不仅仅爱好它,而且以此为乐。例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休对故人思旧国,且将新火试新茶;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吃货就像一列火车,狂吃,狂吃,狂吃……做乐做之事,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三合一

培养孩子的理想结果,便是他们将来长大之后所做的事情“三合一”。何谓“三合一”?即他们必须要做的赖以谋生的事情,恰恰乐于去做,也擅长去做。这样的人生,想一想都很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