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知识的图谱

 杨充211 2021-12-07

目录介绍

  • 01.构造知识的图谱

  • 02.如何去构建体系

  • 03.选择方向设目标

  • 04.划分能力的层次

  • 05.学习实践和输出

  • 06.及时总结和概括

  • 07.用工具记录图谱

  • 08.反馈是十分重要

  • 09.知识利用和验证

01.构造知识的图谱

1.1 先说一种场景

  •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轰炸,我们给赞、转,发,甚至保存。然后呢,我们为了什么学习?

  • 可能一时间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不要紧,可以坐下来静静思考一下……收藏好文章【收藏的可能下次就不会看了】,觉得这个文章很好,可是说不出所以然,究竟学到了什么?

  • 看到头条一些新闻,发现即使在一个地方上班,也能尽知天下大事,娱乐八卦,还有人间百态各种事情,让自己知识广度大有增长。我们发现自己有好多东西要学,但是哪些对我们有价值呢?哪些投资回报率不高呢?我们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 我们好像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别人一问,我们却讲不出来……或者说出来没有自己的主见或深度;有些人阅读后能够形成自己的主见,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有深刻的分析;而有些人则只是看看而已,至于看完后,就难以想起刚才阅读究竟是讲了什么东西;甚至还有些,则是陷入了口水战。

1.2 灵魂思考一下

  • 我们的职场核心竞争力真的有么?我们怎么建立起来?

  • 身处的行业或者公司即使最大,也随时可能倒闭,如果组织靠不住,你是否具备了不依赖的能力?

  • 当下时代,各种信息极为丰富,各种学习途径也是层出不穷。甚至许多时候,会有一种焦虑感,担心自己有一天与社会脱轨或者跟不上节奏。

1.3 一定要内化知识

  • 人每时每刻都被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轰炸着。如何有效的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如何构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让它为自己创造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知识经过了你的选择和应用,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经验,纳入到你的知识体系中,才能真正地为你创造财富

  • 不仅仅要知道许多知识和常识,还需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如果没有内化而仅仅停留在表面上,那样可能会导致这种情况,自己看上去懂得很多,但就是无法彰显自己知识的价值。

02.如何去构建体系

2.1 先有体系的念想

  • 感觉有好多东西要学习,现在听到最多的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那么学习那些又对我们有价值呢?

  •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而且现在时间也很碎片化,如何才能吸收能多的知识呢?

  • 东西太多了,信息量也太大了,所以经常要做出许多学习的选择。

  •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很深沉的话,对,我是这么理解的,说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呢?我整理了一些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我也一直是它的实践者,一直都在路上。

2.2 构建知识体系的步骤

  • 第一步:选择方向,设定目标

  • 第二步:划分能力的层次

  • 第三步:学习、实践、输出、内化

  • 第四步:总结,概括

  • 第五步:运用工具整理记录知识图谱

  • 第六步:反馈

2.3 举一个案例分析

  • 第一步:明确自己关注的方向。Android技术,产品经理,架构之路,写作技巧,数据分析【公司是做这块的】。

  • 第二步:建立自己知识库,分类汇总保留。用笔记做笔记管理。

  • 第三步:定义整理,归纳。这个一直都在进行中,只不过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归纳如何,不知道质量是否有提高。

  • 第四步:有效输出观点,分享。比如,遇到什么难题,解决办法是什么,怎么做的,记录下来,下次就有经验呢;比如,看一篇新闻,觉得很有意思,那么可不可以写点自己的心得,不管写的好不好;比如,针对某个话题,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即能否表达出来;比如,对于工作,有哪些感触,有哪些提高效率的办法,是否可以整理出来,发表博客;当然这仅仅只代表一部分,输出的方式有很多,这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掌握,就像读书时考试一样,要想知道自己究竟掌握怎样,考一考不就知道了吗

  • 第五步:实践,检验。我是做Android开发的,开发这块知识点众多,需要自己不断学习,那么在遇到新的需求,新的功能,需要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看书,看博客,查资料等都可以。或者之前遇到过类似的,这个时候就检验自己知识点是否扎实。

  • 第六步:持续的改进,质变。这个我一直在路上,质变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结果。

03.选择方向设目标

3.1 选择合适方向

  •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那么你可以多做一些尝试;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你希望在什么方向上做到出类拔萃?

  • 对于方向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十分的重要。好的方向不一定具有最流行的趋势或者最大众化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多思考这个问题,会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方向,进而有效地去学习知识。

3.2 设置目标

  • 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在自己的方向上给自己定位和指定目标。

  • 当然,目标也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创建知识体系,也和个人目标和关注点有关系。

  • 这里就举几个小的例子,比如对于我来说,目前是从事Android开发的工作,短期目前是3年内成为高级程序员,工作外至少学会Python,Js编程。那么我的知识体系就如同下面所示。

3.3 大胆想象未来

  • 你可以先大胆想象自己未来相关的关注点或者目标。比如,想成为行业某某大神那样技术架构师;想成为行业某某那样的企业家;想成为公司里某某那样的高管……

  • 可能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每个人所用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几个月,有的几年,有的几十年,但是不管怎样,如果可以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想,便走出了第一步。

  • 在确定了大的方法后,你必须还设置许多小的可执行可回馈的目标。比如做Android开发的,大的目标是成为高级架构师,那么每个阶段要完成什么,完成情况怎样,都要执行和反馈。

04.划分能力的层次

  • 等到选择了方向和设定了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能力划分层次呢……

  •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知道,但是却一无是处,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无法彰显自己的价值。

4.1 能力划分四层次

  • 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层次:

  • 第一层次:资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人脉等等

  • 第二层次:应用流程,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事的方式方法,做事流程,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

  • 第三层次:价值观念,比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

  • 第四层次:规划蓝图,比如未来该怎样发展,怎样指定计划……心中有份蓝图

  • 对于第一个层次,许多人都具备知识,技能,比如我们大专院校刚出来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的技术不是那么深入,但是已经具备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拥有最基础的能力资源。

  • 对于第二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上努力上进,日积月累终于可以形成自己的做事方式方法,知道如何避免错误,如何才能更加高效,这个时候对知识的运用就是实战中总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对于第三个层次,在第二个层次上,理解公司的业务,熟悉公司的运作模式,并且有较好的成绩。于是便做到管理层,有了协调资源和动用资源的能力后,就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主动做,什么放弃做;什么重点做,什么省略做。那么价值观念便是很重要的呢!

  • 对于第四个层次,许多人都在追求达到这个层次,可是这个层次也是充满挑战和未知。

  • 知识是一种资源,是固化的,必须经过你的应用流程,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帮助你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为你创造价值。然后你通过规划,实现自己的梦想。

4.2 没有内化的知识不堪一击

  • 只有知识,没有内化,那结果不堪一击。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小说中看到,比如:

  • 像神仙姐姐王语嫣,牢记每一种武林秘籍,但是一招也打不出来,与人对战是不具备实战经验的。

  • 像《围城》里的方鸿渐,也学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但赵辛楣评价他说:“你是个好人,但一无是处”,这也是因为他涉猎很多都不能落地应用创造价值。

05.学习实践和输出

5.1 学习的现状

  • 关于当下学习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呢,许多人也都在号召要做终生学习的口号。知识都经由前人的总结显性化了,固化在书本、网络、视频等载体上,我们就从这些载体上开始学习。这是第一步,它让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知识、这个知识是什么、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提高多少效率等等。

5.2 知识对我有何作用

  • 这个知识对我有什么用?对我可以创造什么价值?能否拓展我我们的视野或者格局?

  • 我过往的工作与生活中,哪些经历、经验可以和这个知识关联起来?

  • 在将来,这个知识能怎样帮助我提高工作效率?能怎样帮助我改善自己的工作?

5.3 被动接收难收获

  • 如果在生活中看书、看视频、听演讲,根本不琢磨,只是被动接收,只是“浏览”到有这么个东西,或者仅仅是知道这个东西,然后“哦”一声就过去了。所以,他们很难有进一步的收获

  • 有些东西是需要了解,有些是需要理解,有些则需要掌握,有些是需要吃透。而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对待知识,那么就必须要琢磨呢……

  • 有时候,对于不懂的问题,百度或者Google一下,尤其是像我们敲代码的。拷贝粘贴一段代码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解决之后往往就放下了,不再琢磨这段代码为什么能解决问题、我为什么没想到、下次我怎样才能自己来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遇到问题永远在问搜索引擎,永远也培养不出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4 用逆向逼迫输入

  • 如果对于有些不明白的问题,我们通过查找网络或者书籍解决了问题。那么后续则可以继续深化一下思考,为什么这样可以,为什么那样做不可以?是不是可以反复推敲一下自己的这个方法。

  • 如果再接着深入一步,可不可以把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整体总结出来,然后分享出去,其实这一步在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的时候还是不那么容易的。如果写完后,还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么对知识的掌握将会更进一步。

  • 因为我之前觉得,有些东西,有些技术点懂,但是真要自己去写出来,然后说出来,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还不是那么融会贯通。

5.5 反人性逼迫自己

  • 至于逼迫自己,本来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所以刚开始会比较难。就像我总是逼迫自己每周要跑十公里,但在实施过程中,总是容易偷懒,后来有了别人的监督和惩罚措施,于是才慢慢养成了习惯。当形成了习惯,那么后面就没有什么压力呢……

  • 输出是内化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当你准备输出时,会考虑很多很多,比你自己使用知识时考虑的要多很多,比如怎样讲明白、比如怎样让结构清晰、比如怎样设计示例辅助说明、比如这个知识点与哪些关联、比如哪些关联的知识点必须讲清楚……所有这些,会让你进一步思考知识,会让你系统化你的知识,最终会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06.及时总结和概括

6.1 一语中的,平铺细说

  • 对于知识,能够把繁杂的知识概括成一句话,清楚中心大意,一语中的;又能够针对某个知识点拓展开来,详细讲解内容,平铺细说。

  • 因为很少的知识是孤立的,而且也很少有这种,只要一种知识就能解决事情的问题。

  • 比如,为了解决A这个问题,除了这个知识,还需要另外那些东西,工具?

  • 能否用一句话说明白这个问题的根源,又是否能够用详细的内容说明白问题的本质。

  • 这个领域,这个行业,大神级别的人物在学什么。关于这个知识,还有那些是自己不知道的呢?

  • 即不断归纳,又不断总结。如果不断思考这些问题,那么就能不断找到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就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学习区,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6.2 整理和保存

  • 知识的淘汰更新非常重要,我们是知识工作者,不是历史学家,很多信息甚至在我们收集到手之后就已经过期了。所以果断抛弃我们当下用不到的知识,用断舍离的方式来提醒我不要囤积“能用”但是当下对我没用的知识垃圾

  • 对于收集的素材和资料,我会保存在两个地方:

  • 第一个地方是电脑,通过SVN和VPN我让家中的电脑和公司电脑里的文件保持同步更新,避免了来回拷贝的麻烦。SVN能保存我的文档所有的历史版本

  • 第二个位置是网络笔记,通过印象笔记我把随时随地采集的信息(照片,想法)等通过手机保存,同时这些资料会同步到我的PC端去。

07.用工具记录图谱

7.1 记录有很多种

  •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记录的方式有许多种。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许多人喜欢用写日记笔记的形式来记录知识或者心得,比如读书的时候就常常这样做。到后来,记录的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介了,出现了许多网络工具类的记录方式。

  • 大脑容量有限,必须借助工具将我们的知识系统记录下来。有非常多的工具可以使用,比如:

  • 笔记类软件,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未知笔记,都挺不错。

  • 博客,对于软件开发的人来说,是一种十分不错的知识分享和巩固的方式。

  • wiki,这个在github【代码托管开源网站】很常见

  • 各种知识库系统,CSDN知识库

  • 图书,电子书

  • 思维导图软件工具

7.2 选择什么工具

  • 那么在选择工具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简单易用,多终端同步,而且编辑方便。便于检索,查找。能呈现知识系统的结构

  • 每个人都可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固化自己的知识库,不必追求与别人一致,只要适合自己的就行。

  • 而对于思维导图,脑图的好处是你可以很方便的记录、分支、补充,也能很好体现知识的关联。但它不方便的地方在于,你往往只能记录一些关键词,大量的知识或者系统化的文章不太方便体现。

7.2 迭代更新

  • 对于迭代,相信程序员不会陌生。比如,我是做Android开发的,那么App便会经常迭代,而迭代的主要作用是更新功能,修复bug,添加新的功能,也就是因为无数次的迭代,才会让App逐渐趋向完善和强大。

  • 当我们将自己某方面知识构建成库、系统化之后,记录在某个载体上,接下来面临的就是知识的更新。

  • 每一种知识都可能会不断发展、更新,都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过时,所以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7.3 平衡人生四象限

  • 构建某个领域知识库的过程,那其实呢,一个人可能会在很多领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多元中心的。

  • 一个平衡的人生包含四个象限:事业、家庭、社区、身心与精神

  • 我们应当在每个象限中都确立一些关键目标,为这些关键目标配置资源(时间、精力、金钱、人脉等),在每个象限中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

  • 比如你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在事业领域,你构建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图谱,你还有家庭,可能会围绕夫妻、两性、婚姻、育儿、情感管理、亲密关系等构建出面向家庭的知识体系。再进一步,不同象限的知识,其实是可以交叉融合的。

08.反馈是十分重要

8.1 反馈是件重要事

  • 对于反馈可以分为长期的反馈和短期的反馈,一般来说如果做好了短期的反馈,那么经过不断坚持的积累,就自然就可以得到长期的反馈。

  • 一件事情或者目标,有了反馈之后,可以考核自己完成的情况。对质量或者进度有了一个度量……

  • 反馈是个难题。就像小时候读书,考试就是以中反馈,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 那么生活或者工作中,分享和知识技能的运用则是对自己所学所思的一种有效反馈!

8.2 学会知识分享

  • 教是最好的学习,实现90%的知识转化,分享是最好的方式。那有小伙伴会说,哎,我自己都没学好,哪敢提什么分享呀。

  • 你一定要等到自己学富五车,饱腹经纶之后你才有勇气做分享吗?我在简书上分享了40几篇读书笔记,每一篇都廖有人问津,给赞的都没有。这样也是一种分享啊,分享的过程我们强调的是输出,你只要能找到输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人回应你的。

  • 公司内部培训,部门内部分享,网络分享,文章分享,知乎问答,百度知道,能分享的地方太多了。对,这些都是检验你到底懂不懂的真正战场。

8.3 知识要利用起来

  • 任何知识如果对你无用,就是浪费时间。通过收集,整理和分享之后,你已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知识了,不光你的大脑里有,你还能SHOW出来,工作当中不正需要你这样的伙伴么?

  • 学到就要用,不然学个屁。在工作中利用你所学到的东西,既能让验证所学,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不要忘咯,我们成人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工作嘛。(为了诗和远方么,滚犊子~!)

09.知识利用和验证

9.1 知识一定要用起来

  • 学到的东西,当然要用上,而用则是可以检验所学习的东西。你跟别人聊一些时局新闻,这个时候则是检验你平时阅读新闻是否思考,是否由自己的主见;你做Android开发,则是可以检验你以前看的书籍,是否真的学到了知识,让自己技术进步;你跟别人聊天谈心,则是检验自己在沟通和倾听过程中是否真的完全融入;你去演讲,则是检验你平时的知识缝合与语言表达能力;你晋升了,则是检验你的管理能力和视野,或者做事效率又是否提高了一个档次。

9.2 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 在知识总结的时候,看看能够做的更好,或者说是创新。这不是否定以前的经验,而是一种知识的升华。而知识的升华不是看书或者阅读出来的,而是你在实践中,根据当前环境做出来更好的行为。

  • 比如,你看一堆创新类的书籍是没有办法实现创新的,就像你看完外科手术的教学视频,你还是不会动手术一样。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当然,这里想借用一句话:愿每个人都可以像一个U盘一样,自带系统随处插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