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体辊道窑陶瓷辊棒卯钉形成的原因及对砖形的影响(全文)

 elien 2021-12-07

众所周知,宽体辊道窑的内宽相对比普通的窄体窑要宽些,一般其内宽达到3.0m以上。在同一条件下,普通的窄体窑同一截面只可以进两片800mm×800mm或三片600mm×600mm的坯体,而宽体窑则可以多进一片,达到三片800mm×800mm或四片600mm×600mm的产品。由于截面跨距大及产品自身的负重大,高温条件下辊棒容易弯曲变形,从而造成运行中的坯体走偏而产生局部的上翘或下耷变形。如果日常的细节工作未能做到提前预防,造成辊棒结瘤钉,对坯体的变形值影响更大,必须停窑降温更换新辊棒才能彻底解决辊棒结瘤对产品的不良影响。

辊棒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表面粘结坯体边缘的泥粉或者其他的油料物质而结瘤。一方面会使窑内运行的产品走斜,而产生局部变形,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坯体走偏离插到窑墙孔,会出现严重的堵窑事故;另一方面,由于陶瓷辊棒表面粘结物的吸收附力很强,更换下来的辊棒必须经过砂轮机打磨才能除掉,在加工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数量的断棒损失,以及缩短辊棒的使用寿命。

辊棒结瘤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如下:

(1) 陶瓷坯体边缘或坯体底部的粉尘未能清扫干净,附带进窑内,经过高温烧熔融后与辊棒粘结。其预防措施为:通过在入干燥窑之前用承机或其他吹干净坯体底部或表面粉尘;安装刮片将坯体四边的轴承,清理干净。

(2) 如果是釉面类产品,则是坯体边缘的釉料过多或未刮干净所致。其预防措施为:调整施釉工艺,避免坯体边缘积釉料过多;在釉线按装洗边设备进行洗边或刮边缘的釉料。

(3) 坯体底部的氧化铝浓度不够或者上浆不饱满。如果坯体底部的保护层氧化铝浆浓度不够或者氧化铝浆不饱满,都会造成坯体在高温条件下与辊棒粘结。其预防措施为:培训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经常检查入窑坯体底部的保护层氧化铝浆是否达到饱满并及时予以调整。

(4) 新采购回来的辊棒在使用之前必须上好氧化铝保护层,待干爽之后才能使用,防止高温下有害气体及挥发物对辊棒的侵蚀。

(5) 使用后更换下来的辊棒,不管其表面是否有结瘤,必须全面用砂纸打磨,重新淋上新的氧化铝层,保护层才能再次使用。

(6) 如果是采用水煤气作燃料的,则要勤放酚水。

(7) 如果是采用工业柴油或重油作为燃料的,其杂质多、硫化物含量高,极易对辊棒产生侵蚀,需要经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新辊棒。

综上所述,陶瓷辊棒粘附造成的结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只能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以预防问题的产生,避免问题的扩大及恶化,从而提高产品的优良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