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装在棕色瓶子里, 颜色紫黑紫黑的药水, 相信稍微有些阅历的朋友都有点印象, 它就是我们在90年代常常用来止咳的止咳糖浆。 喝起来很甜 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每当小孩不愿意喝药的时候, 家长只要拿出它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然而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上, 有一个国家正在因为这种止咳糖浆, 而慢慢走向死亡。 在非洲的津巴布韦, 止咳糖浆成为了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饮料”, 这样一瓶药水在当地售价5美元, 相当于人民币35元左右, 价格说不上贵 但也绝不能算有多便宜, 毕竟世界上通货膨胀率最高的津巴布韦币, 就出自这个国家。 然而就是在如此落后的经济条件下, 很多年轻人即使是不吃饭, 也要把钱省下来购买这种药水喝, 一天不喝, 人就变得像行尸走肉。 这是因为在这种糖浆里, 含有一种名叫“可待因”的成分, 化学性质与吗啡非常相近, 少量服用对人无害, 但超过剂量就跟吸毒没有任何区别。 同时药水里还掺杂了酒精, 大量服用后, 会同时出现醉酒和亢奋两种强力刺激状态, 喝过的人感觉自己飘飘欲仙 无忧无虑, 从而逐渐在这种快感中迷失自我。 但贪恋快感始终要付出代价, 长期服用这种糖浆会引发呼吸疾病, 低血压, 并对大脑 心脏和肝脏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通俗一点讲就是让人身体虚弱 头脑愚钝。 姆拉卡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曾经他喝止咳糖浆的瘾非常大, 一天就要喝掉4瓶, 常常把自己喝得神魂分离 不省人事。 而据他所说让他染上毒瘾的, 就是寄宿学校里的同学, 大家把喝这种药水当成了一种潮流, 谁不喝谁就会遭到孤立。 姆拉卡的家境还算不错, 一开始母亲给的零花钱, 还能勉强跟上他买药水的花销。 但随着他的毒瘾越来越大, 购买药水的欲望变成了无底洞, 于是, 他开始偷家里的贵重物品拿出去卖, 就这样偷偷摸摸地喝了两年, 直到有一天他偷东西被发现, 母亲这才知道了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了毒瘾少年。 而此时他们家早已被药水榨干了元气, 一落千丈。 姆拉卡一家的遭遇, 就是现今津巴布韦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个国家90%的人都没有正规工作, 年轻人都沉迷于止咳糖浆, 使自己的家庭陷入了极端的贫困。 早在1980年前, 彼时的津巴布韦还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 但当第一个黑人总统穆加贝的上台后, 在其黑人独揽大权的独裁政策, 以及西方联合的国际制裁之下, 津巴布韦的经济一路下滑 几近崩溃。 现如今已经成为了, 第三世界最穷国家的代名词。 在首都哈拉雷的郊外, 大量的城市贫困人口聚集在这里, 同时这里也是止咳糖浆渗透最严重的地方, 越穷的人越无法抵御毒品带来的快感, 对于呆在贫民窟的这些青年来说, 他们很难在城市里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 每天除了生理需求外, 基本上就无所事事 精神空虚。 再加上本身知识匮乏, 不懂得这种药物会带来的伤害, 一旦沾染上这种毒品之后, 就会彻底上瘾无法自拔。 音乐创作人费马曾经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没有工作 没有目标, 每天只能睡在大街上, 但现在他已经成功戒掉了毒瘾, 想要劝阻自己的兄弟们继续浑浑噩噩的活下去。 在他的带领之下, 我们有机会看到隐藏在暗处的糖浆销售点, 走入这个酒吧, 里面都是正在喝或者已经喝嗨了的人。 因为药水对牙齿有一定的腐蚀性, 长期服用会使牙齿泛黄腐烂。 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 所以他们通常都会直接把糖浆倒进喉咙里, 在喝下糖浆的20分钟后, 里面的可待因就会开始发作, 一瓶就能让人亢奋半天。 但还想要继续体验这种感觉, 就必须再次购买。 其实早在四年前, 津巴布韦政府明令禁止出售这种药水, 但由于脱手容易 利润高昂, 一天就能带来上千的收入, 所以各种走私从来就没有断过。 除了太高了药水的价格外没有任何影响, 走私贩们与南非的制药厂里都有联系, 只需要把钱打到账户上, 他们就会通过公交来运送货物。 即使有警察来追查也不用怕, 只要分几瓶糖浆给警察, 他们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津巴布韦的政府效率实在太过低下, 又或者说糖浆的利益已经深入了政府内部, 津巴布韦官方目前仍未对这种普遍现象做出研究, 根据哈拉雷市区一家私营戒毒中心的调查, 造成这些青年沉迷与糖浆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无所事事, 既不用上班也不用上学, 没有自制力和正确的认知。 如今有50%以上的青年都已经染上了毒瘾, 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地攀升。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 那么津巴布韦的社会将会在未来面临可怕的断代,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接替上一代的任务, 经济也将倒退回原始农业经济。 而政府对于这些瘾君子没有太好的办法, 除了直接抓进监狱里关着, 就是送进精神病院里接受精神治疗, 这样做的效果收效甚微。 在里面强制解除的毒瘾, 出来后很快又会因为各种社会关系再犯。 姆拉卡说, 当他开始解除毒瘾的第一天起, 他就和当初劝他吸毒的同学没有了联系, 如今每天在母亲的监督下, 呆在屋子里进行一些音乐创作,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忘记糖浆的味道。 家人的关心和对目标的专注, 是姆拉卡找到的解除毒瘾的好办法。 但在津巴布韦仍有成千上万名青年, 在毒瘾中无法自拔。 在这部纪录片拍摄之后, 津巴布韦的政府终于有所行动, 它们打算开设正规的公共毒品康复中心, 努力调整政策给年轻人们更多的就业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