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悠然静闲 2021-12-07
      郭峪古城就紧挨着皇城相府,若说皇城相府是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的典范,那这郭峪古城定当称得上是城堡式古村落的典范,它们的共通之处便是为了抵御盗寇而构筑高墙高楼以保护宅第和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站在古城墙下,虽然眼前的城墙比不上北京、大同、南京的城墙名气大,但我依然为其雄伟和宏大的建筑而折服。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古城的城墙与众不同,首先其不是常见的四城门的格局,真正的城门只有三处:东门为正门名为景阳门,该门有着巨大的城楼和厚实的城门洞,城门后便是城内的商贾大道,而与其相对的西门为永安门,这座西门较为独特,为内外两道城门,两座塔楼如同古城墙上的马面一般从城墙上向外伸出将其与内城门之间的空间围成一个瓮城,其作用不言而明,即使盗匪攻破了第一道城门,也让你在瓮城中成为瓮中之鳖;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其次古城墙的内墙上用砖石修砌了众多大大小小的窑洞,这些窑洞状似“蜂窝”,故而被称之为“蜂窝城”。这种窑洞一来可用做藏兵洞,二来则用做储物的仓库,看来郭峪对于抵御外敌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够充分的;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最后是古城墙上除了角楼之外,沿着外城墙上修砌的箭垛的尺寸较常见的城墙上的要宽许多,高许多,而箭垛之上都留有射击孔眼,每一个箭垛都能为守城的人提供更大的防护面自然也提高了防护力,看了古城城墙的这些特点,也明白为什么郭峪这座古村落历经匪患而来自保无恙了。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在古城中行走,很快就会发现,相对宽敞的主街两侧每隔不远便会有一幽深小巷,或通往某个宅院的大门,或通往另外一条街巷,形成密如蛛网的可进院堂、可通街巷,可接城墙的通路。同时,还会发现很多大宅院内都设有道道小门,通过这些小门不仅院院互通,而且更能使得邻里之间户户相通……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这样的设计布局,充分显示了郭峪先人的智慧:城墙再坚固厚实,也有破城之日,倘若外敌攻入城来,面对这些密如蛛网又可通幽的条条曲径,定然是一时间摸不清门道,如入迷宫一般,令外敌短时间内无所适从,如此一来,村里的人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曲径迷道赢得与外敌周旋的时间与空间,进可抵抗,退能逃生。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在古城的任何角落,一抬头,总能望见城中那座高耸入云的碉楼式的建筑,于是以它为目标,沿着迷宫一样的城中街巷,七拐八绕地终于来到它的近前。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原来,这座建筑叫“豫楼”。真是奇怪,好好的山西古城中的建筑为啥叫“豫楼”,难道此楼与河南有关?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再细细看门前简介,结果打脸了,只恨自己才疏学浅:原来豫楼之“豫”乃防御、居安思危之意。
       这座建筑是郭峪侠义豪商王重新独资修建。此楼位于郭峪村的中心,地面之上七层,楼高达33米,不仅可以用最小半径将全村囊括进来,更因此楼为村中最高点而成为观察村落全景及敌人是否入侵的最佳观测点。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从沿街的小门进入豫楼所在院落,发现自己立时身处一片狭小的空间之中,前方是豫楼台基下的一堵高墙,而身后及左右皆为二层带外廊的小楼,这地势俨然又形成了一处陷阱,若是有盗贼从攻破街门进入此院落,立刻便会陷入四下高处的攻击而处于不利的位置。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从两侧台阶登上豫楼台基,可见豫楼墙厚壁直,外侧全无着落手脚之处,若想攀爬难于登天,而楼底层的那一扇狭窄的拱劵形楼门,堪堪仅能容一人横身通过,若是其携带有较长的兵器或是防御物,几难在如此狭小的空间施展开来……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豫楼内部的层高很高,每层间以狭窄的楼梯相连,绝对是易守难攻。
       豫楼内部的空间很大,足以容纳全村的百姓在此避难,当年建此楼的目的,估计也是考虑万一城破之时,可以此楼做为全村之人的最后避险之地吧。
       豫楼虽是作最后避难所的考虑,但绝不是死地,中国人的智慧多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豫楼也不例外。
       豫楼的地下室,筑有多条地道直抵城里城外,地道之内结构错综复杂,具备非常完善的防御功能,这当是建楼走为最后楼破之日所做的最后的准备……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当我沿着地道从回古城地面之时,竟然不知身处古城何地?但由不得对古城先人的智慧大大点赞:一座民间古城竟然有军事上的多重战略与战术层面上的考量与布置,实在是令人叹服啊……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郭峪古城不仅仅是一座难得的具有军事价值的城堡,而且城内还有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曾被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古城中的明清建筑群中有不少是官宦人家的府邸,这是因为自明代中叶至清初的一百多年间,郭峪出过18位举人,15位进士,明清两代,“官侍郎、巡抚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不绝于时。”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眼前这座坐落于主街边的宅子的门脸虽然不大,但其大门那高大的木制门楼上的斗栱层次,门额的数量,台阶的级数,都足以彰显这家人的不凡身份。这座宅子是城内的“进士第”,又因为门边立有一对高大的石狮子而被称为“老狮院”,原本是皇城相府的主人陈廷敬的九世祖居。陈家在明清两代共出过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6位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匾联予以褒奖,“进士第”的名字由此而来。
       据说幽深的院落由琴、棋、书、画四个主题的院落组成,各有风情,可惜如今此宅被改建为一处高端的民宿,只有住宿的客人才能得赏其风情。不过,这座宅子,就算不看内部,光一座大门门楼便有许多内容值得细品:首先是看门楼上的三块木制门额上的文字,上面刻写着的都是陈氏家族中历代显赫人物的姓名和官职。其次是看门额之上的两层斗栱,上下均为四组,下层前后出两翘,上层前后出四翘。两层斗栱上承托着牌楼顶子,上做瓦面,正脊两边还有龙头吻饰,这样的门楼在民间很少得见,就算是官宦之家能有如此的恩荣也是殊荣。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这座深藏在明清街边小巷之中的宅邸,大门上高挂书有“王宅”的大红灯笼,大门的木制门楼虽然不如“进士第”气派,但上面的雕刻更为细腻精细,门上的匾额上书有“恩进士”三个大字,此宅系建于明崇祯十六年,为侠义豪商王重新的侄子王维时所建。恩进士即恩贡的俗称,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每年由府﹑州﹑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凡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再加选一次,称为“恩贡”。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门内的影壁绝对是此宅的一个看点:这是一座装饰有高雅砖雕的影壁,砖雕图案有山石、波浪、仙桃、白鹤、流云,边框装饰以松、竹、梅、莲花、菊花和牡丹组成,底座雕有一对螭和一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浅雕、深雕、圆雕混用,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这座王氏住宅无论是从门脸,还是从门内的影壁之上同样都彰显出主人身份的与众不同,不仅有官邸的气势,但更多的还是露出了富商的华丽气质。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郭峪古城中除了大量的民居建筑群落,还留存有一座气势非凡的宗教建筑,那便是位于古城西门边的汤帝庙。
       越靠近西门,城中街道的路面便逐渐由宽而窄,且由缓而陡,远远的便能望见汤帝庙雄踞于前方的高台之上。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不过,由于其庙前的街道地势过于偪仄,使得很难于正面将其门脸的全貌尽收眼底,唯有站于侧面的墙角之处,才能望见这座庙宇在苍穹下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模样……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汤帝庙的正门为三个大门,其中中门最宽,上挂木匾,书有“汤帝庙”三个大字。
从两边的侧门进入庙内,这才发现,方才山门比门前的道路高出数米,而如今,院内的高台之上则是汤帝庙的九开间的正殿,那里又比山门高出了数米,主殿前的台阶旁立着一对铁铸的雄狮,其面对的正是庙内的戏楼。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这戏楼为过街倒座式山门戏台,山门的门厅之上便是戏台,重檐歇山顶,斗栱层层出挑,翼角高翘,色彩绚丽,左右次间楼屋是戏楼的后台及化妆室、道具间,左右各有一间小厦,低于戏楼,也是歇山屋顶,有斗栱和高翘的翼角,是戏楼的乐台,乐台之外高高耸起的是钟鼓楼。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大殿前的台基之上,两头铁狮的身后,便是庙中看戏的最佳位置,而庙院两侧房舍之上的二层也设有宽敞的看楼,估计那里应该是女眷观戏的位置。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元曲四大家,其中有三个出在山西,山西境内保留下有大量的各个时期的古戏台,而全中国十二座金元时代的戏台竟然全部在山西、这些遗留下来的古戏台见证了山西戏曲之乡的辉煌历史。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虽说郭峪汤帝庙戏台是明末清初的古建筑,但它绝对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戏台,因为这是一座可升降的戏楼。戏台的楼板是以立柱支撑,而立柱上连接楼板处的内侧设有凹槽,约有二三十公分,这个凹槽就是用于升降戏楼的楼板用的。需要时,将楼板在凹槽内上下移动,即可调节戏台的高度……这样的戏台,可真是难得一见。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郭峪古城是我在晋东南探访的第一座古城堡,而据说在沁河一带的乡间还矗立着数十座明清时期的古城堡,从而造就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堡群。这些散落乡间的民间古堡如同历史遗珠一般以沁河为丝将晋东南数百年的峥嵘岁月串在了一起……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郭峪古城只是开端,接下来,还有砥洎城、湘峪古堡……在等着我去寻访……
山西郭峪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村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