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建高教授:关注重点人群,做好肝癌筛查与监测,贡献中国专家智慧

 南方菩提 2021-12-07

近年来,新型分子标志物诊断的不断发展为肝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提供了可行性,先进技术让肝癌早筛步入新格局。目前以M2P-HCC(即Methylation,Mutation and Protein,一种同时覆盖HCC特异性靶基因甲基化、高发体细胞突变及蛋白等综合性指标的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为代表的诸多肝癌早筛新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实践。有研究表明,应用M2P-HCC模型进行HCC筛查和监测将有可能提供比AFP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在影像学资料尚未表现异常之前,M2P-HCC模型在发现早期HCC方面有检测价值,有望成为优于AFP的贯穿早期HCC筛查与监测HCC诊疗全流程的检测技术[2]

在今年“世界肝炎日”期间,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提出:加强肝癌筛查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已颁发了《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均提出对肝癌危险人群进行分层筛查及监测。其中近期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聚集全国来自肝病科、感染科、外科和肿瘤科等超过30家三甲医院近40名权威专家,大家献计献策,反复推敲和论证,综合考虑我国各省市及基层各级医院的情况,为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制定相对统一的且专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癌危险人群筛查路径及监测时间,从而为乙肝相关肝癌的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就目前我国肝癌防治现状以及降低肝癌相关危害的可行策略,肝胆相照平台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解读其作为共同通信作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与筛查和监测》,大家快来看看吧!


范建高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学分会委员、医学科普分会委员、肝病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慢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肝病学会委员、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名誉组长,上海市肝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实用肝脏病杂志》共同总编辑

▪长期致力于肝病防治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点课题9项。第一完成人获中国宝钢教育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和5项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主编专著和科普读物19本,PubMed收录论文270余篇,其中第1/通讯作者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J Hepatol, Hepatology等SCI论文130余篇,H指数53,2020年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年全国肝病领域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排名第1

肝胆相照:引起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是什么?我国肝癌患者经历了怎样的发病历程?

范建高教授:2020年,中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45%以上,肝癌死亡人数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47%[3],这说明中国肝癌的疾病负担非常沉重。

我国肝癌的最主要病因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在中国原发性肝癌中占到75%-80%以上[4],远远高于全球的50%。酒精性肝病、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慢性丙型肝炎,同样也是我国肝癌的重要病因。

乙肝患者如果同时伴有饮酒、肥胖、糖尿病,肝癌发生风险会显著增加。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防治,要重视HBV DNA的滴度,病毒变异情况,年龄因素(男>40岁,女>50岁),以及肝癌家族史。另外,还要重视的是,伴随肥胖、糖尿病、饮酒、吸烟,或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蓝藻毒素及其它环境毒素,包括中草药暴露史等因素在乙肝相关肝癌发生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

肝胆相照:进行肝癌防治,降低其危害的关键是什么?如何防治由乙肝引起的肝癌?

范建高教授:肝癌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其并发症,以及高死亡率。如果只从治疗的角度出发,我们无法更好的降低肝癌疾病负担,但我们可以让更多的肝癌高危人群避免患上肝癌,或者让肝癌患者在早期阶段,在能获得根治性治疗的阶段得到诊断。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肝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包括乙肝疫苗的接种,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积极抗病毒治疗,并有效确保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应答;另一方面,还要控烟限酒,减肥,有效控制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对于需要处方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等药物的人群,不要因为患有乙肝、脂肪肝,甚至肝硬化,而不敢处方。因为这些药物,有助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的防控,可以降低肝硬化或者肝癌的发生风险。所以,除了抗病毒治疗以外,我们还要重视其它肝癌危险因素的控制。
 
最为重要的是肝癌的筛查和监测规范化的实施。就肝癌的筛查来讲,既往我们强调的是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超声,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包括乙肝相关的肝癌人群,往往体重超标,重度肥胖,同时合并有脂肪肝。这种情况下,超声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会下降,对肝脏占位性质的判断能力也会下降。超声检查质量不佳时需要做增强CT或者增强MRI检查。《欧洲肝脏学会肝细胞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鉴于CT或MRI诊断HCC有一定假阳性率,需用造影剂来获得足够灵敏度,患者反复暴露在CT扫描下的辐射风险、MRI对比剂相关的过敏反应风险、钆在大脑蓄积的风险以及高昂的检查费用等原因,使得增强CT/MRI筛查和监测HCC高危人群仅限于超声检查质量不佳等特殊情况。
 
另外,就小肝癌的筛查和诊断而言,甲胎蛋白检测的敏感性并不理想,所以需要监测其它肝癌指标。液体活检(如M2P-HCC)等新的肿瘤标志物方面的研究,有望提高肝癌的诊断、筛查和监测效果。

肝胆相照:由您参与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具备哪些新亮点?对促进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具有哪些意义?

范建高教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肝癌筛查项目专家组近期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文件,针对我国肝癌最重要的危险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个体提出:无论有无肝炎活动,无论是否已经进展到肝硬化阶段,都需要进行肝癌筛查和监测,这是所有参与专家的重要共识,强调乙肝病毒作为肝癌的直接致癌因素,而并非一定要出现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才开始监测,这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的最大亮点。

第二,就肝细胞癌的筛查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抓住了最重要的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同时也强调了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个体肝癌高发的其它帮凶,强调对于乙肝病毒感染个体根据有无肝硬化,肝功能是否失代偿,是否伴有肥胖、糖尿病,是否合并脂肪肝等因素,综合评估乙肝病毒感染个体患肝癌的风险,并将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对不同风险的人群,也给出了针对性的筛查和监测的时间间隔及方法,这将指导我国不同级别医院及不同地区医生,在肝癌筛查上具有可操作性,这是第二个亮点。

第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得到了全国34位乙型肝炎及肝癌相关领域重量级专家的支持,由13位专家执笔起草,经反复讨论,多次征求修改意见,庄辉院士对文章的起草、定稿、润色等做了艰巨的工作。在庄辉院士的直接指导及亲自执笔下,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段钟平教授、现任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南月敏教授的积极帮助之下,最终形成这一重要文件。所以说,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权威性很大,也便于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并进一步指导我国肝癌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项目专家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10):932-941.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10927-00484.

[2]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血液标志物用于临床肝细胞癌早期筛查的专家共识.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10):933-938.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10927-00485.

[3]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癌症报告,https://www.iarc./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

[4]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感染相关肿瘤防控学组,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10):2090-2097.

图片
肝癌在线
推动与建立肝癌多学科联合治疗体系并推广,打造成为肝病医生肝癌医学继续教育主平台。
16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