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益峰 定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为清文宗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慈安陵名为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名为菩陀峪定东陵,两陵都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是咸丰帝定陵的附属陵墓,所以统称为定东陵。 笔者先后七次前往慈禧、慈安的定东陵考察地理。深入研究过定东陵的地理选址、建造过程、和地理风水情况。同行考察的有徒弟陈文、王洪超、郭宇、朱江、姬常勇、梁敬南、林敏等人。 清东陵总图,菩陀峪慈禧、普祥峪慈安陵与咸丰定陵为同一龙脉所结。 定东陵,包含咸丰两个皇后的陵寝,为普祥峪慈安陵,名为菩陀峪慈禧陵。同治元年开始筹备相度,同治五年九月真实开始相度,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九,正式定址。 侧看定东陵,内务府员外郎宽惠、清末地理国师、礼部侍郎张元益、清末地理国师、刑部员外郎 高士龙,以及金星榆、刘绪、德馨、松瑞、庆福、德泰、奎斌等十来个精通地理官员,共同卜选。 专任相度大臣五人: (1)、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 (2)、刑部尚书绵森 (3)、理藩院左侍郎英元 (4)、左都御史全庆 (5)、恭亲王奕訢(同治六年增派) 其他还有七个大臣,参与了定东陵誌桩移平。 (1)、惇亲王 奕誴 (2)、醇亲王 奕譞 (3)、总管内务府大臣 春佑 (4)、工部右侍郎 明善 (5)、体仁阁大学士 英桂 (6)、户部左侍郎 荣禄 (7)、镶红旗汉军都统 魁龄 2、 相度风水官 专任相度风水官4人: (1)、内务府员外郎 宽惠 宽惠,内务府员外郎,精通地理技术,同治五年参与慈禧慈安陵寝卜选。 宽惠,道光二十年至道光二十五年,任内务府主事。道光二十五年年,升内务府员外郎。咸丰八年,任军机处记名。咸丰九年至咸丰十年年,任长芦盐政。咸丰九年,捐输海防经费,得二品顶戴衔。咸丰十年至咸丰十一年,丁忧。咸丰十一年,任内务府员外郎。 (2)、礼部主事 张元益 张元益,地理名家,清朝地理国师,以精通地理术被清廷特封礼部主事,正六品。 同治七年十二月,参与关外永陵风水整顿。同治五年九月,作为风水官,参与慈禧普祥峪、慈安菩陀峪万年吉地相度。 同治十二年十月,辛巳,以屡次相度普祥峪、菩陀峪万年吉地出力,升礼部侍郎,正三品。张元益,为真正的国师,地理技术高超,先后参与慈禧、慈安万年吉地、同治惠陵相度。 (3)、刑部主事 高士龙 高士龙,地理名家,清朝地理国师,以精通地理术被清廷特封刑部主事,正六品。同治五年九月,作为风水官,参与慈禧普祥峪、慈安菩陀峪万年吉地相度。 同治十二年十月,辛巳,以屡次相度普祥峪、菩陀峪万年吉地出力,升刑部员外,正四品。 地理技术高超,先后参与慈禧、慈安万年吉地、同治惠陵相度。 (4)、李程万 简历不详,同治五年九月,作为风水官,参与慈禧普祥峪、慈安菩陀峪万年吉地相度。但是后来的奏折中,没有列他的名字,奖赏中也没有他。 其他协同相度风水的官员8人。 (1)、内务府员外郎 松瑞; (2)、司员刑部郎中 德馨; (3)、理藩院郎中 奎斌; (4)、户部主事 金星榆; (5)、正红旗汉军参领 德泰; (6)、军机章京 江人镜; (7)、宗人府副理事官 文毕; (8)、李唐。(只参与慈安皇太后梓宫奉安地宫,择方定线) 东陵的成子峪、松树沟、羊肠峪、普陀山和平顶山。 3.1、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样式房丈量成子峪、普陀山及松树沟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恭亲王奕,派样式房的雷思起,到东陵丈量定陵附近的成子峪、普陀山及松树沟三处地势。但是此地清廷,主要精力在定陵的修建,直到同治四年八月,定陵陵寝工程完工。慈禧、慈安太后的万年吉地,相度之事,才重新拿到议事日程上。 《堂谕档普祥峪菩陀峪纪事》记载: 同治元年正月,奏,奉旨留中。绘成子峪、普陀山、松树沟三处地势画样并总图,以及昭西陵全样。 同治元年样式房绘制的《松树沟地势糙底》,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元年样式房绘制的《成子峪地势糙底》,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元年正月十五,样式房绘制的《查平顶山尺寸糙底》,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元年正月十六,样式房绘制的《查平顶山尺寸糙底》,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2、同治五年八月二十,恭亲王奕䜣奏请相度陵寝 同治五年八月二十,恭亲王奕䜣,奏请慈禧、慈安两位太后,请求为两位太后,相度陵寝。 恭亲王奏折原文如下: 《奏为定陵工程完竣、请续行履勘菩陀山吉地事》 同治五年八月二十日 恭亲王奕䜣,定陵全工告蒇,谨将应行筹办之工请旨遵行事。 窃臣奕䜣、臣宝鋆自咸丰十一年间,蒙恩派充总司稽察以来,凡有应行添改应行裁撤之工无不分晰,具奏遵照办理。 上年九月间,文宗显皇帝、孝德显皇后梓宫永远奉安,彼时尚有礼部、八旗营房及内务府、大小圈等工接连办理。臣等当饬该监督等作连开工,不准稍有迟误草率,现据报称均已陆续完竣同恩。 同治元年,奉两宫皇太后、皇上饬查菩陀山地势,当经拣派素谙风水之员会同敬谨履勘,据称菩陀山峰峦合抱,结构紧严,洵称上吉之地。著以昭西陵规制变通办理,地势足敷应用等语,并饬样式房绘具图说恭呈御览各在案,现在各项工程全数告蒇,所有臣等前次呈进图说应否续行恭办之处,臣等未敢擅拟,谨缮折具奏,伏祈训示,遵行请旨。 同治元年样式房绘制,奉旨留中的《定陵迤东普陀峪地势画样》,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元年样式房绘制,奉旨留中的《顺水峪迤东普陀峪地势尺寸画样》,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3、选派相度大臣、风水官、精通风水其他官员 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两宫太后懿旨:派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刑部尚书绵森、左都御史全庆、理藩院左侍郎英元为相度大臣,带领精通风水人员,前往东陵相度万年吉地。 《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记载: 同治五年八月二十,奉旨著派周祖培、绵森、全庆、英元各带熟悉堪舆之人前往。 样式雷《堂谕档普祥峪菩陀峪纪事》记载: 同治五年九月初一,四堂在内,会商随带司员风水,并请训日期,定于十三日。 周中堂派金星榆、刘绪,风水二位,张元益、高士龙。 绵大人派德馨、松瑞,风水宽惠。 全大人派庆福、德泰,风水宽惠。 英大人派奎斌,风水李程万,随同当差。 《堂谕档普祥峪菩陀峪纪事》记载: 八月廿四 中堂大人四堂在朝内,面回恭王爷、宝大人(宝鋆)此次前往相度地势,派梁椿、雷思起随同当差。绵大人云:他二人当差甚好。王爷大人云:甚可。 英大人面谕雷思起:着将同治元年正月奏,奉旨留中,成子峪、普陀山、松树沟三处地势画样,并总图,以及昭西陵全样,均预备妥当,听候信息,随同前往。 八月廿六 谕钦派大臣都察院总宪全全庆、大学士周周祖培、刑部正堂绵绵森、理藩院左堂英英桂。 为谕知事:本部堂现奉谕旨,前往东陵相度地势,派算房梁椿、样式房雷思起,随同前往当差,特谕。 同治五年,样式房绘制的《普陀峪地势尺寸画样》,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五年,样式房绘制的《普陀峪地势尺寸画样》,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4、同治五年九月十三日起程,前往东陵相度 同治五年九月十三日,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刑部尚书绵森、理藩院左侍郎英元、左都御史全庆,带领风水官内务府员外郎宽惠、礼部主事张元益,刑部主事高士龙、李程万等,其他协同相度官员金星榆、刘绪、德馨、松瑞、庆福、德泰、奎斌,样式房样子匠雷思起,算房算手:梁椿等人,起程前往东陵。 九月十七日到工,开始进行实地勘验。 十七日、十八日两天分别查看了东陵的成子峪、松树沟、羊肠峪、普陀山和平顶山。五处地点。 其大概流程是:风水官查看地理是否合法,雷思起丈量地势尺寸、抄平,绘出相应的地势尺寸画样、山向定点穴图、志桩图等画样。算房梁椿根据雷思起丈得的地势尺寸,勘估是否合乎陵制规模。 同治五年,样式房绘制的《普陀山约拟万年吉地各座规制丈尺地盘画样》,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方案,参照景陵太妃园格局,在一个陵园内,布置两个宝顶、两个方城明楼。但是此方案,被慈禧和慈安否定。 3.5、同治五年九月二十八日,相度大臣汇报相度进展 同治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周祖培、全庆、英元等相度大臣,呈递奏折,《奏为遵旨相度定陵附近地势缘由复奏事》,奏报相度进展。内务府员外郎宽惠、松瑞,礼部主事张元益,刑部主事高士龙等风水官同时呈递风水说贴《呈员外郎宽惠等查看定陵附近菩陀山等处地势风水清单》。 提到此次相度了五个位置,东陵的成子峪、松树沟、羊肠峪、普陀山和平顶山。 其中有成子峪、普陀山和平顶山地形不错,松树沟内斑鸠峪,山势峻急,并无脉气穴情,定陵迤东为羊肠峪,山面不开,界水不分。 3.6、同治六年二月初三,再次下旨,令恭亲王与相度大臣,前往东陵相度 同治六年二月初三日,上谕:着派恭亲王会同周祖培、全庆、英元仍带堪舆再行前往公同相度,详细复奏。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一,恭亲王、周祖培、全庆、英元等到达东陵,二十二开始相度。 3.7、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候补四品京堂彭祖贤等,提议先立桩为识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候补四品京堂彭祖贤、鸿胪寺少卿文硕等,上奏折《奏为相度万年吉地要工,请俟(sì)钦定后再议兴修事》,提议奕訢等在相度吉地后,先行立桩为识,等皇上亲政后,谒东陵之日,亲谒覆勘,钦定方位,再议兴修。 俟(sì),就是等的意思。 《奏为相度万年吉地要工,请俟(sì)钦定后再议兴修事》 同治六年,样式房记载的《成子峪吉地说》,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六年,样式房记载的《现查成子峪地势尺寸略节》,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六年,样式房绘制的《成子峪地势画样》,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同治五年九月的相度意见:龙旺脉真,地势甚佳,惟既非附近又非定陵一脉,将来神路极难会合。 同治六年,样式房记载的《现查松树沟地势尺寸略节》,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六年,样式房绘制的《松树沟地势画样》,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同治五年九月的相度意见:松树沟一处并无脉气穴情。 同治六年,样式房记载的《现查普陀山地势尺寸略节》,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同治六年,样式房记载的《普陀山吉地说》,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说贴原文: 同治六年,样式房绘制的《普陀山、平顶山志桩山向草图》,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途中慈安、慈禧两处穴位志桩,前后不平 同治六年,样式房绘制的《普陀山、平顶山丈尺地势图》,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途中慈安、慈禧两处穴位志桩,前后不平,图上注有:东志桩比西志桩,往南四丈三尺。 同治六年,样式房绘制的《普陀山、平顶山丈尺地势图》,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途中慈安、慈禧两处穴位志桩,前后不平,图上注有:东志桩比西志桩,往南四丈三尺。立向均是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 3.8、同治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恭亲王奕䜣等,上奏汇报相度结论 恭亲王奕䜣、周祖培、全庆、英元等相度大臣,认为羊肠峪、顺水峪、平顶山和普陀山等四处,与定陵山势同出一脉。羊肠峪山水无情,顺水峪已经作为妃园寝,平顶山、菩陀山二处峰峦环抱,堂局端严,为吉地。 唯一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两穴的誌桩,上下不能平列,普陀山誌桩,比平顶山誌桩往南往下三丈四尺。将普陀山誌桩偏东上移一丈多,平顶山誌桩下移两丈多,补齐了两穴三丈四尺的差距,并将两穴立向的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改为壬丙兼亥巳丁亥丁巳分金,两穴平列。 江人镜、宽惠、松瑞、张元益、高士龙等风水官,递交了风水说贴,《呈看得菩陀山平顶山风水单》。 同治六年,样式房绘制的《普陀山、平顶山丈尺地势图》,原图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9、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九,两宫太后及同治皇帝,定址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两宫太后及同治皇帝,借恭谒东陵之机,查看了普陀山、平顶山吉地。 三月十五日,同治帝,改普陀山为菩陀峪,改平顶山为普祥峪。 三月十九任命承修大臣,分别是:惇亲王、协办大学士全庆、总管内务府大臣都统春佑、工部右侍郎荣禄、菩陀峪著派醇亲王、左都御史英元、总管内务府大臣吏部左侍郎魁龄、总管内务府大臣工部左侍郎明善等。 《清穆宗实录》原文记载: 同治十二年三月三月十九(丁酉日)。 谕内阁、此次祗谒东陵。谨于定陵迤东择有吉壤,地势雄秀,山川环抱。 复恭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亲临阅视,敬奉懿旨。普祥峪、菩陀峪,即定为万年吉地,钦此。 朕仰体慈怀自应择吉兴工,普祥峪著派惇亲王、协办大学士全庆、总管内务府大臣都统春佑、工部右侍郎荣禄、菩陀峪著派醇亲王、左都御史英元、总管内务府大臣吏部左侍郎魁龄、总管内务府大臣工部左侍郎明善,前往敬谨办理。 笔者长期研究民间地理古坟、皇家陵寝、王公贵族的陵寝,古代的地理技术基本只有三个:寻龙点穴、八宅和三合技术。阳宅阴宅,基本都是寻龙点穴技术,至于立向,基本都是三合,水法不合,也不强制改变自然向,只是用三合的旺相分金而已。 笔者全面公布皇陵的卜选全过程,以及卜选人员的介绍,这里要说明两点。 (1)、皇陵卜选的地理官,来自全国 很多书上鼓吹,天下地理精华在江西。这个话是近代一些人胡吹的,皇家自古就不认可。唐宋时期的皇陵卜选,极少见到江西人的影子。明清时候的皇陵卜选,十个中,有一个人,出自江西。其他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秀才、举人和进士出身,精通地理的基层官员,或者职业地理先生。 这些先生有的研究的是郭璞的理论,有的研究的是吴景鸾的书籍,有的研究的是丘延翰的书籍,也有人研究的是杨筠松的书籍,也有人研究的是蔡元定、朱熹书籍,也有人研究的是司马头陀的书籍,也有人研究的是卜则巍的理论,等等。但是这些仅仅是基础理论而已,基础理论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最关键是他们的眼力、实践能力以及人品,是最优秀的,得到了皇家的搞得认可。 很多书上,说地理形峦属于江西派,这是不对的。福建、广东、广西、河北、山西、四川、云南、辽宁等等,各地都有地理高手,他们与江西没有关系。皇家只是部分抽调过江西的地理先生进京而已,不是只信江西的,而是只信高手。全国各地,只要有地理高手,皇家都会延请过来,严格考核,最后才认可他们的意见,极少数会得到皇家的重赏。多数人,都是直接送回去,没有官职封赏,或者只有简单的衣服、折山、赏钱等而已。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以唐宋元明清明清为例,唐朝贵族,陕西关陇贵族占大半。元朝最富贵的家族,多出自蒙古高原。明代最富贵的阶层,王公贵族,多出自安徽附近。清代,最富贵的阶层出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基本囊括了大多数的王公贵族家庭。说明陕西关中、蒙古高原、安徽、东北等地,古代有最很厉害的地理名家。 所以皇家不迷信某一个地方的先生,不迷信某一派的先生,也不迷恋某一本书,每一个皇陵,基本都是召集全国不同的地理高手的,每一个皇陵都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最厉害的高手,同时分开卜选,分开提意见,讲究兼听则明。 这几年,吹得最神奇的天星水法、消砂技术、三元水法、玄空、玄空大卦、日课技术等等技术,多是最近三十年,网络和出版流行之后,大流行的,皇家地理,基本上看不到一点点影子。 只有参与惠陵卜选的李振宇,只是在立向时候,吹了一下三元纳气的技术,说上元运,应该立坐北朝南的向,向前有水,才能收当令之望气。实际上皇家不讲究这个,不论阳宅,还是阴宅,不论什么元运,基本都是立坐北向南的居多。李振宇,被封为国师,主要原因,还是其祖传的寻龙点穴技术,在同治惠陵卜选立了大功,后来同治惠陵定向,李振宇父子,都是按祖传的三合做的。 很多地理爱好者,听人神吹,说皇陵是按他的祖传秘诀做的,拿着罗盘去复盘,不管对不对得上,都是厚着脸皮说,对上了,对上了。这是不对的,当时皇家的地理官,不懂您的秘诀。 全文完。 作者:陈益峰,男,著名地理师傅,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公费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少林寺北美文化推广中心易学地理总顾问,长期从事传统地理学的实践、考察等研究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