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学说临床应用探析

 未来决定现在 2021-12-08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防治疾病、养生保健、流行病学分析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运气学说的核心思想便是“天人相应”,它所包含的物候、日月星辰的运行与人体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肺系”起联系人体内外,沟通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使人体变化与外界变化相一致的重要作用。因此,又可以说“肺系”是天人相应的“媒介”。此外,本文绘制了天人相应的模式图,以期为临床应用五运六气学说进行辨证论治提供相关依据。

古人将天象、气象、物候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关系阐发为运气学说,在运气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方面,前人已经做了相关探索。医圣仲景以运气学为基础创立了六经辨证,并建立了时空理论划分模型,他将时、空间,个体、个体生命演化周期等诸多因素进行分类比较,形成了一套以理法方药为主的理论体系。刘完素也强调“五运六气“学说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地位,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说:“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明可见矣。”说明应用运气学说治疗临床疾病不是天方夜谭也并非虚无缭渺,它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发掘。

1 朴素的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具有完整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中的七篇大论,就是专门阐释运气学说的篇章。它认为万物皆由天地之气相感而化生。运气学说,主要探讨每年五运、六气的运动规律,演绎天体运动与自然气候和人体生命的规律,以天地为空间背景,研究自然气候和生命之间的联系,因此,时间、空间是《内经》运气理论的基础,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其治则治法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可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故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框架进行剖析。

1.1 五运与六气

五运分岁运、主运和客运。其中岁运为主,反映全年的气候变化特点,主运分主一年五季气候的正常变化,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同时又用来分析客运。客运分主一年五季异常气候变化,反映了一年五季异常的气候变化,年年有变,如客之往来。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乃天之气。六气分主气和客气。六气之本指风、寒、暑(相火)、湿、燥、火(君火)。六气之标指三阴三阳之气。中气指标本之间的气,亦为三阴三阳之气。六气标本相合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气。

1.2 运气与发病

运气学说是一套有着胜复郁发的完整学说,其根源于天文,也意味着它也像天体运行一样是循环往复、如环无端的见从运气学说中,可以归纳出多种变化规律和自我调节的法则,可简单阐述为几点:五运六气存在着太过、不及、平和三种运动状态及自我调整,其特点是克其太过,补其不足,以平和为贵。

(1)将天地、运气、主客三者置于不同的层面和境况下审视,其相互之间存在着类似于五行生克、阴阳生化的变化规律,有平、逆、顺不同的变化。

(2)运气运行失其常序时的适度修正,包括外界的干预与自我修正,主要体现于时间和空间上。如先有淫胜,后必有报复;郁极乃发,待旺时而发,又如运气加临的太过得天刑、地刑、不和则平气运,得同气相助则转甚;不及得同气相助则平,得天刑、地刑、不和则转甚,此三点便可以概括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转纲纪。

当运气循其纲纪,运转秩序井然时则会养人,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条件,若其运转失调,不循常道则成为致病邪气,找害人体正气,贻害无穷。但是否发病还与人体正气的强弱有关,当人体正气不足,加之外界气候异常,致病邪气就会打破人体的阴平阳秘的状态而发病,“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谓此理。陈无择认为六气为病,要考虑司天在泉、上下加临标本中气等。时气是天地有余不足违戾之气随人脏气虚实而为病,与感冒中伤,瘟疫不同,疫病则是四时兼有不正之气;脏腑配天地,脉合天地运,天行六气可以是疾病外因,六淫即是寒暑燥湿风热,六化本乎一气,以运变而分阴阳,反则为六淫。五运六气肇基于天人相应的理念,集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等涉及健康、疾病等灾害的经验知识,借助“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五五制会”的构架,以盘式结合论述的文体,托呈出突破天威难测的系统理论,它考量时序,候切逆顺;神机气立,含吐应节,不仅适其所至,靶位病机;顺天之道,其病可期;而且承借天地之气增益人气。

2. 天人相应

《内经》中的运气学说秉承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气化可对气候、物候产生影响气它将人与自然二者统一起来,以整体视之。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其内部有类似于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动规律,人的气运状态与自然界有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但人体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周流不息,充满活力,其间必然遵循着固有的规律,稳定持久。按次第周流,则万物荣养,气血流畅,不生灾害;反之,则亢极生害,或迁变失时,或气血壅滞,而致生疾病。

2.1 气立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形气相感化生万物,那人体与外界如何发生联系,通过什么来完成生长化收藏过程?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白“气立”的含义。

所谓“气立”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与外界变化发生联系的一套密码。研究表明,人与人基因组一级序列差别不到千分之一,基因表达的决定权主要是环境因素、运气禀赋。这些都说明个体差异性的决定者是胎孕期的天地之气,运气禀赋则是人的另一套生命密码。所谓的另外一套密码,其实就是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可见人体的气立与外在的四时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发生联系,是人体气机调畅,运气平和,健康无病的基础,而气立发生联系的因素和侯与气有关。疾病的发生是内外合邪的结果,具体到某个疾病来说亦是如此,如王浩等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正虚邪实之证,其发生乃由人体的正气不足、六淫外感以及瘀血阻络所致。假如没有气立,人体就没有了与外界沟通的法度与规律,那人体是否还会发病?答案是肯定的。如春气通于肝,夏气通于心,秋气通于肺,冬气通于肾,长夏之气通于脾,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一个相应的“气立”在起主要作用,位于人体最外层的皮毛、孔窍是与外界联系的直接“通路”,而“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人体就是靠肺的条畅气机、沟通表里的作用才能与天地自然保持通应,因此,“气立”的关键在于“肺”的作用,此点下文会详细论述。

《素问·阳明大论》曰: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为气与气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由上可见,人体与自然界相通应的关键便在于“气立”,而“气立”形成的有形基础则在于人体的脏腑形骸的完整,尤其是“肺者,相傅之官”职责的正常。

2.2 天人相应的“媒介”

在天之运气与在人之运气二者此消彼长,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亦可将两者看作疾病发生的外因和内因。而天人相应必有其“媒介”,如同经气运行,必以经络为通路,血气输送必有脉道通利为基础,领悟到这点我们便能进一步探寻邪气作用于人体的“媒介”,调节所谓“媒介”便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甚至会效如桴鼓之效,所以,针对这个“媒介”进行干预,便是我们取得临床疗效的不二法门。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体之气应于天地,天地之气升降更用,如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心火上炎,肾水下泽,而脾胃为升降之枢机,而人体与自然界联系的最外层为皮毛、孔窍,此两者可以看做是无形“媒介”之有形外在表现,即形而上的功能态载于皮毛、孔窍之有形实体,而其功用则表现为肺系之条畅气机、沟通表里的作用。综上可见,人体与自然界相通应的“媒介”当属肺系,然而这个“肺”并不是单只肺脏一个脏器,而是指整个肺系统,更多的是指肺的功能态,它包括肺的通调水道,皮毛、孔窍的司皮肤腠理开阖等功能。

人与自然界的内外联系看似玄妙但并非难以捉摸,通过细究肺系的“媒介”之职,便可以窥其一二。纵观古今医家,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大多以调畅气机为要务,气机是气于人体内产生的升降浮沉的运动规律,这与肺系“媒介”之职的正常发挥密不可分,此为气运之常态,如此,脏腑功能则能正常。倘若发生气运失常,在体内就会发生气逆、气滞、气陷、气郁、气脱等气机失常的状态,重则累及脏腑,使脏腑功能失常。如:肝气过于亢盛则会导致肝气逆乱而致干侮胃气使胃气失于和降而发为呕吐,如此之例,不胜枚举。

因此,在临床诊疗疾病当重视恢复人与自然界相通应的状态,使沟通人体与自然界的“媒介”的功用正常。基于此种理论,便有了豁痰开窍、发汗解表、泻下通便、消食导滞等治则治法,其目的就在于调畅天人联系的“媒介”,使人体气机条达通畅。人与自然通应的“媒介”功能正常,对外则可以抵御病邪并应于自然界之常气;对内能调畅气机,排除糟粕。这样人体才能与四时之气相通应使体内气机条畅,这也是疾病向愈的内在动力,甚至可以说“媒介”一通百病消。

3 运气学说临床应用

3.1 运气禀赋、体质与易患疾病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生长变化遵循自然之法,受“运气”运行状态的影响,先天体质从出生的那一刻便决定了,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此外个人后天易患病的趋势也与先天之精密切相关,并且与个人出生当年的“运气”运行状态有直接联系。营庆林等[对北京东直门医院特定就诊日期的患者进行了胎孕期-体质-疾病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运气的影响,在胎孕期先天体质的形成过程中,留下了深深地体质性印记,运气禀赋所致之病与运气流年所致之病相类似。“无独有偶,张轩等四通过对北京东直门医院1997年12月~2008年12月就诊的1429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支气管炎的罹患与出生时的五运、六气、运气相合特点有一定的关联性。

2022年为壬寅年将为木运太过之年。《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飨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生气独治,云雾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肾水受邪”。木运太过则风气偏胜,会有大风、暴风形成,且频率较其他年份要多;肝属木,岁木太过,则肝气过于旺盛。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肝气太过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可有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根据五行生克,肝木过旺会克及脾土,会出现脾气受损的表现,又由于五行胜复的关系,土受到木的过分克制,其子金就要来报复,气候变化则表现出干燥之象,在人体将会表现为肺脏失常或呼吸系统疾病迁延难愈。

2020年庚子年,庚子年太金主岁,金运太过,是值少阴君火司天, 阳明燥金在泉,气火克运金,属天刑燥金齐化之年,气候变化较为剧烈,见表1。故木病运气特点为金胜木 郁火复,金火交争,木郁土壅,火胜金则木疗止。其病位主要为太阳、阳明以及少阳,逐渐发展入阴;湿邪从中焦逐渐弥漫三焦;以卫气分为主逐渐深入营血。其病机寒热错杂,燥湿兼具,动态变化主要为由寒化热, 由湿化燥,具体以寒湿、湿热或燥热为主,应看患者的体质与临症表现。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也就是说,动物胎孕长养皆受六气气化及五运的影响和制约。“人体五脏之气与运气相同的则得其助而气盛,相异的则失其资而气平,甚至被克伐而气衰。《黄帝内经·素问》曰:“天时胜,则舍人之病而从天之时,人病胜,则舍天之时,而从人之病。”此语便同当今盛行的“体质”学说有相通之处,都强调外界运气对个人体质的影响。个人禀赋的差异性即是体质,根据“运气”学说准确把握体质,可为治疗疾病提供有效方法。

个人体质的差异决定易患病的不同,而发病又同当年运气的太过或不及有着密切联系,正如《素问·气宜保命集》有言曰:”形体者,假天地之气而生……天气不绝,真灵内属,动静变化悉与天通。故治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脏所宜,五行之运行数,六气之临御化,明阴阳三才之数。”这表明运气学说通过科学的演算方式,使先天脏腑强弱及后天发病倾向有规律可循,而做到未病先知,临床“治未病”的事业中。

3.2 病机

五运六气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壮、老、矣”整个生命过程。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病机学说的基础,人体在感受邪气(非常之运气)或自身运气失常时则会发病,而发病后,又要根据当年的运气情况,发病季节的运气盛衰情况。病变脏腑的运气属性。选择恰当的方剂来治疗疾病以顺其情。从而恢复人体运气的运行常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根据气候、地域特点及实际的气候与疾病关系灵活运用,顺天以察运、因变以求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只有这样诊察信息才能全面准确,才是“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的真正内涵。孟庆云认为“医家论治疾病有三乘:法式检押属初乘,圆机活法为中乘,意创机先者为上乘,”初乘即现代所言的模式思维方法,即只是简单地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僵化的理论相对照.对号入座,对得上号就“乃从其证”;中乘即能将所学理论灵活应用到实践者;上乘即不拘古泥今,能知常达变举一反三者。临床应用五运六气应着重从知常、达变、融通三方面来把握。根据时气盛衰与脏腑虚实,采取有效的生活调摄、遣方用药、针灸导引等措施趋利避害,以顺应天地气化之常以规避其变;纠正脏腑气血之偏以补其不足.预防或减缓疾病的危害。应用运气学说需审失序因、机,或抑强扶弱,或补母泻子,以求滞碍得疏、流动复常。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六气解》谓:“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致病邪气往往局限地出现几种,患者出现的也是相应几种病证,在临床理论中我们常常为思维模式所禁锢,思考范围实为冰山一角。而临床诊治疾病当有所侧重。不可一味“对症”用药,应认清病机演变过程的主要矛盾,不可主次颠倒犯下谬误。运用运气学说从整体上预测、把握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规律,才能认清疾病的病因病机。这也是张仲景经方运用思路“抓主证,兼识病机”理论的基石。

4 总结

“运气”学说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毋庸置疑,其在祖国医学的发展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医诊疗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方药中老先生及顾植山教授都认为: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当今临床能运用“运气”学说诊治疾病的医者少之又少。加之其理论晦涩难懂。能真正领悟其真谛并应用于临床的大家更是凤毛麟角,以致于“运气”学说在世人面前一直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现如今倘若想重新发掘其中的宝贵财富.单靠吾几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今后临床实践多尝试去应用运气学说,发掘其中奥秘,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使其重放光彩!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支化六气”是运气学说最基本的理论,但目前对其阐释仍有矛盾。运用发生学中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内经》七篇大论为基础,分析古代文献相关内容,认为地支化六气的理论构建受到三阴三阳定位以及季节的配属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先期理论的影响。该理论形成过程复杂,理论内容深邃,但理论构建是紧扣四时变化的,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故地支化六气理论构建是先民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总结。

地支化六气是运气学说最基本的内容,即子午为少阴君火,丑未为太阴湿土,寅申为少阳相火,卯酉为阳明燥金,辰戌为太阳寒水,巳亥为厥阴风木。地支化六气被中医学者熟知,而其构建的理论基础却始终含糊不清。然而在中医理论研究诠释的科学化、现代化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正确面对“《黄帝内经》”经典理论,在理性的基础上对经典理论进行合理的阐释和发掘,并加以论证,运气学说是如何产生的,它的理论内涵是怎样的,今后对运气学说的研究和发展道路是怎样的,成为了当今运气学说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地支化六气是中医学独特的时空规律理念。我们有必要理清其构建的理论内涵这对运气学说的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正化、对化及其存在的问题

历代医家认为地支化六气规律的产生是地支之间的正化与对化,分析该理论就必须梳理正化、对化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十二地支的正化和对化

所谓正化是指六气产生的一方,对化则为六气本气对面受到影响的一方。如子午为少阴君火,则午为火位,是火气产生的一方,则为正化,子为火气对面受到影响的一方,则为对化。这最早由王冰在《玄珠密语·天元定化纪篇》中阐述,其云:“厥阴木也,木生于亥,故正司于亥也,对化于巳也⋯⋯太阳为水,水归土用,正司于戌对化于辰也。”

王冰对地支化六气的解释几乎成为定论,但其理深奥,很难理解。运气学说诞生之时也深受易学影响,故其理论有易学成分也是毋庸置疑的。根据王冰所论述的卦为、生于、正得等概念,可以判断《玄珠密语》的正化与对化的产生是基于易学的。在易学之中有“十二长生”理论,所谓十二长生是通过天干运行于地支来表述命运衰旺的,即五行的十二种运势,属于命理范畴。十二长生为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库、绝、胎、养。《玄珠密语》所说的木生于亥,即甲木之长生,是五行甲木生长的地支。再如其云:“少阴为君火尊位,所以正得南方离位,故正化于午⋯⋯火生于寅。”火生于寅即丙火长生之处,火正得南方,即丙火帝旺之位为南午,可见,十二地支的正化与对化同易学象数思想有关。

2 正化、对化存在的问题

通过易学象数解释地支化六气存在道理,但是其中也存在显著的矛盾。首先十二地支化六气是一个共同规律,它们背后的理论基础应该是统一的。而王冰在解释时并没有选取统一规律。如其云:木生于亥,火生于寅与十二长生相符合,而其论述丑未为土时则没有运用十二长生,而是说土为中宫,在八卦中寄卦于坤,而坤位于未,所以丑未为太阴湿土,可见这种解释背后的理论基础并不统一。由此可产生矛盾,即为何土不用十二长生解释,且戊土同样生于寅,病于申,为何寅申不可化土。其次王冰运用十二长生解释干支化气时并未选用相同的阶段,如其云风木、相火用长生,而说君火、燥金时则用帝旺来说明,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如此子为水,正得北方坎位,为何子不是寒水本气,午不是寒水对化,巳亥化厥阴风木万亦方是数如据此,王冰的解释无法说明。第三,部

分解释牵强。他在解释太阳寒水时说:“水虽有子位,谓君火对化”,因为子水成为了午火的对化,而不能作为水的本位,所以要从其他干支中寻找寒水的关系,这种解释过于牵强。

地支化六气与天干化五运应有同样的规律,即地支表述范围和属性的改变。这里的地支表述的同样是天地气数的变化,而不是方位和月份。由于表述层次、内涵和范围发生变化,其相应属性也应随之而变。确立地支合化关系,首先要对三阴三阳定位,以标定阴阳气数,并受到早期理论的影响。

二、三阴三阳定位以确定干支对应关系

1 三阴三阳定位

六气以地之三阴三阳上奉天之六元,即“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而《内经》未说明地之三阴三阳之位。时是动态不可分割的,位则是相对固定可分割的,将二者结合,才有可能对时空分阶段标示。

自然之气于四季之中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成两仪四象。在论述完“三阴三阳上奉之”之后,《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进一步指出:“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句有别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的互文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而以天、地限定之,此处的天地是一年前后的划分,天为上半年的春夏,地为下半年的秋冬。该句旨在说明前文的三阴三阳之位。

因比较对象和比较层次的改变,三阴三阳对四象阴阳属性的划分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春为东为少阳,南为太阳,西为少阴,北为太阴,三阴三阳的四象阴阳属性得以划分,即寅、卯、辰对应少阳、阳明、太阳,四季为春,特点为阳生,三阴三阳的四象阴阳属性对应阳中之阳;巳、午、未对应厥阴、少阴、太阴,四季为夏,特点为阴长,四象阴阳属性为阳中之阴;申、酉、戌对应少阳、阳明、太阳,四季为秋,特点为阳杀,三阴三阳的四象阴阳属性对应阴中之阳;亥、子、丑对应厥阴、少阴、太阴,四季冬,特点阴藏,四象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阴。

2 基于阴阳定位的干支关系确立

自然之气必先藏而后生,北方亥、子、丑为静藏之地,故以厥阴、少阴、太阴列于此,以行阴藏之功,根据三阴三阳多少异用,三阴分别对应亥、子、丑。春夏为生发长养的季节,于一年之中属前半年,属阳,其特点为“天以阳生阴长。”寅、卯、辰为生长之地,气冬藏而后生,列少阳、阳明、太阳于东方,以发挥阳生之力,对应寅、卯、辰。生而后长,南方巳、午、未为长养之地,《内经博义·天道部》认为:“长者实气也,阴也”,故事物的长养是自生之后的壮实,是有形之体的丰满,这种状态为阳中之阴,故厥阴、少阴、太阴也列于南方,对应巳、午、未。寅、卯、辰为阳中之阳,对应三阳,巳、午、未为阳中之阴对应三阴,如此春夏才可为“天以阳生阴长。”

秋冬为收藏的季节,于一年之中的下半年,属阴,其特点为“地以阳杀阴藏。”申、酉、戌位于西方。

《内经博义·天道部》云:“藏物必自下,收物必自上,生物必自下,杀物必自上。”认为自然界在封藏之时,事物都是蛰藏于下的,在收藏过程中事物的运动趋势是自上而下,事物的凋零肃杀也是自上而下的。故收敛肃杀亦是先上后下,为阴中之阳,而少阳、阳明、太阳位于此,对应申、酉、戌。故《内经博义·天道部》云:“其时之肃杀者、亦阳也。”如此秋冬才可为“地以阳杀阴藏”,为申、酉、戌为阴中之阳对应三阳,亥、子、丑为阴中之阴对应三阴。由此,三阴三阳在十二地支中位置才能确定,亦可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故《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云:“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可将三阴三阳形成图。

文章图片2

分割天地阴阳的正是天门地户,天门之上天气主之,为天之阴阳;地户之下地气主之,为地之阴阳。将相应的天地阴阳进行对应,如此子午、丑未等才能产生对应。

三、早期理论渗透

1 经脉理论的影响

三阴三阳不是运气学说的原创理论,它在经络理论中早已应用,早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三阴三阳就已经运用于经络,且和脏腑有一定配属。运气学说的形成略晚于《内经》,而在《灵枢经》中已经存在完整的万经方脉数、脏据腑、五行、六气的配属,如《灵枢·经脉》说明:“肝足厥阴之脉⋯⋯为风木之脏”。

在整体观念的影响下,经脉理论中的三阴三阳虽然有别与运气三阴三阳,但是其与脏腑相关,又进一步与五行和六气产生了联系,经脉之气也可以表示阴阳之气的多少异用,并与时间节气产生联系,如《灵枢·五变》明确指出:“先立其年,以知其时”,由此来断定五变的吉凶,故这对运气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藏象理论的渗透

司天之气统摄全年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具有主导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总结了司天之气的易发病变,并指出:“以所临藏位,命其病者也”,说明三阴三阳六气与内在脏腑也有对应关系。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对司天之气引发疾病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如子午年为少阴司天,该年易发疾病为“胸中烦热,嗌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心痛肺,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其病机是火盛乘金。再如卯酉年为阳明司天,“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目昧眦,疡疮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病机是金盛乘木,其余年份也呈现此规律。

可见,司天之气引发的疾病均由相应脏腑气盛而影响所胜之脏,由此可逆推出司天之气相应的本脏,少阴为心属君火、太阴为脾属湿土、少阳为胆或三焦属相火、阳明为肺属燥金、太阳为肾属寒水、厥阴为肝属风木。从六气引发疾病可以看出,三阴三阳六气的归属受到五行理论和藏象理论的指导。

四、季节的配属

1 季节六分

六气之中主气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进行交接的,只是将季节进行了六分,本着《内经》崇阳思想,将本来属于火热的夏季重新划分,以春分之后阳为主导的温热时期为热季,以小满之后的酷热时期为火季,六季划分本身的实质是五季划分的深化。这样,初之气厥阴对应春季,五行为木,故厥阴为风木;二之气少阴对应热季,五行为君火,故少阴为君火;三之气少阳对应火季,五行为相火,故少阳为相火;四之气太阴对应长夏,五行为土,故太阴为湿土;五之气阳明对应秋季,五行为金,故阳明为燥金;终之气太阳对应冬季,故太阳为寒水。

2 首子定气

六气之中,唯火有二,即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这与汉代崇阳思想密切相关。在主气中,少阴君火是温热的季节,少阳相火是酷热的季节,少阴为君火,是事物生长变化的最高主持者和动力。虽然君火是温和的热,但其蕴藏的能量是无穷的;少阳为相火,在外表现的热度很高,但其所储备的能量较少。相火是在君火指挥下具体完成、促进自然界生物成长发育的火,有了它,君火的作用才能具体落实,《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在论述六气司气时,说明了六气与五运之间的关系,其云:“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而论述少阴君火则曰“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运气易览·序次运气诸说》解释说:“盖尊君火无所不居,不当间之也出”,说明少阴君火在自然界中犹如太阳,运行于各个季节,为生命提供能量。若无火力推动,万物即成静止,于五运之中没有相应的配属,故《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指出:“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六气在五运中的配属,犹如五运在四季中的配属,四季之中土居中央不主时,五运之中君火游行其间不主时,同样是古代重土崇阳思想的写照,首甲定运以土为先导,首子定气则以君火为先导。

综上所述,地支化六气与天干化五运相同,是干支另外一种范畴的属性划分,不能机械的运用干支的一般属性来分析。地支化六气的对应关系受到天地阴阳属性以及季节的配属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先期理论的影响,其形成过程复杂,内容深邃,但理论内涵是紧扣自然变化的,是先辈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