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读中国历史068:邲之战称霸中原

 金色年华554 2021-12-08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点击上方右侧绿色声波听音频
图片

释读中国历史

图片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邲之战的起因还是晋楚对倒霉的郑国的争夺。公元前600年和公元前599年,由于不满郑国倒向晋国,楚国征讨了郑国,但两次在河南展开的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楚国都吃亏了。休养了两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又率军征讨郑国。

连续的这么打,让晋国有点烦了,尤其晋国现在主政的荀林父就不是个强势人物,在赵盾死后只不过因为他资格老,才做了中军主将。这次救郑国,从一开始六卿的意见就不一致,讨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最后,荀林父决定,晋国三军主将副将精英尽出,率领大军出发。

一路进军还争吵不断,磨磨蹭蹭的走了三个月,才行军到黄河北岸。郑国一直跟楚国硬挺着呢,盼星星盼月亮的等晋国人来救,可是望眼欲穿的三个月过去了,人影都没看到,就投降楚国了。

荀林父听到消息,就说郑国人都投降了,咱就别急着去了,观望一下,等楚国退兵了再去打郑国,重新把他争取过来,上军主将士会同意,但中军副将先縠主张跟楚国人针锋相对。说有这样的霸主吗,小弟有难就在这观望,这样的大哥能让其他诸侯信服吗。

之后先縠也不管别人了,就带着本部兵马渡过黄河进兵。司马韩厥就跟荀林父说,先縠这样很危险,肯定要打败仗,那样的话您作为主帅也难逃责任,不如一起进兵,打胜打败大家一起担着,国君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

荀林父想想也很无奈,被迫就命令大军渡过了黄河,过了黄河也没敢再往前,就背靠黄河列阵。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晋国人心里没底,其实楚国人也很打怵,楚庄王和令尹孙叔敖这时候看晋国这么多人马来了,也想撤兵。反倒是郑国人,一看两家都不想打了,这不行啊。郑国人想你俩赶紧干啊,谁打赢了我就跟谁混,省的你们三天两头来折腾我。

郑国人就悄悄告诉晋国人,说楚国人打仗就那么回事,我们都坚持了三个月呢。再说他们出来的时间很长了,打赢了我们郑国都觉得很骄傲,部队实际上已经很疲惫了,现在就是外强中干,你们肯定能打赢。

楚国这边就在楚庄王和令尹孙叔敖游移不定的时候,有个小参谋把他俩数落一顿,说临阵脱逃会成为笑柄,以后您在江湖上还怎么混啊。晋国看着是精英尽出,可是荀林父威望不足,先縠刚愎自用,其他人各怀鬼胎,上下离心,这正是咱们击败晋国称霸的绝佳时机啊,咱怎么能跑呢,丢不丢人啊。

楚庄王听了很羞愧,下定决心跟晋国人打这一仗,两军交战的地点在邲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南荥阳东北,所以历史上叫邲之战。

战斗的过程非常无聊,晋国人以为楚国人还跟以前一样,大家对峙一阵,然后找个理由各自撤兵,哪知道楚庄王决定玩真的啊。而且晋国三军主将、副将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甚至主帅荀林父都事先安排人在黄河边上准备好后撤时候过河的渡船了,所以楚国部队刚一全面出击,晋国这边一下子就崩溃了,三军直接向后转,拼命逃跑。楚国也不客气,追着晋军大开杀戒。

晋国上、中、下三军的主将和副将就是掌握国内政权和军权的六卿,他们所掌握的部队就跟私家军队一样,战前主帅荀林父安排后撤渡河的船只仅仅考虑自己率领的军队了,根本没管其他部队。现在三军全线溃败,跑到黄河边上都争着往船上爬,船根本不够用。先上船的看船盛不下那么多人,后面来的就不让上了,后面的为了逃命,手扒着船帮死死的不撒手,船上的人急了,为了自己能逃命,挥刀就砍他们的手,结果砍下来的手指头掉到船里,都得一捧一捧的往外扔,非常悲惨。

楚国部队这时候也都追杀到黄河边上了,眼看着晋国军队这样的惨象,楚庄王下令收兵。手下人说,大王,晋国人已经无心恋战了,咱们再往前冲就把他们都逼到黄河里淹死了啊。楚庄王说,算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当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后,也没有对楚军赶尽杀绝。就这样,晋国军队陆续的都渡过黄河逃命了。

第二天,楚国人清理战场,有人建议把晋国士兵的尸体埋起来,上面做成“京观”。京观就是堆高土堆类似纪念碑,以夸耀胜利者的武功,但是楚庄王拒绝了,之后说了一段话。

图片

他说,当年周武王灭商的时候,曾经讲过七种战争的德行,就是武德,其核心宗旨和原则就是“止戈为武”。就是说“武”这个字,是上面一个“戈”字下面一个“止”字,所谓“大刑用甲兵”,就是要用武力去制止列国所发生的暴虐,战争的本质就是维护秩序,保证民众安定和谐的生活,使得社会财富不断积聚。
这就是动武的德行,所以我们打胜了就是打胜了,干嘛要去夸耀啊。再说了,这些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他们都是忠于自己的国君、忠于自己的职守,都不是坏人,我们干嘛要修个京观把他们压在下面呢。

楚庄王对战争的理解是非常深刻和独到的,是超越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每读到这段历史,让人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其实在古人的认识中,王道也好,霸道也好,都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大家共同认可的秩序,止戈为武,是解决争端最后的、万不得已的手段,政治和外交手段的优先权是远大于战争的。

图片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克劳塞维茨在1832年出版了他的著作《战争论》,在世界军事史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军事战略学的圣经。他阐述了战争的本质是从属于政治的,军队的武德也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楚庄王对战争的理解,是超越克劳塞维茨的,甚至这种认识在当今的世界也是适用的。现在的世界,除了没有天下共主,跟春秋战国时期是何其相似的啊,多读读历史,您可以对现如今的世界甚至是身边的人和事,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邲之战的胜利者是楚国,但事后来看,倒不是楚国有多强大,而是晋国对待这场战争简直就是一场闹剧。邲之战之后,周王室也很知趣的授予了楚庄王霸主的称号,正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可是楚国君主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终于在楚庄王身上实现了愿望。

历史上一般认可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楚庄王表现给世人的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集其他霸主所有的优点于一身,他所达到的霸主的高度是空前绝后的。在他面前,不论是正而不谲的齐桓公、谲而不正的晋文公,还是迂阔仁义的宋襄公和厚道明智的秦穆公,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缺点,只是因为传统中原对楚国的歧视,才迟迟没有成为霸主。

如果说楚武王和楚文王,仅相当于郑庄公、齐襄公和晋献公的水准,但楚成王绝对已经达到了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高度,而到了楚庄王,他的境界是明显超越其他霸主的,虽然是五霸中的最后一位,但绝对可以看作是霸主中的霸主。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我是王清斌,让我轻轻的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
喜欢就点个在看再走吧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