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省14座拥有明清城墙的城市“捆绑申遗”,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14座各具特色的明清城墙吧。 *中国明清城墙:最终建成于中国明清时期,兼具权力象征、空间规划、军事防御、抗洪防灾等各种功能的体系性城市构筑物。 🏯 南京城墙 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明城墙,是现存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都城城墙,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城垣”。 图源/南京城墙 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精心谋划建设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自1366年开始,动员数百万劳众,历时28年,于1393年建成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组成的明代都城城墙。 “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瓮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 图源/南京城墙 陈烨/摄 今天,我们所说的“南京城墙”多是指京城,而宫城、皇城和外郭只有部分遗迹尚存。京城周长达35.267公里(现存约25公里),设有13座城门,城墙内外全部用砖石砌筑,据学者统计约耗费3.8亿块城砖。 图源/南京城墙 为了保证城砖的规格和质量,朝廷建立了一套极为严苛的质量管理制度。比如,在烧制环节采用了“物勒工名”制度,上至官员下至工匠,都要在砖上留下名字。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烧造出“敲之无声,断之无孔”的城砖,建成了“高坚甲于海内”的南京城墙。 中山门城砖上的累累弹痕,见证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不屈的抗争 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走过650多年的岁月风霜,南京城墙依旧坚不可摧,而它也记录下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回望过去,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城墙 🏯 西安城墙 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现存西安城墙,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唐长安城皇城与元凤元城基础上修建而成。全长约13.74公里,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图源/网络 明初扩建城墙,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直到明隆庆年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 这是一座完全围绕军事防御战略体系而建造的城墙,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厚度大过高度。墙高为12米,底部厚度为15-18米,顶部为12-14米,可以用来跑车和操练。 图源/遇见城墙 城墙有古城门4座,分别为长乐门(东门)、安远门(北门)、永宁门(南门)和安定门(西门),取“长安永定”之意。城门上还建有城楼、闸楼、箭楼,蔚为壮观。 图源/遇见城墙 全线贯通的城墙,呈长方形,将西安分成“城里城外”,城墙内就是人们惯称的古城区。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历史与人文在这里碰撞,奏出华彩乐章。 到西安游玩,不妨绕着稳固如山的城墙骑行一周,尽览古今交错的城市风貌,别有一番滋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城墙 🏯 荆州城墙 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荆州城墙,始筑于三国时期,初为土城。后经历代维修或重建,现存城墙为明清时期修筑,内筑夯土,外包青砖,全长11.28公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为古代的大型军事防御工事,荆州城墙除坚固的墙体和瓮城外,还设置了“藏兵洞”。现存藏兵洞5座,外观形似马面,洞内有望哨,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抵御攀城之敌。 荆州古城北大门的藏兵洞 图源/遗介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为应对肆虐的洪水,城墙上做了一些特别设计。在唯一的水门“公安门”,除了在城门后设置闸槽,还在城台上方修了“天井”。 当水患来袭,关上厚重的城门,在闸槽上安装闸板,从天井往下填土,便能使城门更加坚固。 公安门内的闸槽与天井 图源/网络、无线荆州 荆州城墙,墙体、城门、堞垛、敌楼、马面等均保存较好,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整的府城级城墙,有“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之美誉。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城墙 🏯 襄阳城墙 “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城墙,始建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宋时将土城改筑为砖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湖广行省平章邓愈在毁于元末的襄阳城旧址上进行重建,奠定古城的基本格局。 图源/襄阳文化旅游 现存城墙平面近方形,全长约7.3公里。原有的6座古城门,今存3座,分别为小北门临汉、大北门拱宸、长门震华。 长门(震华门) 图源/襄阳文化旅游 临江而筑的城墙,北面凭汉江天堑,东、南、西三面被人工开挖的护城河环绕。这条护城河,经历代疏浚,不断拓宽,最宽处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成为亚洲最宽护城河。 襄阳护城河 图源/胖子爱宅 宽阔的护城河,与坚固的城墙一起,构筑了襄阳城这座“华夏第一城池”,其易守难攻之势,也为古城赢来“铁打的襄阳”之名。 图源/襄阳文化旅游 没有了战事的喧嚣,这座古城重现盎然生机,而城墙就如同一位老者,注视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城墙 所以,找个时间去城墙走一走吧,听它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感受城市今日的脉动。 🏯 临海台州府城墙 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全长6.28公里(现存约4.67公里),肇始于东晋时期,初唐时扩建,北宋时按唐代旧基重建,并逐渐逐渐形成“九门”规制。明朝增筑敌楼,清康熙年间建成瓮城…… 屡毁屡建,不断修葺,这座滨江近海的古城墙,就是台州府峥嵘岁月的直接见证者。 图源/临海旅游 明嘉靖年间,名将戚继光在台州抗倭前后长达8年,创下九站九捷的辉煌战绩。为强化城防,他对城墙加高加固,并创建了13座双层空心敌台。敌台跨越城墙内外两边,既可以瞭望、防守,也可以屯兵增加防御力量。 图源/临海旅游 这种双层空心敌台,后来被调任北方的戚继光应用于北方长城的修建,台州府城墙也因此被誉为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图源/临海旅游 为防范洪水,台州府城墙将一部分马面(城墙向外凸出的墩台)修成半圆弧形,畅通水流,以保护城墙。这是“江南长城”的独有形态。 图源/台州文旅 盘亘在山间的台州府城墙,犹如一条巨龙雄镇东南,护佑着临海城生生不息的人民。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府城墙 🏯 寿县城墙 “金汤巩固” 寿县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重建于宋,后经明清时期的修葺和完善,成今日之规模。 图源/搜狐号@瑶海骏马 城墙平面略呈方形,周长约7.14公里,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以条石砌基,层层收分成一道护城石堤。 图源/安徽画报 城有四门,都设有瓮城,其中西瓮门北向出,北瓮门西向出,东城门与瓮门在平面上平行错置同为东向出。这种瓮城内外门向的交角处理,于军事防御之外,还有防洪功能。 另在古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而遇到洪水,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 图源/搜狐号@瑶海骏马 也正是由于这三个特殊的形制构造,造就了寿县城墙“金汤巩固”的传奇。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墙 🏯 兴城城墙 中国唯一一座方形卫城 兴城,位于渤海之滨、辽东湾西岸,是明清时期北方军事要塞,时称“宁远”。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兀良哈部落的袭扰,明宣德三年(1428年),镇守在此的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呈请督造了“宁远卫城”。 图源/兴城文旅 兴城城墙,平面略呈正方形,是明清城墙中唯一现存的方形卫城。城墙外墙以青砖包砌,内壁采用不规则的毛石砌筑,避免中间所筑的夯土松动,使城墙更加坚固。 图源/兴城文旅 天启四年(1624年),明军守将袁崇焕镇守宁远城,为抵御后金努尔哈赤的进攻,奉旨修缮宁远城,耗时两年,使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同时,在城墙四角增筑角台,设有炮台用于作战时架设红夷大炮。 而后,袁崇焕率领军民,凭坚城利炮击退后金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让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又延续了近二十年。 图源/美篇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古城之上,似乎仍能感受到数百年前的历史硝烟。 📍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城墙 🏯 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 “中国最美丽的古城墙” 凤阳明中都,为明代早期营建的国家级都城之一,于洪武二年(1369年)下令建造,历时6年几近建成后遭弃置。 明中都遗址 图源/滁州文化旅游 如今,这座“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明中都仅存皇城午门、西华门及两段城墙,但规模宏大,仍然十分壮观。 图源/中国凤阳 中都皇城城墙,始筑于洪武五年(1372年),至洪武六年(1373年)建成,是明初兴建、唯一保存至今的宫城城墙。 城墙现存1.1公里,登临其上,依稀还能感受当年的宏伟气势。 图源/中国凤阳 尽管明中都建造中途被废弃,但其规划布局,比如城墙围合空间内的中轴线空间序列,以及“左祖右社”、郊坛制度和建筑形制等,为后来南京都城宫殿和北京都城建设的提供了蓝本。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