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永红丨弹指一挥间

 金秋文学 2021-12-08

弹指一挥间

作者:李永红

天色有点暗了,偶尔有几只大雁飞过。我坐在书桌前,静静地翻看着从前的日记,字里行间,记载着我的悲或愁,伤与痛,但更多的却是欢笑。

十六年前,母亲离我而去,留给我太多的遗憾,我曾愧悔了很久,然而却没有了弥补的机会;女儿又远在上海成家立业,早出晚归,用勤劳和智慧经营着年青人特有的事业和爱情,像一只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下飞来飞去。无论是生我的,还是我生的,似乎都不再需要我的帮助,不再让我挂心了。一身轻松的我,突然间感到无所事事,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有些无聊。几次拿起笔来,想写一写回忆母亲的文章,但终因情思纷杂而搁置一旁,一晃就是两年。

一次偶然,我踏进了家乡群艺馆的大门,在这里发现了音乐的魅力。通过考试,我进入了合唱团。崔老师那浑厚的中音,风趣的讲课,还有学员们认真的态度,优美的歌声,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激励着我。别出心裁的个人演唱会,各种内容的文化讲座,还有许多浅显易懂的乐理知识,让我感觉既新奇又有趣,我被求知的欲望吸引着,无论风雨,每一堂课都不舍得缺席。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发声的要领,掌握了一些头腔共鸣的技巧,唱歌比之前专业了。但是,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却并没有减少,有时,一首歌,一两句歌词,也能催下我的泪水,也会勾起我的五味心情。

人生总有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也总有想要弥补却无处表现的惆怅。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待”就是如此。多少次,我看着白发老人的背影冲上前去,希望能唤一声“妈妈!”,可是,那人一回头,不是,当然不是,我才深信,母亲早已经化成了一缕轻烟,去了,永远地去了……

当群艺馆筹划着集体出书时,我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笔,写下了散文 “再为妈妈唱首歌”,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愿意再陪妈妈度过每一个黄昏,再陪妈妈走过每一条小路,再为妈妈唱一首'夕阳红',再听听妈妈那忧郁的叹息……”。

秋风吹散了夏日的绿,吹落了片片黄叶,也带走了我无尽的思念和乡愁。2012年,一个暖暖的春天,我们在期盼中迎接了小宝宝的降临,为他起名羽晨。喜悦之余,我又多了几分焦虑,一个淘气的男孩儿,将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少未知的变化?我知道,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也更需要我辛勤的付出。人生有得必有失,月圆月缺都是生命中最美的画卷。于是,我告别了群艺馆的朋友,结束了那一段难忘的日子,用另一种方式接受了新的生活。

带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无论是饮食还是保健,哪一点都不可忽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带孩子游泳,一个刚过百天的婴儿,非要让他去游泳,这不是怪事吗?我虽然想不通,但还是按照女儿的要求坚持去做了。两年的时间,无论风雨,每周带孩子去两次,说来奇怪,我的小外孙不但没有闹过大的毛病,就连小感冒也很少有过。

我渐渐接受了新的培育方法,和女儿之间的代沟逐渐缩小,但偶尔也还是会因究竟是关爱还是溺爱而发生争执,只是每每都被相互之间的谅解而替代了。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声呢喃,都表达着他的希望,也是我们心与心之间沟通的纽带。时光,就在哭声、笑声和锅碗瓢勺的碰撞声中走过了三个秋冬。

这其间,我从没有放弃过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经常给他讲故事,教他最初级的知识,鼓励他结交最合适的玩伴。转眼,孩子上了幼儿园,我也过了花甲之年。不知不觉,白发从黑发中挤了出来,渐渐增多了。看着眼角的皱纹和松驰的皮肤,我常常自叹:老了,老了…… 啥时候才能看到你长大啊!但是,当那一天小外孙用稚嫩的声音对我说:“姥姥,我给你买辆车吧”,“姥姥,你老了我背你吧”,这时候,我觉得我成功了,我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塑造了孩子善良的品质和一颗爱心。

不必纠结你付出了多少,不必幻想你是否能够得到回报,不必抱怨你如何辛苦,时间会给你最好的证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你的每一滴汗水。

我为逝去的岁月而赞美,为之付出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就让时光在我们的欢笑中慢慢流走,在皱纹爬上眼角的同时,让孩子的个子长得更高吧。

春去秋来,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走过,我也渐渐适应了上海的气侯,适应了这座大都市的繁华和喧闹,适应了和女儿一起生活的小小空间。

孩子上了幼儿园,我的时间更充裕了,经朋友介绍,我来到了社区诗歌朗诵班。我发现,这里的朋友更热情,更风趣,也更有追求。每一节课,老师都经过认真地备课,每一句话,都有着很深的含义,每一首诗,都是经过班委认真地筛选之后编入教材。“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声情并茂”,是每一节课的开幕词,老师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学员们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都让我感动,很快,我融入了这个群体。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德,唯有舍得才会永远拥有。老了才懂得放弃——放弃幻想,放弃奢望,放弃虚伪,放弃浮浪,而沉敛在无我的境界中。" 多美的一段话,我们就在老师一字一句的纠正中品读着优美的句子,享受着诗词带给人心灵的种种感悟,体会着舍得和放弃的深刻内涵。

重阳将至,我和诵友们齐聚在演播大厅,第一次参加这里的活动。我穿着得体的时装,迈着沉稳的脚步走上前台,把我最喜欢的《乡愁》朗诵给大家,阵阵掌声给了我最好的认可,这掌声就像一股股暖流,把我对母亲的思念淡化成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我的眼里涌出泪水,那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恩的情怀。

人生的路很长,如果努力了,也就丰富了;如果放弃了,也就失色了。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上海的小屋,有了我的一席之地,不远处,就是图书馆。我在书的海洋中徜徉,看雨果的《悲惨世界》,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看鲁迅的《狂人日记》,看冰心的散文 ……

书,给人以智慧,也给人以动力。在朋友的热情鼓励下,我终于再一次动笔写出了散文——“酸楚的泪",抒发了对母亲无限的思念之情。2018年底,在父亲逝世五十周年之际,我用《情泪》一书为父亲献上了最隆重的祭品,把积压在心底多年的夙愿用文字倾诉给所有的亲人。那一日,哥哥踏着厚厚的积雪,手捧一束鲜花,去为双亲扫墓,在静静的寒冬里,为我的父母朗读着我的文章,那一刻,我虽远在上海,但我相信,爸爸妈妈一定听到了哥哥的声音,听到了我的心声,听到了儿女的呼唤……

岁月在欢笑中走过,歌声、琴声、诵读声,声声入耳。不知何时,我的枕边又增加了龙应台的《天长地久》和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增加了我最喜欢的《雨果散文集》。我体会着无言的快乐,感受着女儿对我的默默的关心,同时,也享受着音乐和书籍带给我的宁静和安逸,一天天,一年年,时光在飞逝,真的是:弹指一挥间啊!

岁月,虽蚀去了我们的青春,却赐给我们一颗明净淡然的心。我相信,如果此刻妈妈看到我如此快乐,一定会在天上为我祈祷,为我送上最美的祝福。就让快乐的脚步伴随我走过夕阳下最浪漫的时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在追求和努力中焕发出自信的光芒。

最后,我想用梭罗的两句名言做为文章的结尾:

人生的质量,不是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成正比,而是与我们感受到的快乐成正比。

2021...于上海双辽路

/李永红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李莎娃,笔名李红,生于1955年 原籍 河北 喜欢文学 性格开朗退休后一直在上海生活 闲暇时写一些散文 最喜欢的两句话是:用心做人 用爱待事 忘记昨天所有的烦恼 今日依然是初升的太阳。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